天天看點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作者:金錯刀的博物學劇場

古代的中國人喜歡描繪身邊的花花草草,歐洲人也同樣如此,很早之前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畫家就将身邊的植物形象描繪在室内牆壁作裝飾,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自然的美麗,中世紀的到來美麗的花草也隻是神的創造,人們欣賞它們也隻是為了贊賞主的智慧,美麗的植物時常出現在聖像畫或時禱書上,它們各自都有着不同的宗教象征,一切的美麗都隻為神學服務。人們不用直接觀看自然,隻要解讀神創作的文本,一切都可以從字面上了解萬物的秘密和啟示,而植物繪畫隻是神學的裝飾,并沒有直接仔細觀察的需要。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青銅時代描繪春天滿山百合場景的壁畫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羅馬國立博物館藏奧古斯都大帝妻子利維亞故居壁畫,展示了古羅馬貴族花園中種植的植物。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龐貝古城遺址中描繪果園場景的壁畫,畫中展現一株檸檬樹(圖像源自網絡)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龐貝古城遺址中描繪花園場景的壁畫,畫中出現薔薇、母菊等各類植物(圖像源自網絡)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470年代的時禱書,邊框用各種植物裝飾,有白屈菜、石蠶葉婆婆納、雛菊、堇菜、蔓長春花、活血丹等花卉。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世紀法國畫家馬丁·尚高爾(Martin Schongauer)創作的祭壇畫

在文藝複興時期這種用植物象征主義的創作思想逐漸松動,人們又開始回歸到對大自然本真的欣賞之中,畫家們筆下的花兒不在束縛于神學的寓意,他們以更自然寫實的畫風來讴歌自然的美麗。這種深入自然對植物的觀察一方面是為了在真實觀察中直接了解神的造物智慧,另一方面也是人們開始回歸古希臘亞裡士多德和塞奧弗拉斯特開創的植物研究方法,在博物學式的觀察中把握植物的本質,将其上升到自然哲學的層面,真正的探究植物的本源。

在這種思想的改變中,人們描繪植物的方式自然也發生了變化,用自然主義風格的繪畫技法來記錄真實的植物逐漸成為主流,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開創性畫家莫過于德國著名畫家及版畫家阿爾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他創作的植物繪畫可以說開啟了歐洲自然主義繪畫的風氣,在這些作品中出現了歐洲最常見的植物,畫家以一種很低的視角将植物細緻的描繪出來,以往隻是聖像邊緣背景陪襯的卑微植物,現在頓時高大了起來。畫家似乎在小人國裡遨遊,常見的雜草都變成了高大的喬木,它們的群落在畫面中形成了森林,這是人們逐漸開始擺脫風格化以真切的筆觸來描繪植物,認識自然。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丢勒1526年創作的《黃花九輪草》,現藏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丢勒1526年創作的《耧鬥菜》 丢勒1526年創作的《耧鬥菜》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丢勒1503年創作的《優美草地》,畫中描繪了車前草、蒲公英、早熟禾等常見野生植物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就是繼丢勒之後,一位著名的法國胡格諾派畫家雅克·列·穆瓦納·德·莫格斯(Jacques Le Moyne de Morgues,1533-1588)。這位畫家最著名的經曆是他在1564-65參加了法國前往北美洲佛羅裡達州的探險考察,他在團隊中擔任制圖員和畫家。不過因為他是法國胡格諾教派信徒,在當時的法國這個新教教派視為法國天主教所不能容忍的異端。胡格諾教派是當時的宗教改革力量,他們沖擊着羅馬教廷在法國的統治力量,是以法國國内的天主教徒對其進行迫害,甚至在1572年爆發了可怕的聖巴塞羅謬日大屠殺,這個血腥的場景被後來的畫家弗朗西斯·迪布瓦(François Dubois)描繪了下來。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弗朗西斯·迪布瓦創作的聖巴塞羅謬日大屠殺

就是在這樣嚴峻的宗教迫害環境下,穆瓦納在探險回國後不得不流亡到英國,之後他就定居在了倫敦布萊克法爾,在這裡他投身于繪畫和版畫制作。穆瓦納很有幸成為了最早前往美洲進行考察的畫家之一,後來他也将自己繪制的地圖和對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繪畫在英國出版,但很可惜他的這些原始繪圖今天已經所剩無幾,不過穆瓦雷在一生中也創作了很多自然寫實的植物繪畫,這些反而得以儲存到今天。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穆瓦納繪制的佛羅裡達至古巴地圖,1591年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由穆瓦納創作的繪畫登陸美洲紀念碑制作的版畫,1591年

穆瓦納創作的植物繪畫現在主要儲存在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現在館藏有兩套他創作的植物畫冊,一套畫冊有圖59幅,創作于1575年前後,這是博物館在1856年收藏的,當時該博物館還叫作南肯辛頓博物館。另一套則是該博物館1960年代在拍賣市場上購得的,這個畫冊共有圖55幅,創作于1585年。因為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隻在網站上公布了前一畫冊,是以本文就以此為主進行講解,此外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另收一幅單頁,可能是某一畫冊中的遺存。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绛車軸草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毛地黃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鈴蘭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罂粟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虞美人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翠雀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魔芋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犬薔薇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洋水仙和小紅蛱蝶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榛子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歐楂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黍子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石榴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蘋果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哈密瓜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檸檬與酸橙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西洋梨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杏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的一幅穆瓦納植物繪畫,畫中描繪了月季、蠶豆、三色堇和散花倒距蘭。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75年畫冊中的扁桃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85年畫冊中的黃瓜(圖像源自保羅·希爾頓論文)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1585年畫冊中的扁桃,與上圖對照畫面進行了局部修改(圖像源自保羅·希爾頓論文)

穆瓦納在創作完兩套畫冊之後,他在1586年出版了一本小冊子《香榭麗舍大街》(La Clef des Champs),這是一本用于刺繡和其他美術裝飾的圖案書,書中因品質許多動植物的木版畫,所有圖都手工上色。大英博物館所藏的一本書中,有一些插圖的輪廓線還被人戳上了針眼,很明顯有人曾用這種方法複制過圖案,肯可能就是用于刺繡過稿。保羅·希爾頓(Paul Hulton)對1585年創作的畫冊和這本小冊子進行過比較,發現書中至少有20幅圖來自于這個畫冊;而書中和這個畫冊上均有畫家題獻給瑪麗·西德尼的十四行詩,這就說明這個畫冊很可能就是為這位女贊助人創作的。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香榭麗舍大街》中兩開與1585年畫冊中兩圖相似(圖像源自保羅·希爾頓論文)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麝香薔薇和鸢尾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葡萄和杏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蠶豆和歐楂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矢車菊與野薔薇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香忍冬與雛菊

此外艾格尼絲·阿伯爾(Agnes Arber)也發現1575年前後創作的畫冊中一些圖像出現在了《香榭麗舍大街》這本圖冊中,由此我們可知畫家很可能掌握了一套畫稿,然後分别選取其中一部分創作了以上這些繪畫和印刷品。

在這些植物繪畫中我們已經看不到中世紀神學的寓意,到處展現的都是活色生香的生活世界裡的植物,繪畫的技法也不再是早期平塗和圖案化的繪制,畫家分明已經掌握了文藝複興時期北方畫派的精髓,畫面細膩立體,植物的真實感極強,穆瓦納的同時代人中也有一位畫家擅長采用這種繪畫技法描繪植物,這位畫家叫約裡斯·赫夫納格爾(Joris Hoefnagel,1542-1601),他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的禦用宮廷畫家,在他創作的《書法示範》插圖中描繪了許多逼真寫實的植物和昆蟲(這個我們在以後慢慢細聊),從這兩位畫家的繪畫風格中我們看到了一種描繪植物的新風格,它強調真實的觀察和細緻的刻畫,無論是自然的顔色還是光影變化,畫家都可以精準的把握,這種繪畫技法當時正在歐洲北部悄然盛行,它直接開啟了十七世紀尼德蘭地區繁榮發展的花卉靜物畫創作。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書法示範》中的歐洲耧鬥菜、英國橡樹和黃水仙

走出中世紀的自然:一位法國胡格諾派畫家筆下的植物

《書法示範》中的黑種草、歐洲櫻桃和西班牙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