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作者:孔甲丙

蔣氏家族,在中國近現代的政壇上攪弄風雲,成為了一個龐大的政治家族。

但是在蔣介石謝世之後,蔣家其實已經江河日下,到蔣經國逝世之後,蔣家第三代中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日子一度也不好過。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蔣家二代嫡系的沒落

蔣經國是蔣介石非常看重的兒子,二人父子感情甚笃。

在子嗣方面,蔣經國也不負蔣介石的期望,有五個兒子,足以壯大蔣氏家族,将台灣牢牢把握在手中。

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蔣經國去世之後,蔣家的後輩也人才凋零。

到1996年,當蔣經國的三子蔣孝勇離開人世時,蔣經國的嫡子已經全部離開人世。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而蔣經國死後的幾年,他們兄弟也成為當時台灣“反特權,反蔣家”的靶子。

蔣孝文是蔣經國的長子,于1935年12月中旬出生在西伯利亞烏拉爾山。

他長得一表人才,從小便得到父母及祖父母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寵愛,生性頑烈,自幼受到太多的逢迎、恭維、縱容以至拍馬屁奉承,加上一些清客、媚臣的引誘和包圍,因而注定為“問題少年”。

蔣經國年輕時向往自由,不喜歡父親蔣介石光環下的生活,是以他堅持回避“太子”的身份和稱号,也嚴禁子女在老師、同學面前說出自己的特殊身份。

是以,很長時間裡,外人并不知道蔣孝文就是正牌的“皇孫”。

但是,高高在上的社會地位和周圍人的寵慣,很難不在一個孩子的心中留下虛榮的印迹和影響。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有一次,學校的一位老師不知道蔣孝文的家庭背景,便問他父親的職業,蔣孝文不無得意地炫耀說:“父親是贛州的父母官,祖父是中國的皇帝。”

作風低調的蔣經國聽說這件事後,大發雷霆.将蔣孝文狠狠地訓斥了一番,外加一頓“皮肉之苦”。

在台灣讀書時,他就因一再鬧事,遭勒令停學,後來通過關系到加州伯克商業學校就讀。

誰知沒多久就因駕車違章被扭送到美國法庭,最後是有關方面找到美國國務院進行幕後交易,才迫使主審法官從輕發落,“判人獄三天,免予起訴”。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狼狽之中他離開加州遷往華盛頓,又因向保險公司謊報失竊鑽石戒指一枚,被美國移民局列為不受歡迎人物而驅逐出境。

回台後,蔣孝文仍屢屢犯事,劣行不改,曾為争奪舞女大鬧舞廳被保镖揍得鼻青臉腫,一次酒後開車把一士官長撞死,送二十萬台币給死者家屬才算了事。

蔣孝文荒誕的生活一直到與革命先烈徐錫麟的孫女徐乃錦成婚後時才有所收斂。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但很快,蔣孝文就又恢複了本來的面目,本就不學無術,事業無成,後來更加沉迷酒色,喝醉後還常在外打架鬧事。

由于家族遺傳,蔣孝文從年輕的時候起,就患有嚴重的糖尿病,醫生囑咐他要按時服藥,控制血糖,并且嚴禁飲酒、熬夜,但蔣孝文卻絲毫沒有把醫生的話放在心上,仍然是放縱無度。

1971 年他一次酒醉後病情複發,血糖迅速下降,而家人以為他隻是酒醉而已,就讓他睡覺,并未察覺其他異狀,等到次日發現不妙時已經太晚了。

從此,他腦部受到嚴重損傷,記憶減退,情緒無法控制,盡管外表看起來仍高大挺拔,與常人無異,但是談起話來,經常無法連貫,無法長時間集中精神,時常反複問同樣問題,延請中外名醫都無效果。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而此時,徐乃錦才30幾歲,對她來說是畢生最大的打擊,以後十幾年間,徐乃錦始終情深如一,她遵照醫囑,用各種不同的遊戲、活動,以幫助蔣孝文恢複記憶和反應能力,使蔣孝文雖久受病痛之苦而不生暴躁的脾氣。

1988 年以後,蔣孝文得了喉癌,飽經疾病折磨,1989年4月,就在父親蔣經國去世後的第二年,蔣孝文在台北去世,終年55歲。

蔣孝武是蔣經國的第三個孩子,雖然沒有像大哥蔣孝文那樣被寄予厚望,也不如姐姐蔣孝章那樣被捧在手上,但蔣孝武同樣受到了家人的呵護和寵愛。

尤其是他的機靈活潑,深得祖父蔣介石歡心,祖孫倆常在一起,喜笑歡聚。

國小畢業之後,蔣孝武先在空軍子弟學校讀國中,後又到建國中學、成功中學念書,成績優異,也深得老師同學們的喜愛,看起來似乎與他生性惡劣的大哥不一樣。

但是,好景不長,蔣家的顯赫權勢與榮華富貴實在是太不尋常了,在這種異化的環境下,慢慢長大的蔣孝武也沾染了很多不良作風。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他們生存的環境實在太優越,自小就生活在寵愛和恭維中,少年蔣孝武的心中已經理所當然地形成了這樣-種認識:即便他不像貧困學生那樣去拼命攻讀學業,即便他将來的成績一無是處,也絕不必為自己将來的前程擔憂。

于是,蔣孝武再也不把時間用在學業和書本上,他開始惹是生非,耽于逸樂。

仗着家族的優越感,他還經常在外頭打架鬧事,如同當年他大哥蔣孝文的行事作風。

後來,因為蔣孝文的身體每況愈下,他被判了“政治死刑”後,蔣經國就開始把希望寄托在這個次子的身上。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為了扶起蔣孝武,早年蔣經國特意在官邸中開了一間健身房,雇了兩個體格魁梧的教官,專門鍛煉蔣孝武的體魄。

即使蔣孝武成年後,蔣經國對他抓得很緊。

有一年,蔣孝武拿了幾百萬到美國舊金山開文化公司,結果因經營不善,沒多久便把錢賠得精光。

蔣經國大為惱火,責令他面壁思過。

在蔣經國的監管下,他的行為似乎比他的大哥要規矩得多。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國民黨報曾正兒八經地公布過他的履歷:“西德慕尼黑政治學院政治系畢業、中國文化學院中美關系研究所碩士。曆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委員會專門秘書,委員,華欣文化事業中心主任,中央廣播電台主任……”

早在主持台灣“中央廣播電台”期間,蔣孝武就開始涉足國民黨的情報系統。

進入政界之後,他開始有意識地模仿祖父蔣介石和蔣經國的行事作風,一度很被人看好。

但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蔣孝武的工作能力就被事實所否定了。

步入政壇後,蔣孝武仍然不改其固習,依舊個性倔強沖動,情緒不夠穩重,做事不講政策,城府也淺。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他的親信就是王永澍、沈之嶽等陰險狡猾的情報頭子,在一幫政治投機分子的慫恿下,他日漸獨斷專行,以“總統”繼承人自居。

此時蔣孝武與他的第一任夫人的婚姻也鬧得慘淡收場。

就在蔣孝武工作、生活都一團亂麻,蔣經國日益對其失去信心之際,“江南命案”的發生,給了蔣孝武政治生涯的緻命一擊。

蔣孝武插手台灣的情報部門且與台灣黑道勢力不清不楚,早就是公開的秘密,美國方面也釋放資訊,暗示蔣孝武是案件的幕後策動者,還牽連到了蔣經國。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為了盡快平息風波,蔣經國被迫在不久後正式宣布,不再由蔣家人繼承“總統”,并于1986年将蔣孝武外放新加坡,任台灣“駐新加坡商務副代表團”副代表,蔣孝武的接班夢從此破滅。

蔣經國去世之後,蔣孝武時常回到台灣。

1991年6月30日,蔣孝武被确診為慢性胰腺炎,到7月1日淩晨五點多,蔣孝武便猝死在了台北榮民總醫院病房。

相比于前兩個哥哥,蔣孝勇簡直是第三代中最乖的那一個。

蔣介石和蔣經國對他細心地教育點撥,多以蔣孝勇性格的養成,比兩位哥哥都大有長進。

與他的祖父、父親,以及兩個哥哥相比,蔣孝勇對政治的興趣不大,倒是對經商賺錢頗感興趣,還在鳳山軍校念書的時候,蔣孝勇就已經擁有他私人的公司了。

從大學畢業後,蔣孝勇更是主動把發展重點放在了經濟領域,對此,蔣經國倒也還滿意。

他覺得讓大兒子、二兒子管黨政,三兒子抓經濟,各有分工,也不失為主政固權、傳子接班的好政策。

蔣孝勇在商界混得風生水起之後,也慢慢将手伸向了政界。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蔣經國去世之後,蔣孝勇不願看到因為他父親的去世而使蔣家顯赫的地位受到影響,他積極參與政治以捍衛蔣家也不失為主政固權、傳子接班的好政策。

但在政壇活動一段時間之後,蔣孝勇突然将自己人生的重心放在了家庭上面,攜家人一起移居加拿大,不願外界仍以有色眼鏡看待他的下一代,因為當時台灣對于蔣家的政治風評已然江河日下,蔣孝勇也無力回天。

在加拿大過了幾年安穩的日子,蔣孝勇卻突然确診了癌症。

1996年元旦,蔣孝勇飛回台灣看望母親之後,前往榮民總醫院檢查,不慎确診了食道癌晚期。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這一年,蔣孝勇前往美國進行化療治療,但已經回天乏術,蔣孝勇于1996年的12月病逝。

1996年蔣孝勇病逝之時,誰也沒能想到蔣家的第三代嫡子居然會在蔣經國去世幾年後就相繼去世,沒有一個人撐起了蔣家的門楣。

可以說是給日益沒落的蔣家畫上了一個休止符。

嫡子雖已全部去世,但是蔣經國卻在年輕時因為另外一段情,為蔣家留下了兩個“門外”的血脈,他們就是章孝嚴和章孝慈。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蔣家門外”的孩子認祖歸宗難

蔣孝嚴和蔣孝慈便是那兩個“蔣家門外”的孩子。

兄弟二人本随母姓章,是蔣經國和章亞若的孩子,蔣經國在與章亞若戀愛時已有家室,是以這兩個孩子注定得不到蔣家人的認可。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章亞若在桂林秘密生下二子後不久便神秘死亡了。

章孝嚴和章孝慈兩兄弟從小跟着外婆長大,蔣經國雖偶爾會去看他們,但是卻從未得到過蔣家的正式承認。

1949年,國民黨敗走台灣,這對私生子也去了台灣,但一直跟着外婆生活,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

不同于蔣家的嫡出公子,章孝慈兩兄弟生活很艱難,刻苦讀書,絕沒有公子哥的頑劣,長大後都各有出息。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1966年章孝嚴以新竹考生絕無僅有的成績,考進台北的大學攻讀,1967年章孝慈也沒有讓人失望,考進台北東吳大學。

章孝嚴1970年以優秀成績考上公費留學,随之弟弟章孝慈也于1971年赴美國留學,繼續攻讀法律專業。

兄弟學成歸來後,哥哥章孝嚴在台灣當局“外交部”任職,弟弟章孝慈在東吳大學執教,先後曆任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東吳大學教務長、副校長及校長等職。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章氏兄弟在台灣刻苦讀書多年,其實也飽受身世的困擾。

從小到大,身邊不乏人議論他們的身世,到高中的時候,他們對自己的身世逐漸清楚,但卻求證無門,外婆不肯對他們說,在台灣,也很少人敢告訴他們蔣家的秘辛。

到大學以後,章氏兄弟才徹底明了自己的身世,知道了蔣經國是他們的親生父親,從小失母的章氏兄弟,很渴望能夠得到至親的關懷,于是産生了認祖歸宗的願望。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但蔣經國在世的時候,一直都沒有向公衆承認他們之間的關系,兄弟二人隻好把對父愛的渴望壓抑在心底,從此更加忌諱外界詢問他們的身世。

七十年代末期,蔣經國有兩個私生子的内幕在台灣已經傳得愈演愈烈,即使是這樣,蔣經國也閉口不談。

就這樣,章氏兄弟一直徘徊在蔣家門外,連親生父親也不肯公開承認他們,甚至蔣經國1988年在台北病逝的時候,蔣家人也沒有邀請兄弟倆出席葬禮。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1988年1月14日的晚上,有兩個人行色匆匆避開了外界盯着他們的耳目,深夜到達榮民總醫院,向躺在冰櫃裡的蔣經國磕頭,叫了一聲父親,他們就是章氏兄弟。

而蔣經國的死,也意味着,章孝嚴和章孝慈在自己親生父親在世的時候,沒有得到蔣氏家族的認可。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蔣經國謝世之後,台灣媒體也大肆開始報道章氏兄弟的身世内幕,當時的台灣當權者李登輝甚至公開承認了兄弟倆的蔣家後代身份。

李登輝承認算不了什麼,他畢竟不是蔣家人。

而真正的蔣家人在此時是不以為然的。

當時蔣經國的遺孀蔣方良仍在世,很難說她對此事知道多少,但蔣方良雖為外國女人,多年來卻溫良恭儉,活脫脫一個中國傳統婦女,是以對于丈夫的事她很少置喙,無人知道這位沉默的昔日第一夫人,對于蔣氏私生子的事了解多少。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其實章孝嚴和蔣經國的第三子蔣孝武關系很好,但當時二人因為政見不合,關系已經出現一些裂痕,這種種都預示着,章氏兄弟想要得到蔣家人的認可,認祖歸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章氏兄弟最希望的是能夠回到大陸認祖。

1989年在祖國大陸親友和政府等各方面的幫助下,章亞若的墓終于在桂林市郊鳳凰山被确認,這些更加深了章氏兄弟回祖國大陸認宗祭母的強烈願望。

不過兄弟二人因為敏感的政治身份而被台灣當局阻撓,一直到1993年,章孝慈辭去了自己的所有行政職務,才得以前往大陸回到桂林為母掃墓。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而章孝嚴卻依然因其身份問題而不能随同前來,隻得相約和子女一起在其台灣的家中面對母親章亞若的遺像同時長跪祭拜。

1994年秋,章孝慈再一次以學者的身份到祖國大陸進行學術交流的時候,不幸在北京突發腦溢血。

後來章孝嚴包乘國泰航空飛機攜其弟赴台灣治療,但不幸的是1996年3月,章孝慈還是病逝于台北,從此,認祖歸宗的重任就落到了章孝嚴的身上。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章孝慈一直到死,都沒有拿到一張改為蔣姓的新的身份證。

因為曆史原因,章孝嚴身份證上父母一欄填的是舅舅和舅母。

蔣經國和章亞若并沒有合法婚姻,且雙雙過世,民政部門認為,從某些方面來說,章孝嚴的身份是“無法查證”的。

為了搜集到足夠的法定證據,章孝嚴跑遍美國和大陸。

最後在桂林醫院找到了出生證明,上面明白寫着母親章亞若,于是,章孝嚴是章亞若親生兒子的部分已經基本清楚。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但是在證明與蔣經國有血緣關系時卻遭遇困難,原本隻要能夠用還儲存着的蔣經國的學業樣本和章孝嚴進行親子鑒定,就可以完全證明。

但是蔣方良卻十分反對這件事,出于對蔣家人的尊重,章孝嚴隻能放棄這個做法。

由于未獲當事人家屬的同意無法獲得證據,大安戶籍所隻好轉而尋求其他人證,這樣便多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來尋找相關證據。

經過一年多的訪查與章孝嚴方面的主動提供證據,終于找到了長期照顧章氏兄弟的蔣經國的親信王升,由他提供了口頭和書面的證明之後,章孝嚴是蔣經國兒子的事實才被認定。

這一出證明你爸是你爸的鬧劇也落下了帷幕。

2002年,将戶口證明上的父母一欄堂堂正正改為蔣經國和章亞若之後,章孝嚴帶着弟弟生前的期許,前往了母親去世所在地桂林和蔣氏一門的祖籍江西所在地祭祖,這漫漫的認祖歸宗之路,終于畫上了句号。

章孝嚴從南昌、廬山歸台後,如願取得了新的身份,上面仍然稱姓章,因為蔣經國的結發妻子蔣方良仍然健在,蔣家後代不能不考慮這位賢良的婆婆的心理感受。

章孝嚴也理智地說過,等蔣方良百年之後,他才把姓氏改為“蔣”。

2004年,蔣方良在台北病逝,現在的章孝嚴已經可以被稱作是“蔣孝嚴”了。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第三代的幸與不幸

蔣家的第三代中,蔣孝文和蔣孝武都是纨绔子弟,揮霍無度,養尊處優,養成了不可一世的性格,他們不僅沒有做到支撐蔣家門楣的事情,還在給蔣家蒙羞。

反而是蔣家門外的兩兄弟,不依靠這所謂台灣第一家族的榮光,打拼掙出一片天地,卻費勁了千辛萬苦,才艱難的得以認祖歸宗。

蔣經國逝世後,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唯一活着的認祖歸宗艱難

參考資料

《蔣介石後代的人生沉浮》

《章孝嚴漫長的認祖歸宗路》

《章孝嚴歸宗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