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草木皆兵,無關武功文治 風聲鶴唳,不愧亂世明君

作者:黯夜聆風雨

(二)文治武功

苻堅登上龍門,對其群臣說:山河險固啊!婁敬曾說:關中是四面有要塞之地,不虛此名。權翼、薛贊說:我聽說夏、商之都也都是險峻之地,周、秦的兵民也不是不多,但是,最終向南逃竄,頭挂白旗,被犬戎分屍,被項羽瓜分,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修德行。吳起曾說,在德不在險。臣等深切希望陛下能夠追尋唐虞的足迹,以德治國,山河之險不足守也。苻堅大悅,于是傳回長安。

當年,秋天大旱,苻堅自己減少膳食,将金玉绫羅都分發給軍士,後宮之人不穿绫羅綢緞,衣服不能拖到地面上。興修水利,開墾田地,偃旗息鼓,休養生息。

  王猛越來越得到苻堅信任,總攬朝政大權。賜予特進的樊世,是氐族豪強,于苻氏家族有大功,為人倨傲,當衆侮辱王猛:我們先輩與先帝共同打下的基業,反而沒有授予權利;你寸功未立,怎敢擔當大任?是我們打了糧食讓你吃嗎!王猛說:正想讓你做個屠夫,又豈能隻是耕種而已。樊世大怒:一定要把你的腦袋割下了挂到城門上,做不到,我就不見人了 。 王猛告訴苻堅,苻堅怒道:必須殺了這個老東西,這樣才能整頓百官。不久,樊世入宮禀事,苻堅問王猛:我想讓楊璧配給公主,楊璧這個人怎麼樣?樊世憤怒道:楊璧是我的女婿,早已成婚,陛下怎能再尚配公主?王猛責備樊世:陛下擁有四海,而你竟然與陛下争婚,那就有兩個天子了,還分上下尊卑嗎?樊世起來想打王猛,左右阻止了他,于是他破口大罵。苻堅是以大怒,在西面的馬廄處決了樊世。其他氐族大臣,競相揭王猛的短,苻堅惱怒,或是謾罵或是鞭撻在庭前。權翼進谏:陛下寬宏大量,善于駕馭群英,英明神武,記功不記過,有漢高祖之風。但是,謾罵之言還是少說得好。苻堅笑道:是我的過錯啊。從此,公卿大臣無不忌憚王猛。

苻堅修建明堂,祭祀其祖苻洪、其伯苻健。親自參與耕種,其妻子苟氏親自在近郊養蠶。

一日,苻堅南遊霸陵,對群臣說:漢高祖白手打天下,那些功臣誰應該排名第一?權翼說:漢書上說,以蕭何曹參為功臣之冠。苻堅道:漢高祖和項羽争天下,困在京索之間,受傷七十多處,貫穿傷六七處,父母妻子都被項羽囚禁。在平城之下,七天沒有開火吃飯,全因為陳平的計策啊,老父、妻子具能保全,免受了匈奴的禍事。不比這兩位丞相差。雖然把人當成狗的比喻,又豈是真心話。于是盡情暢飲,又命群臣賦詩。随即,大赦天下,改元甘露。任命王猛為侍中、中書令、京兆尹。 

特進強德,是苻健妻子的弟弟,經常撒酒瘋、耍橫,為禍百姓。王猛捕殺了他,并棄屍于市。中丞鄧羌,性情耿直,不屈不撓,與王猛同心協力,幾十天的功夫,誅殺貴族豪強二十多人。于是百官震驚,豪強屏氣,路不拾遺,風清氣正。如果豪強作惡、風氣不正,不妨殺一儆百,以正視聽。

苻堅感慨:我現在才知道天下還有法律,天子才是至尊。于是,派遣使者巡查四方以及各部落。讓他們彙報州郡有年老孤寡不能自給自足的、官吏刑法不公正為患百姓的,公正廉潔、懲惡揚善、讓百姓耕種養蠶的,好學至孝、急公好義的。

當時,匈奴左賢王衛辰請降,請求配置設定一些國内田地,苻堅應允。雲中護軍賈雍卻派遣司馬徐斌率騎兵襲擊匈奴,縱兵搶奪。苻堅怒道:我剛想學習魏绛和戎的防範,不能因為蠅頭小利失信于人。往昔,荊吳之戰是因為蠶婦引起;因為澆瓜之惠,梁楚罷兵。怨恨不在于大,事情不在于小,擾動邊疆,不利于國。把繳獲的物産全部歸還。是以免了賈雍的官職,讓他以白衣的身份當護軍,派人前去修複關系,以示誠信。衛辰于是進入塞内。

烏丸獨孤、鮮卑沒奕于率衆來降。苻堅想安排在邊塞以内,苻融說:匈奴自古為患,如今不敢向南騷擾,是因為畏懼我們的實力。如處于内地,看到内地衰弱,就會觊觎郡縣,成為我們北方的禍患。不如遷到塞外。苻堅同意。

苻堅在位的第五年,公元361年,鳳凰落在東面的宮殿上,于是大赦天下,百官各進一級。那時候,職務和職稱應該也是分開的,崗位高不一定錢多。

最初,苻堅計劃大赦天下的時候,與王猛、苻融在露堂私下商議,屏退了其他人。苻堅親自撰寫,王猛、苻融進紙研磨。有一個大蒼蠅從窗戶裡飛進來,嗡鳴聲很大,停在筆端,趕走它又跑回來。頃刻間,長安街巷市裡就傳遍了:要大赦天下了。

相關部門知道後,彙報苻堅,苻堅大驚,告訴苻融、王猛說:皇宮裡沒有走露消息,事情從哪裡傳出去的?于是,派人去調查。據說,有一個穿着黑衣服的小人,在街市上大喊:大赦天下啦!,須臾不見。

苻堅感慨:是那個蒼蠅嗎?聲音外形怪異,非常讓人讨厭。俗語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聲音就沒有細不可聞的,事情雖然沒有完成終究會顯露行迹。

苻堅廣修學校,招攬各地能夠掌握一門經課的學生,公卿大臣的子孫都被安排來上學。有學問的、會幹事的、清廉正直的、家庭和順的、會種田的,都進行表彰。于是,人們都積極求學、互相勉勵,連盜賊都沒有了,修路開田,糧滿倉錢滿箱,經典規章法律用具一應俱全。

苻堅親自到太學去考察學生對經義的掌握,據此授予品秩官位。提問關于五經的問題,博士大都不能回答。苻堅對博士王實說:我一個月來三次太學,查擺問題,親自獎勵,不敢倦怠,那麼周朝、孔子的經典不會因我而衰減吧?我能夠比得上漢武帝、光武帝嗎?王實說:自匈奴劉氏、羯卒石氏颠覆中原,長安、洛陽二都是荒草遍野,儒生生死不知,典籍消亡殆盡,五經的學問均荒廢,就像秦始皇時期一樣。陛下英明神武,撥亂反正,像商、夏一樣,又辦理學校、弘揚儒教,人民教化猶勝最繁盛的周朝時期,值得享受千年的紀念,漢武、光武又哪能比得上?于是,苻堅堅持每月去一趟太學,廣大的學生互相勉勵學習進步。

匈奴屠各部張罔聚集數千人馬,自稱大單于,掠奪郡縣。苻堅以尚書鄧羌為建節将軍,率領七千人馬讨伐。

當時,商人趙掇、丁妃、鄒瓫等皆家藏千金,車馬衣服仿照王侯定制,苻堅的諸位公侯大臣競相引薦二者為官員。黃門侍郎程憲說:趙掇等人都是商販或者娛樂小醜,市井小人,竟然僭越使用王侯車馬衣服,讓他們與正人君子一樣當官列為上卿,是傷風敗俗,有傷風化,應該嚴明典法,厘清清濁!說得好啊。

苻堅把那些引薦趙掇等人的官職将等,并且規定:不是命士以上的,不能在都城百裡之内乘車馬。工商、皂吏、婦女不能穿金銀錦繡之物,違者殺頭。雖然說,講究平等,但是那些功勳人物的待遇地位高于那些有錢人、娛樂人,是引領風俗向好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