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時候的貢品,如今成為農民穩收“金鑰匙”,荔浦芋如何“長紅”?

“一家蒸芋,四鄰飄香。”提到荔浦芋,很多人都不陌生。荔浦芋不僅是曆代“皇室貢品”,也是荔浦市的金字招牌。

前段時間,荔浦芋頭又“火”了一把。上海疫情期間,10萬斤荔浦芋頭“增援”上海,軟糯的口感和獨特的味道讓其名聲大噪,市場供不應求。記者從荔浦農業部門了解到,在荔浦芋全産業鍊的支撐之下,2021年荔浦市種植荔浦芋5萬多畝,産量達10萬噸,種植及加工銷售産值超20億元人民币。

今年,面對旺盛的市場需求,政府出台全面推進荔浦芋廣西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建設的各種政策取得了效果。眼下,正值荔浦芋生長旺盛期,在荔浦的田間地頭,連片的芋枝茁壯挺拔,孕育着芋農新一年的豐收希望,地裡這一個個“香饽饽”成了農民穩收及全面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荔浦芋熱銷讓農國樂開花

荔浦芋形如橄榄,外皮粗糙,剖而觀之内呈槟榔紋,故又名槟榔芋。在芋頭家族中,荔浦芋以營養豐富、肉質酥軟、味道芬芳的特點居各種芋頭之上,故譽為“芋中極品”。

據記載,荔浦芋自清朝康熙年間,由福建漳州一帶傳入荔浦,首先栽于縣城城西關帝廟一帶,并向周邊輻射。在荔浦特殊的地理和自然條件下,逐漸形成集色、香、味于一體的地方名特優産品,品質優于其它地方所産芋頭,很早就有了“荔浦芋”一詞的稱謂。在清代,荔浦芋作為廣西珍稀的“皇室貢品”,年年進貢朝廷。

如今,荔浦芋作為荔浦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重要支柱産業之一,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也吸引了源源不斷的客戶前來采購,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

“去年我種了20畝芋頭,每畝産量有4000多斤,最好的精品芋頭賣到了8塊錢一斤,每畝的純利潤超一萬元。”在荔浦市新坪鎮廣福村小矮山屯,芋農遊騰貴樂呵呵地說,他種植芋頭有十幾年時間了。去年芋頭産量高,每斤的平均售價也比往年貴了幾元錢,很多老闆前來訂購,一度供不應求。自家種的芋頭大豐收,他的荷包也鼓了起來。

線上上,今年“6·18”期間,産地廣西桂林的荔浦芋頭成為淘寶重要的活動商品,短短幾天時間裡,一些店鋪的下單量達到“1萬+”。

線上線下的荔浦芋銷售火爆,為荔浦芋種植戶換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新坪鎮廣福村的黃治興種植荔浦芋15年了,雖然隻種了六畝地,但去年的畝産量達到了新高,最高的畝産量達5000多斤。“去年我的芋頭還在田裡的時候就被客戶訂購一空,每斤賣6塊錢,效益相當不錯。”黃治興開心地說。

荔浦市農業農村局相關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去年,荔浦市種植荔浦芋5萬多畝,産量達10萬噸,種植及加工銷售産值超20億元人民币,對于芋農們來說,算是一個豐收年。

芋農熱情高漲積極投入種植

眼下,正值荔浦芋生長旺盛期,走在荔浦市的田間地頭,連片的荔浦芋枝幹茁壯挺拔、綠葉田田,孕育着芋農新一年的豐收。

記者看到,在荔浦市新坪鎮60畝荔浦芋種植标準基地裡,一株株荔浦芋葉片翠綠,枝幹茁壯挺拔,微風拂過,芋頭葉随風擺動,把夏天的田野裝扮得生機勃勃。陽光下,芋農在忙着除草、擺放營養管道,做好田間管護工作,鄉村田野彌漫着芋葉的清香。

荔浦芋的種植戶介紹,芋頭、砂糖桔、馬蹄是荔浦“三寶”。在幾年前,荔浦砂糖桔一度“奪”走了荔浦芋的風光。那時候,砂糖桔的售價高,畝産高,讓不少芋農改種了砂糖桔,荔浦芋的種植面積一度縮水。

據新坪鎮廣福村村委幹部介紹,這兩年,新坪鎮廣福村種植荔浦芋的農戶又多了起來。一來是因為之前砂糖桔的收購價有所下降,二來是農業部門一直在培育和推廣改良的荔浦芋品種,解決了之前荔浦芋優良品種種性退化,産量下降的問題。今年春節後,政府出台的“暖心政策”也讓許多農戶打算改種或擴大種植荔浦芋。去年,廣福村僅有300戶左右的農戶種植800多畝荔浦芋,在政策出台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有500多戶農戶申報了該方案。

“政府出台激勵政策,我們争取把荔浦芋管護得更好,到年底有個好收成。”近日,在荔浦市新坪鎮雙和村荔浦芋種植基地,芋農鄧秀芬信心滿滿地管護着荔浦芋。

新坪鎮地處山區,近年來,随着村裡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和砂糖桔果樹的黃龍病害化,緻使不少田地荒蕪。

“原來這一片全是撂荒地,大概有60多畝,我們通過村民介紹,把這一片全部租了下來,進行荔浦芋的種植。通過前期的努力和管護,現在長勢還不錯。現在正是管護的緊要關頭,一個是病蟲害的防治,一個是中期的施肥管護。”荔浦市新坪鎮安民村荔浦芋種植戶廖祖康說,現在有不少農戶退果還田,在撂荒地上種上了荔浦芋,進行精心管護,成片的荔浦芋田随處可見。

荔浦芋全産業鍊發展不斷推進

荔浦芋口感好,易儲存,成為農副産品市場的爆款。但是種植産品“靠天吃飯”的特性仍然讓其具有銷售的局限性。荔浦芋要“長紅”,必須在加強深加工和完善産業鍊上進行探索,進一步打開市場。

近年來,在市場上,很多跟芋頭有關的系列産品得到消費者的追捧,比如芋泥奶茶、芋圓等都加入到了甜品的制作中。一奶茶店的華南地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荔浦市盛産最優質的荔浦芋,而他們推出的部分産品中使用的原料就包含有芋頭,是以去年他們在荔浦標明優質産區進行合作,設立種植基地,用最優質的荔浦芋原料給消費者制作最好的飲品。

記者了解到,如今在荔浦市,荔浦芋已經形成了從種植到運輸、貯藏、加工等全産業鍊,全市共有十多家食品加工企業,重點開展荔浦芋等系列産品精深加工。用荔浦芋制作加工的産品也越來越多,有荔浦芋罐頭、芋頭粉、芋頭酒、芋頭條、芋圓、芋泥等。

荔浦隆赢食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專營荔浦芋産品的企業。該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公司做的是荔浦芋全産業鍊項目,涵蓋荔浦芋研發、培育、種植、深加工、冷藏物流和美食文化中心等,為茶飲、中餐、烘焙及食品連鎖企業提供芋泥、芋圓等特色農産品。這兩年,荔浦芋的種植生産及營商環境越來越好,荔浦芋的加工産品也越來越受歡迎。他們的産品銷售到北上廣等城市,去年的年産值達2250萬元,今年年産值目标是8000萬元。

目前,荔浦市也是全國最大的荔浦芋生産、加工、出口基地。該市不斷推動荔浦芋全産業鍊發展,“荔浦芋”品牌2000年獲國家地理标志證明商标,2015年獲農業部地理标志,2017年入選中國名特優新農産品目錄,2017至2019連續三年獲中國百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被中國品質認證中心評估品牌價值為13.02億元。

記者了解到,為推動荔浦芋産業走上高品質發展道路,荔浦市政協組織開展荔浦芋全産業鍊發展情況專題調研,赴柳州螺蛳粉生産集聚區考察調研,學習借鑒螺蛳粉産業融合發展的模式,并在市内考察了荔浦芋加工的相關企業,從多個方面補齊荔浦芋全産業鍊發展的短闆。此次的“暖心政策”也是通過擴大荔浦芋種植面積,加強荔浦芋标準化栽培等方面助力荔浦芋全産業鍊的發展。

荔浦芋在全産業鍊發展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該市也通過廣泛采納意見的形式,組織專題調研,把發展荔浦芋産業作為農業的主導産業。從生産、節水灌溉、設施建設、加工等關鍵環節制定具體的扶持政策。加強荔浦芋标準化栽培技術教育訓練,提升荔浦芋品質,用好用活荔浦芋農産品地理标志登記品牌。深化加工鍊,加大荔浦芋深加工企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以荔浦芋種植、加工為紐帶的休閑農業旅遊及鄉村旅遊,延長産業鍊,提升附加值。完善冷庫冷鍊物流建設和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範更新,将“荔浦芋”這塊金字招牌打響,将荔浦芋全産業鍊發展推向新的階段。

好政策引領荔浦芋發展方向

産銷兩旺讓荔浦市芋農們對種植前景充滿了信心。為了激勵廣大農戶種植荔浦芋,今年春節後,荔浦市依據自治區《關于印發廣西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建立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出台《荔浦市2022年荔浦芋綠色種植示範基地扶持項目實施方案》,給予按有機食品生産标準種植荔浦芋的生産者每畝600元補貼,旨在解決荔浦芋全産業鍊建設中品牌營銷不旺、加工帶動作用不強、産品規模品質不穩等問題,全面推進荔浦芋廣西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建設。

荔浦市農業農村局相關從業人員介紹,該方案的扶持對象為2022年度在荔浦市轄區内按有機食品生産标準種植荔浦芋的普通農戶、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生産者。荔浦芋生産者在本年度隻要每畝種植荔浦芋有效株數2000株以上,并按有機食品生産标準種植,達到連片規模種植标準,政府農業部門核定驗收後,就可以通過以獎代補形式申報,給予600元每畝補貼。

此激勵政策的出台,盤活了一大片土地,促進了該市荔浦芋的連片種植,同時也使得周邊群衆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工作的機會,增加了收入,讓村民們實實在在地獲得了實惠。也意味着,荔浦芋的種植越來越向産業化發展。

此外,記者了解到,除了資金扶持芋農,荔浦市還将投入500萬元開展市場與品牌建設,投入170萬元在荔浦芋主産區開展品種資源保護,開展生産、采後、初精深加工處理及市場冷鍊倉儲物流建設,加強荔浦芋芋疫病、軟腐病等病蟲害防控,助力科技教育訓練及技術推廣等,最終形成生産、采後處理、倉儲、物流等系列标準,并通過推廣使用物聯網遠端監控和二維碼等身份識别技術,推進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記者周子琪 通訊員周俊遠 文/攝 (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