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領銜主演、聯合主演、特别主演、主演的不同支援

平時我們看電視電影,經常會看見有領銜主演、聯合主演、主演、特别主演、友情客串之類的。那麼,這其中有什麼差別呢?

領銜主演,聯合主演,特别主演,本來都是香港影視的範疇,後來慢慢被内地沿用,對演員進行細分。總體上來說,就是主角和配角的概念。

領銜主演

領銜主演一般用于影視劇,是全劇的第一主角,主演中的主演。

不過一些電視劇也會有兩個領銜主演。

領銜主演 基本上整個劇情就是圍繞他們來寫的主演 差不多每集都有他們的份,如果沒有主演,領銜主演的故事就會很單調但是由于和配角不同,是以主演也會有不錯的結局。

也有些電視劇為了提高收視率,将隻出場幾集的比較有人氣的明星列為領銜主演。

比如《我不是藥神》的領銜主演就是徐峥,《唐人街探案》的領銜主演就是雙男主的王寶強和劉昊然。

領銜主演、聯合主演、特别主演、主演的不同支援
領銜主演、聯合主演、特别主演、主演的不同支援

主演

一般領銜主演出現後,主演陣容龐大的迎面襲來。有時主演身份都不凡,劇組無法權衡,還會用以“不分順序,以姓氏排列”的字樣。

雖說這是劇組不得罪人的表現,更多的也證明此電影陣容強大;導演或者制片人在業内很有人緣。

比如有着強大演員陣容的《建國大業》中,就有100多個主演。

領銜主演、聯合主演、特别主演、主演的不同支援
領銜主演、聯合主演、特别主演、主演的不同支援

聯合主演

多個較有名氣的人聯合一起當主角,有時也會充當配角的角色,和“主演”本質意思差不多,實際上是指把“主演”和“主演”聯合。

比如《人潮洶湧》裡面劉德華、肖央和萬茜聯合主演

領銜主演、聯合主演、特别主演、主演的不同支援
領銜主演、聯合主演、特别主演、主演的不同支援

特别出演

指在影視劇裡,為了提高和保證票房或收視率而邀請有名、同層次的演員或拜托比主演層次更高的演員助演或出演配角。

1.為作品多添加一些看點,在前期宣傳的時候也可以用他們的名字來吸引流量票房和收視率。

2.導演為了捧新人,就會找比較有名的演員來襯托對方,以達到讓觀衆對新人産生好奇心和留下深刻印象的作用。

還有一-種題幹中沒說到的“友情客串”。其實“友情客串”的演員和“特别出演”也沒多大的差別,隻有兩點不同。

比如《你好,之華》裡的胡歌。

領銜主演、聯合主演、特别主演、主演的不同支援

友情出演‍

友情出演也有叫友情客串的,一般都是配角,戲份較少,或是導演和某些大牌的朋友,片酬比較友情價。多是出于友情關系才來參加演出的。價格和特别出演有很大差别,真的是出于交情來參加演出的。

如果是與導演或者演職人員有來往的著名演員同意出演一個并不起眼的角色的話,一般會加上“友情出演”。如果是與導演或者演職人員有來往的著名演員同意出演一個并不起眼的角色的話,一般會加上“友情出演”。或者不知道是誰的朋友總之答應出演了,這種情況也會加上“友情出演”的字眼。不管哪種情況,在同一個電視劇中,如果與主角程度差不多甚至要高于主演的大牌演員出場的話,觀衆們就會覺得非常值這個價吧。

比如《澳門風雲3》裡面的劉嘉玲就是友情出演。

領銜主演、聯合主演、特别主演、主演的不同支援

有一些電影表面上是大咖主演,但其實是“挂羊頭,賣狗肉”,大咖隻是特别出演或者隻是客串一下走個過場,當觀衆興緻勃勃去看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喜歡的演員在電影裡面出現不超過5分鐘。

比如被網友稱為2021年頭号爛片——《日不落酒店》,不少觀衆是沖着“特别出演”沈騰走進電影院的,沒想到的是,沈騰在影片中的戲份加起來不到十分鐘,出場方式更是奇葩,竟然是以一個“紙片人”的身份。

是以懂得這些知識之後,大家再去看電影也能分辨各個演員的戲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