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鴻章是如何通過盛宣懷除掉胡雪岩,進而打壓左宗棠的?

作者:說行就行

1.這4個人的關系

左宗棠:“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湘軍領袖,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興辦洋務運動、鎮壓撚軍,又主持平定陝甘同治回亂、收複新疆并推動新疆置省,其間他曆任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兩江總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戰争時,自請赴福建督師,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四歲。左宗棠一生南征北戰,胡雪岩在财政上幫了他很大的忙,幾乎是他的“财務大臣”。

李鴻章是如何通過盛宣懷除掉胡雪岩,進而打壓左宗棠的?

左宗棠

胡雪岩:1861年太平軍攻打杭州時,胡雪岩從上海、甯波購運軍火、糧食接濟清軍。杭州城破,王有齡自缢身亡,左宗棠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胡雪岩投靠左宗棠。1862年,胡雪岩被委任為總管,主持杭州城解圍後的善後事宜及浙江全省的錢糧、軍饷,使阜康錢莊大獲其利,也由此走上官商之路。1873年,左宗棠調兵遣将準備發兵新疆,胡雪岩在左宗棠的請求下向上海灘的外國銀行借款,解決了西征軍的經費問題。可以說胡雪岩就是左宗棠的“錢袋子”。晚年在盛宣懷的打壓下家道中落。

李鴻章是如何通過盛宣懷除掉胡雪岩,進而打壓左宗棠的?

胡雪岩

李鴻章:“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淮軍領袖,熱心于辦理洋務運動,是洋務運動的主要上司人之一,建立了江南制造局、天津機器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等一系列機構,并創辦了北洋水師。甲午戰争清朝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其主導的洋務運動破産。因其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加之個人貪腐、決策失誤等問題,也受到諸多批評。李鴻章與左宗棠政見不同,視其為死對頭,盛宣懷是李鴻章的幕僚和得力幹将。

李鴻章是如何通過盛宣懷除掉胡雪岩,進而打壓左宗棠的?

李鴻章

盛宣懷:清同治九年(1870年)入李鴻章幕,協助李鴻章辦洋務。受到李的賞識,第二年就已升到知府的官級。宣統三年(1911年),盛宣懷擔任郵傳部大臣,因提出将各省自建鐵路收歸中央上司的政策,引起四川等地的保路運動,進而爆發了武昌起義。之後,盛宣懷外逃到日本。盛宣懷曾在李鴻章的指使下,通過“鬥絲”大戰,鬥倒胡雪岩。

李鴻章是如何通過盛宣懷除掉胡雪岩,進而打壓左宗棠的?

盛宣懷

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和張之洞四人被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但左宗棠和李鴻章是死對頭,政見不一、觀念不同:左主戰,李主和;左希望通過武力立正清庭的國威,李希望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總之,左支援的,李就反對。

2.胡雪岩的發家史

1864年,胡雪岩利用官員存于錢莊中的财物,進行貿易往來,累成巨富。并且将銀号開進杭州,專門為左宗棠籌辦軍饷和軍火;同時依靠湘軍的權勢,在各省設立阜康銀号,兼營藥材、絲茶、藥店,操縱江浙商業。同治十二年(1873年),調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要西征新疆、平定阿古柏之亂,西征錢糧緊缺,胡雪岩出面,幫助清政府以江蘇、浙江、廣東海關收入作擔保,先後六次出面借到了外債1595萬兩白銀,保證了清軍軍費,左宗棠得以順利平定新疆。1877年,胡雪岩幫左宗棠建立“蘭州織呢總局”,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所官辦輕工企業。1878年,清政府缺錢,胡雪岩便代表清廷,以私人名義向彙豐銀行借款650萬兩白銀。1881年,胡雪岩因協助左宗棠收複新疆有功,被授予布政使銜(三品),賞穿黃馬褂、官帽上可帶二品紅色頂戴,并總辦“四省公庫”。1882年,中法戰争前夕,在左宗棠自請下,清廷命左宗棠領戰,胡雪岩再次受命,以私人名義向彙豐銀行借款白銀400萬兩。

3.“鬥絲”讓左宗棠找到打壓胡雪岩的機會

然而,胡雪岩離左宗棠越來越近,名聲越來越大,其政治風險也越來越高。淮軍一直視湘軍為死對頭,李鴻章是湘軍的後起之秀,李鴻章對左宗棠自然是“恨之入骨”,明裡暗裡都在争鬥。李鴻章知道,“倒左必先倒胡”,如果将胡雪岩這個左宗棠的“财務大臣”幹掉,那左宗棠還哪來的軍費?又還能打什麼仗呢?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争爆發,李鴻章逮到了反擊湘軍和左宗棠的機會:利用胡雪岩的“鬥絲”。

19世紀70年代末以後,洋商把持了絲繭價格,使得絲農備受剝削。為對抗洋商,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開辦蠶絲廠,利用票号集聚的資本大量收購絲繭,企圖壟斷絲繭貿易,使絲價不再受外商操控。胡雪岩的這一舉動,引起外商的強烈不滿,于是聯合抵制胡雪岩。人倒黴起來,喝涼水也塞牙縫,恰逢意大利的生絲豐收、産量大增,加之中法戰争爆發,引發市場劇變,絲價大跌。胡雪岩一時虧損達100多萬兩白銀,資金被困,進退兩難。

4.盛宣懷出招,擠兌胡雪岩

李鴻章認為這是天賜良機,秘密命自己的得力幹将、秀才出身的盛宣懷出馬,趁機幹掉胡雪岩。盛宣懷向胡雪岩發起了一系列秘密攻擊。

前面說過,1878年和1882年,胡雪岩為了幫助清廷渡過難關,以個人名義向彙豐銀行分别借款650萬兩白銀和400萬兩白銀(共計1050萬兩白銀),對于這些借款,清廷以各省的協饷(清政府對地方貧瘠、收支不能平衡的省份,規定由稅收富裕的省份撥款協助,叫做“協饷”)作擔保,由胡雪岩個人轉手還給彙豐銀行,每半年還款80萬兩白銀。

“鬥絲”大戰後,胡雪岩的資金周轉不靈,但是彙豐銀行的還款日期快到了,于是胡雪岩去找負責“協饷”的上海道台府。恰好上海道台府邵友濂是李鴻章一夥的,視李鴻章為“恩人”,邵友濂在盛宣懷的訓示下,故意緩發這筆協饷。然後盛宣懷又找到借款的彙豐銀行,告訴他們:胡雪岩快破産了,你們趕快找他要錢。雖然花錢的是清政府,但借錢的是胡雪岩,對于彙豐銀行的追債,胡雪岩隻能從自己的錢莊先抽取80萬兩白銀來救急。

潘多拉的魔盒就此打開!盛宣懷得知胡雪岩用了錢莊的錢後,向各個儲戶大肆傳言:胡雪岩要破産了,你們趕緊到他們錢莊去讨錢。

盛宣懷的這招,使胡雪岩遭到大範圍的擠兌,手下的錢莊、當鋪紛紛倒閉,他多年建立起來的商業帝國開始崩塌了。

5.李鴻章繼續對胡雪岩進行政治打壓

但是李鴻章覺得這還不算完!首先派人舉報說刑部尚書文煜在胡雪岩的阜康錢莊中所存銀兩來曆不明,後又親自上奏舉報胡雪岩在代辦朝廷借款時多加利息、收取利差。慈禧大怒,下令将胡雪岩革職,追查胡雪岩的資産,并指令李鴻章追繳胡雪岩的欠款。不僅如此,清廷還下令将胡雪岩囤積的生絲以低價充賬,并變賣胡雪岩的典當鋪等産業。短短幾個月,胡雪岩名下的錢莊、當鋪、商号、土地田宅幾乎被掠奪殆盡。

左宗棠也知道這是政治陰謀,實際上針對的是自己,但他無能為力,雖然他也曾試圖救下胡雪岩。最後,為了明哲保身,左宗棠隻能放棄胡雪岩。

1885年,中法戰争以“清廷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告終。李鴻章在政治鬥争中占了上風,幾乎将左宗棠的部屬打壓殆盡,一個個地革去兵權。

光緒十一年七月(1885年9月),在政治鬥争中落敗的左宗棠,在辭職3個月後,悲憤而終;同年農曆十一月,胡雪岩在貧恨交加中郁郁而終。

胡雪岩臨終前,曾把子女叫到身邊,講了3句話:“第一後人不要經商,第二後人不要從政,第三胡李不通婚。”

此時,清廷對外宣稱,胡雪岩還欠大清帝國208000多兩白銀。

​#曆史有知識#​​#怎樣評價李鴻章的功過是非#​#盛宣懷為什麼一定要掰倒胡雪岩#​#胡雪岩是如何被沒落的#​​#我在頭條搞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