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霞首發盤活全隊寶刀不老,刁琳宇作壁上觀或離主力越來越遠

作者:李金山看排球

在與比利時女排的比賽中,中國女排對首發陣容做出了調整,由老将丁霞取代了此前一直牢牢占據首發位置的刁琳宇。這一看似不起眼的調整,卻對本場比賽的結果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比賽進行至第二局,比利時女排大規模換人打亂了中國女排的節奏,導緻比賽局勢陷入了膠着狀态。如果不是老将丁霞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用頑強拼搏的實際行動喚醒了全隊永不放棄的精神,憑借自己豐富的比賽經驗穩定了球隊節奏,本局比賽很有可能是另一種結果。

丁霞首發盤活全隊寶刀不老,刁琳宇作壁上觀或離主力越來越遠

正是因為在第二局壓制住了比利時女排的瘋狂反撲,才有了比利時女排在第三局比賽中的心灰意冷,潰不成軍。而之是以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老将丁霞功不可沒。除了在第二局比賽中力挽狂瀾外,丁霞在整場比賽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不僅進攻組織上錯落有序,井井有條,防守中也是奮不顧身。更重要的是,丁霞盤活了全隊,真正實作了進攻全面開花。所有攻手中,除李盈瑩和王雲蕗因身體原因表現略有失常外,其他攻手的進攻效率均在40%以上,龔翔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69.57%。

丁霞首發盤活全隊寶刀不老,刁琳宇作壁上觀或離主力越來越遠

在如此之高的進攻效率支撐下,中國女排輕松獲勝順理成章。其中固然有對手實力羸弱的緣故,但同樣能展現出丁霞實力深厚,寶刀未老,這是全程作壁上觀的刁琳宇所難以企及的。雖說刁琳宇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二傳手,但其缺點和優點一樣鮮明,在帶給球隊新變化的同時,也限制了球隊的進攻能力。更重要的是,刁琳宇與攻手之間的配合默契度欠缺,技術特點也和這支中國女排的風格格格不入。雖說蔡斌極力推行以刁琳宇為核心的快速多變戰術,但從效果上看并不理想。

丁霞首發盤活全隊寶刀不老,刁琳宇作壁上觀或離主力越來越遠

刁琳宇擔任主力二傳,最突出的問題就展現在與攻手配合不暢的問題上。首戰荷蘭,王雲蕗和金烨兩名主攻手的進攻效率為負。次戰土耳其王雲蕗和金烨的進攻效率分别為8.33%和6.67%,龔翔宇為26.92%。再戰意大利王雲蕗和金烨的進攻效率為14.29%和36.36%,此役金烨的效率雖然有很大提高,但王媛媛的進攻效率卻下降到了27.27%。攻手的進攻效率雖說與自身實力、對手情況等因素息息相關,但就總體而言,刁琳宇的組織始終達不到全面開花的效果。

丁霞首發盤活全隊寶刀不老,刁琳宇作壁上觀或離主力越來越遠

另外到目前為止,刁琳宇主打了安卡拉站所有的四場比賽,但其中三場比賽都在關鍵階段陷入了被動局面,這和刁琳宇的實力、經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中比之戰之是以用丁霞替換刁琳宇首發登場,或許就是蔡斌利用間歇期對安卡拉站比賽進行了全面、認真總結的結果。雖說早就有球迷指出快速多變的戰術不适合目前這支中國女排,刁琳宇出任主力二傳弊大于利,但人往往是當局者迷,隻有回頭再看過往時,才會發現其中的成敗得失。

丁霞首發盤活全隊寶刀不老,刁琳宇作壁上觀或離主力越來越遠

或許是在總結中有所領悟,中國女排的戰術悄然由原來的快速多變恢複為了郎平時期的高快結合。在駕輕就熟的戰術體系中,不僅丁霞如魚得水,袁心玥、王媛媛、龔翔宇等老國手也是遊刃有餘,就連金烨都打出了43.75%的成功率,這才有了中國女排越打越順的局面。由此可見,還是高快結合的戰術更适合目前這支中國女排。看到高快結合戰術效果如此顯著,想必會更加堅定蔡斌放棄快速多變戰術打法的信念,而一旦蔡斌放棄快速多變的打法,刁琳宇距離主力二傳位置就會越來越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