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近日,國内一檔“獻禮音綜”熱爆網絡,首播即拿下收視冠軍,微網誌熱搜上關于它的話題層出不窮,喚起一代人的回憶。

作為獻禮香港回歸25周年的音樂類綜藝節目,《聲生不息·港樂季》由芒果TV、TVB及湖南衛視聯合打造,陣容豪華。在這檔弱化競技,強調故事性的節目中,不僅有”老聲“亦有”新生“,16組内地和香港老中青三代歌手帶領觀衆重溫時代旋律,唱出不同的港樂經典。

可以說,黃金時代的港樂仍在生生不息,華語樂壇的大融合正在經典與傳承之間齊頭并進。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陣容強大

兩地三代16組歌手齊上陣

4月22日,《聲生不息·港樂季》迎來首播。該節目由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港澳台辦公室和香港中聯辦宣傳文體部指導,通過内地與香港16組歌手共同唱響經典港樂,傳承弘揚同根同源的民族情感。

說到豪華陣容,這檔節目既邀請了代表經典港樂的前輩歌手參加,也有香港、内地年輕一代音樂人加入,包括林子祥、葉倩文、李玟、楊千嬅、李克勤、林曉峰、李健、周筆暢、劉惜君、馬賽克樂隊、曾比特、毛不易、安崎、魔動閃霸、單依純、炎明熹等16組歌手。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豪華陣容+絕美舞台+百萬文案”,想不火都難。這檔節目開播以來受到廣泛關注。節目首播後就拿下了五網收視第一,登上貓眼綜藝熱度榜,斬獲多個熱搜,線上播放量快速破億。很多人稱它是更新的粵語版《我是歌手》,網友也紛紛安利該節目。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香港歌手+内地歌手”這樣的搭配雖早就見過,但加上王祖藍和何炅這樣“香港主持人+内地主持人”的組合,這檔節目又被玩出了新花樣,因為節目在兩地播出,王祖藍還會用粵語來跟香港的觀衆打招呼。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節目第一期就安排了“林子祥+葉倩文”這樣的重量級夫妻檔上場。當時何炅開玩笑說,上來就玩這麼大,後面的收視該怎麼保證!兩人在舞台上合唱了林子祥的經典歌曲《敢愛敢做》。兩位一出場就像江湖中退隐的高手,開嗓便驚豔四座。兩位年齡加起來已經134歲的老藝術家依然堅定地站在舞台,為港樂的生生不息盡一份力。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就像林子祥老師說的:“有人說港樂已經斷代了,怎會斷代呢?如果有人繼續聽我唱歌,我就會繼續唱給你聽。我想唱到100歲。”港樂也需要有這樣的前輩來傳承,經典永不過時。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選曲走心

合唱環節重磅催淚

除了陣容豪華,節目選曲也是用心良苦。許多曲目前奏剛出來,回憶便紛紛湧現,不得不感歎一句“爺青回”。要說“整活”還屬芒果最會,每期節目尾聲,獲勝的隊伍将合唱由觀衆選出的經典港樂,這一部分真的是重磅催淚彈!

節目第一期走入尾聲時,女隊合唱beyond的《海闊天空》。一句“原諒我這一生不羁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将全場推向高潮。到了第二段副歌部分時,本以為還是全場觀衆和歌手一起合唱,結果一個熟悉又獨特的男聲出現,Beyond的主唱黃家駒出現在大螢幕上。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伴随着他的一句“仍然自由自我,永遠高唱我歌,走遍千裡”,瞬間點燃全場,在節目結束後,無數歌迷網友紛紛表示當聽到歌曲前奏響起時就已經要繃不住了,而再聽到黃家駒原聲出來時更是瞬間破防,忍不住掉下眼淚。

還有一期是全場共同演唱Twins的《下一站天後》,正巧這首歌的原唱鐘欣潼和蔡卓妍正在隔壁錄制《浪姐3》節目,和一衆歌星來了個夢幻關聯。她們也紛紛在社交媒體發文表達了對歌手們的感謝。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這一期在TVB播出後也感動了不少香港觀衆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更有内地網友稱“去香港的時候專門去找到了百德新街,從銅鑼灣坐地鐵到天後站,當地鐵報站‘下一站天後’的時候,心情真的好激動,也好感激這些歌,從小女孩變成大姑娘,所幸有些理想還是不會變。”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這首歌有多火呢?阿Sa在《浪姐3》節目中說她們唱了2萬遍。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在Twins 2010年的演唱會上,有人留下這樣的評論:“你們一場演唱會,一下唱了我的十年。”而如今,又過去了12年,她們還在舞台上繼續唱着。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笑點滿滿

兩地歌手友愛互動

如果說節目中的大合唱環節把情懷拉滿,賺足了觀衆的眼淚,那麼,内地與香港歌手的互動一定承包了節目的笑點。

周柏豪一句:“毛毛啊,每一次聽你唱歌我都覺得de di jian er”把東北人毛不易都給整不會了。原來他說的是“得勁兒”,蹩腳的香港版東北話将觀衆逗得哈哈大笑。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李健向楊千嬅學粵語那段把觀衆都繞暈了,但李健老師努力學粵語的樣子也是挺可愛的。看到兩人的教學場景,真的是一個敢說一個敢教。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還有曾比特和張薔終于同框的一幕,這不隻是夢幻關聯可以說是爆炸關聯了吧,曾比特還打趣地說道自己要去認親了,網友也調侃兩位是不是用了同款Tony老師。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節目亮點

弱化競技強調故事性

有人說,今年的娛樂圈集體進入“文藝複興”模式,“懷舊”成為爆款綜藝屢試不爽的法寶。

但在其他綜藝強調競技性和真人秀的當下,《聲生不息》反其道行之,弱化競技,強調故事性,打造出一檔畫風截然不同的“港樂紀錄片”。這種調性的差異,也讓《聲生不息》擺脫了音綜同質化的困境,打出了自己鮮明的特點。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節目中插入采訪、紀錄片和香港經典影視劇片段,介紹香港樂壇的重要人物,并向觀衆娓娓道來港樂的發展曆程、講解每一時期香港音樂的特點,讓觀衆感受港樂中更加具象化、生動化的故事。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劉惜君在節目中講述了自己在深圳中英街出生長大的故事。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曾經,這裡一條街被地界分為兩邊,而香港地界有警察把守不能随意通行。直到1997年7月1日,她被爸爸抱着,看見軍車開進香港,媽媽在中英街歡慶,以這一天為分割點,中英街也從分割的“兩個世界”,轉而回歸為交流和融合。

誰說港樂不能生生不息

曆史停留在書本和理論中是枯燥刻闆的,但在親曆者的講述中卻變得鮮活生動。在媒體融合發展的環境下,如何借助“唱響金曲”這道橋梁,推動更多年輕人主動了解港樂、傳唱港樂,讓港樂重新煥發活力、繼續發光發熱,是這檔節目的意義所在。

這部承載着情懷和希望的“港樂紀錄片”,用它的方式獻禮香港回歸25周年,我們也堅信港樂可以在經典與傳承之間生生不息。

編輯 | 桐曲

封面 | 楊亮

稽核 | 蔣璐

資料來源 | 微網誌 芒果TV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