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盛夏,到淮河主題公園賞荷的人日漸增多,一時間竟成遊人趨之若婺的熱門旅遊景點。人們或信步棧道遠眺“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秀色,或徜徉岸畔領略“映日荷花别樣紅”的嬌容。
讓我驚訝的是一位老友竟也不辭辛苦從外地趕來,非要拉着我陪他去淮河公園賞荷。老友是幾年前結識的同行,博學睿智、幽默謙和,對人對事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和看法,沒想到這次竟也未能免俗。
那是一個驟雨初歇的午後,天雖未完全放晴,但暑氣漸消,空氣中透着絲絲涼意。
我和老友沿着人行道順溪而行,走進連片的濕地公園。放眼望去,無邊菏塘碧葉田田,碧綠中間或點綴着幾點粉紅、幾盞雪白,幾朵鵝黃,微風吹來,紅菏白蓮如婷婷少女翩然起舞,妙曼婀娜,美不勝收。那一柄柄青圓的荷葉,婷婷玉立随風輕卷,送來縷縷清香,沁人心脾。碧綠的荷葉上殘存着雨水凝成的“珍珠”,顆顆晶瑩剔透,清風拂過,“珍珠”便會在荷葉上随風滾動。讓人不由想起李白的“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的詩句。雨後的荷塘更是動物的樂園:蜻蜓立于小荷尖尖角上,青蛙在水中歡唱,更有覓食的翠鳥不時躍入水中……
我正沉浸在美景中,老友卻突然問我,在蓮花和荷葉之中更喜歡哪一種?還沒等我回答,他卻又自問自答:衆人賞荷,大多是喜愛荷花的婀娜多姿,欣賞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情懷。卻不知,荷葉雖不争芳華、隻是一味青綠素雅,但卻更充滿生命的張力。人們隻知道荷葉青圓,卻不知荷葉表面粗糙,滿布短小鈍刺,而刺間有一層蠟質白粉,故能使雨水或湖水凝成水珠,撥弄荷葉,水珠就會滾動,是以“蕩漾不成圓”。這說明荷葉有很強的自我淨化功能。同時荷葉通過光合作用汲取陽光雨露等大自然的精華,才滋養出蓮花的美麗,才讓身陷淤泥的蓮藕甘甜多汁。是以我更喜歡荷葉,也希望你能做一柄不争美麗甘于奉獻的荷葉。
送走老友,我又折返十裡荷塘,踽踽獨行于碧葉田田之中。微風送來陣陣荷葉的清香讓我突然明白:一向特立獨行的老友大老遠跑來賞荷的深意,原來不久前我曾在通話中流露出想“跳槽”的想法,他既是以荷喻理,又在以荷示警。
望着随風輕搖的柄柄碧荷,我忽然想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不就像這一柄柄普通的荷葉一樣,不求奢華、不争芳華,隻是默默無聞甘于奉獻,把做人的道理、知識的甘泉轉化為陽光雨露滋潤青少年學子們成長為社會棟梁。這既是我們當初入職的“初心”,更是我們理應承擔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