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追悼會變成慶祝會
1947年10月,大别山李杜店戰鬥失利後,我軍九八團二營五連發生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稀奇故事:把追悼會開成了“雙喜臨門”的慶祝會。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回憶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由于偵察兵的偵察失誤,指導員的敵情判斷錯誤,造成了李杜店這次戰鬥的失利。
原來了解敵人兵力不多,約有一個團從一個方向在我軍正面進攻而來,但我軍還沒有怎麼大打他,他就逐漸退卻。其實他是佯攻,當吸引和誘惑我軍深入其境後,左右兩側埋伏的一個旅的兵力,呈剪刀形向我軍夾擊而來。
我軍發覺了敵人的圈套,就趕緊後撤,想搶占山頭居高臨下阻擊敵人,可是敵人從三面合擊上來,我軍背後山下是一條大河,又呈背水一戰之勢。敵多我少寡不敵衆,雙方炮火十分激烈。
我九八團團長趙玉亭在指揮半山腰的激戰中英勇犧牲,部隊一時陷入混亂。在這戰況危機而嚴重的情況下,副團長尹書信當機立斷,他機動靈活地用小部隊掩護,趁敵人尚未合攏之際,指揮部隊急速撤下山去,在山口崖處出山,從河灘寬廣水淺處渡過河去轉移到安全地帶,使部隊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部隊轉移到安全地帶休息時,五連老連長劉道遠和指導員趙升華查點了一下部隊人數,發現全連有兩名失蹤,不知是誰,再經仔細查點,才查出是二排長金鐵柱和衛生員肖春山沒有回來,呀!少了這兩個人物可不得了!這給老連長和指導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尤其是老連長,心情特别焦慮,丢了二排長就等于砍掉他一隻臂膀,割去一塊心頭肉。
二排長金鐵柱是我們全師聞名的一等戰鬥英雄、模範共産黨員,也是五連的頂梁柱,老連長劉道遠的得力助手。老連長今年四十五歲了,還身體欠佳,自從剛進大别山副連長袁名奎在張家店戰鬥中犧牲後,他就感到五連的重擔,他一個人挑有些吃不消,經常腰疼腿酸難以支援,可是他咬牙硬撐着幹。他想工作再艱難,再困苦,共産黨員在這時也決不能撂挑子。
這期間多虧有二排長金鐵柱主動來幫助他,白天跑腿費力的事都是二排長主動去跑去幹,到晚上,查崗、查哨、查鋪都是二排長替他,讓老連長盡量多休息。
連隊黨支部早已寫報告要求上級提拔金鐵柱當副連長,以緩解老連長的工作困難,但至今遲遲沒有準許下來,老連長心想:二排長走了,今後有誰能像他這樣幫助我呢?提拔副連長的指令就是來了我也沒指望了。想到這裡他傷心痛哭起來。
開始,老連長雖然感覺二排長回來的希望不大,但他還是沒有死心,還是希望他能回來。是以他要求指導員晚上開個黨支部會,要大家讨論分析一下,看看二排長到底能不能回來,他希望大家讨論結果是他能回來。
但是大家讨論分析的結論是:這兩個人生還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有人說根本就不可能回來。理由是:二排長是一等戰鬥英雄,模範共産黨員,他的個性是打仗沖鋒在前,退卻在後,為了顧全大局他會不怕犧牲自己的一切。
那天撤退時為了掩護部隊轉移,他一定要和敵人死拼到底,最後他就是拼不死跳崖投河,他也不會浮水也活不成。至于衛生員肖春山倒水性好,他是山東微山湖人,從小就在水裡捉魚摸蝦長大的,他跳崖投河淹不死。可是他淹不死也早該回來了,既然到現在七八天還沒回來,就說明他沒有投河,而是在戰鬥中犧牲了。
老連長一聽,認為大家分析得有道理,有根據,令人信服。這一下子他心目中唯一的一點希望也破滅了。他哭淚吧嗒地對指導員說:“指導員,咱五連得考慮開個追悼會吧!”
指導員說:“老連長,我看先不急于開追悼會,等等看,老天還真不給咱留下這兩個好同志嗎?”
老連長說:“我也希望老天能給咱留下這兩個好同志,不過我等的死心了,覺着再等也是做夢,空等一場啊!”
部隊行軍到劉家塘,上級下令休息三天。在這裡又等了兩天,兩位失蹤的同志仍然沒有回來,也沒有任何消息。第三天一大早,師部通信兵送來一捆報紙和信件,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大信封。指導員先把大信封拆開看了看,說:“來晚了,來晚了!”
“因為什麼事來晚了?”老連長問。
指導員把檔案遞給他說:“二排長提拔副連長的任命書來了,不是來晚了嗎!”
老連長接了過來:“人都沒了啊,來這任命書還有啥用呢?!”他跺腳哭着說:“二排長啊二排長,你要是回來,該有多麼好啊!可是你回不來了,你就這樣扔下我們走了,我們還沒送送你……。”
老連長考慮再三和指導員商量:“指導員,部隊在這裡休息三天,今天是最後一天,我看咱給二排長和衛生員把追悼會開了吧!要不然明天一出發部隊行軍再打仗,又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有空開這個會,拖的時間太長也不好。”
指導員本來不急于開追悼會,聽他說的也有道理,不依他怕他更傷心難過,要真拖得時間太長還會落埋怨,就勉強同意了。他立即指令一排長,通知全連的指戰員進行追悼會的準備工作。
連隊文化幹事孫濤和文書崔克儉忙用白紙寫了一些追悼會的智語,寫了追悼會的橫幅會标,還寫了兩個“烈士靈牌”。借用房東的桌子、凳子,在駐村村前空地廣場很快就布置好了一個簡單的追悼會場。連隊集合起來,追悼會開始了。
指導員趙升華主持追悼會儀式,開場白他就說:“同志們,今天我們以萬分悲痛的心情,為李杜店戰鬥失去的二排長金鐵柱和衛生員肖春山兩位好同志、好戰友開追悼會。這個追悼會形式簡單,内容卻很豐富。我們要好好追念、學習烈士的英雄模範事迹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是以請劉道遠老連長給我們報告二排長金鐵柱生前的英雄模範事迹。然後,我再談一談衛生員肖春山的高尚醫德和優良的工作作風。最後大家自由發言,交流學習心得體會以及我們應該怎樣發揚烈士的革命英雄精神和崇高的道德品質。”
接着,他低沉地發出密碼:“全體起立!向烈士緻敬、靜默三分鐘!”
三分鐘後,老連長開始給大家做二排長英雄事迹的報告。
老連長站起來,擦擦眼淚,說:“同志們,大家都知道二排長是咱們全師的一等戰鬥英雄,模範共産黨員,但他的經曆和事迹大家不一定都知道。”
他給大家講了金鐵柱的事迹:
金鐵柱是山西昔陽老根據地的兵。抗日戰争時,他就是全縣的民兵英雄和模範民兵隊長。他擅長搞地雷戰,他上司民兵隊在打遊擊、反掃蕩中,先後共打死一千多鬼子,配合八路軍打了很多大勝仗,是著名的民兵英雄。
一九四六年參軍,在部隊他一貫作戰英勇,勇敢沖鋒,從不退卻;平時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很快就被評為戰鬥英雄和模範共産黨員。
今年春天豫北戰役解放湯陰時,他率一個班首先插入敵人縱深陣地,獨自一人冒險闖入了敵司令部指揮所,用兩顆手榴彈炸毀了敵人電台,打死副司令,把正司令孫殿英吓跑了,被我友鄰部隊截住捉獲,使敵軍失掉總指揮,慌亂逃散潰不成軍,我軍很快全殲守敵,解放了湯陰。戰後,金鐵柱被評為全師一等戰鬥英雄,由班長提升為副排長。
此後不久,我大軍奉命執行外線作戰任務,強渡黃河,包圍殲滅了重點進攻山東的蔣匪九個半旅。
在羊山包圍戰中,有一天敵人在坦克的掩護下,想突圍逃跑,眼看敵人坦克的密集炮火就要把我軍防線沖垮,萬分危機中,又是金鐵柱從戰壕裡跳出來,在坦克射擊的死角下,連滾帶爬地爬到坦克跟前,把一大束手榴彈仍到坦克上面,手榴彈爆炸後,坦克隻是停了一下又向前沖來。
金鐵柱一看不行,又滾爬到坦克前面把另一個集束炸彈塞進坦克履帶下,他剛滾動離開坦克,一聲巨響,坦克的履帶被炸毀了,趴在那裡不能動了,随坦克攻上來的敵人被我軍一個反沖鋒,殺了個落花流水,一敗塗地退了回去,我們的防線保住了,堵住了敵人的突圍,為消滅敵人,創造了有利條件。戰後,金鐵柱又被評為記大功一次,由副班長提升為正排長。
“接着就躍進來到大别山,在張家店戰鬥中,咱連副連長袁明奎犧牲了,咱連就想提金鐵柱來補充副連長的缺職,上級因為他提拔得太快遲遲沒有準許下來。直到今天,他提升為副連長的任命書才來了,但是,他,……人已經走了……。”
說到這裡,老連長忍不住悲痛地抽泣起來,“二排長要是活着該有多好啊!我的工作也輕快好幹,咱們五連也能搞得生龍活虎……可是,我沒有福氣啊!咱們五連不走運啊!……”說着說着,老連長失聲大哭。
他這一哭激起大家的悲痛與共鳴,全會場的人都嗚嗚地大哭起來。正在大家哭得一塌糊塗不可開交的時候,突然背後有人大聲喊道:“報告連長!我們回來了!”
嗯?這是誰?大家擦擦兩眼的淚水定睛一看,是二排長和衛生員回來了!
有人大喊一聲:“二排長和衛生員回來了!”
這意外的驚喜使會場像油鍋裡潑上涼水爆炸騷動起來了,有的像瘋了似的,起來把周圍牆上、樹上貼的追悼會智語都撕下來,有的到主席台前把擺放在“烈士靈牌”撕了個稀巴爛,大多數人去把勝利歸隊的兩位戰友包圍了起來,有的上前握手擁抱,有的把他倆擡起來,興高采烈地悠蕩着開心取樂。
老連長和指導員擠上前來阻止說:“你們先停一停遊戲,讓我們也看看回來的戰友!”他們倆和二排長、衛生員都一一握手擁抱。
老連長抱着二排長說:“二排長,你可回來了!你知道不知道,你這些日子不回來,我想你想的白天吃不下飯,晚上睡不着覺,我以為這一輩子再也見不上你了……。”他說着又了哭起來。
指導員大聲說道:“同志們!二排長和衛生員回來,這是咱連的一大喜事;今天二排長提升副連長的指令也來了,這又是一大喜事。今天,我們五連是“雙喜臨門”啊,我們要高高興興地開一個‘雙喜臨門’的慶祝大會。馬上集合隊伍!”
連隊文化教員孫濤一看剛開過追悼會的會場沒有喜慶氣氛,就用棕樹皮綁了一把刷子當排筆,用鍋底灰和成墨水,沒有紅紙用一張白紙寫了一個大“囍”字,向駐村老鄉借了一床大紅毯子,把大“囍”貼在大紅毯的中心,挂在了主席台上,一下子就把“雙喜慶祝會”的氣氛凸顯出來了。
隊伍集合起來,指導員先把二排長提升副連長的指令給大家宣讀,說:“在雙喜慶祝會之前,請副連長金鐵柱和衛生員肖春山兩位同志報告一下那天戰鬥離隊後的情況,為什麼這麼天才回來,叫大家心裡都明白。”
肖春山站起來說,我先講。那天部隊後撤的時候,我快下山了,回頭一看,看到二排長還沒有撤下來,他端着一挺機槍,一邊掃射一邊回頭往山頂上跑,我就知道他不會撤走,他要掩護部隊撤退到底,最後不是和敵人拼死,就是跳崖投河。是以我又回來救他。
當我跑到靠近山崖時,二排長架起機槍,趴在地上等敵人上來,我明白他這是最後一梭子彈,準備和敵人拼完了,再跳崖投河。是以我躲在他的身後,等他跳崖時上去救他。
正在這時,一群敵人撲了上來。二排長吼着:“來吧,匪徒們,我在等着你們咧!”蔣匪軍聽聲音呼啦圍沖過來,喊道:“捉活的,别叫他跑了!”五六十個匪徒跑到離他有20米遠時,他機槍響了,一掃倒一片,又一掃又倒一片。
敵人衆多密集,一顆子彈就能穿好幾個,是以一梭子彈打死有二三十個敵人。子彈打完了,他轉身把機槍往崖下的河裡一摔,起身就要跳崖,我躍身上去就抱住了他,兩人一起跳下崖去。就在這時,二排長狠狠踢了我一腳,緊抱住我的一隻胳膊,我緊急呼叫:“二排長是我來救你!”他一聽是我的聲音,立即撒開我的手。
這時正好俺倆落水了,河深流急,我一隻手臂攔住他,讓他的頭露出水面,一隻手撥水掌握方向,同時支撐沿岸的石頭,避免急流撞傷,以保安全。就這樣一直沖出去有十餘裡遠,在一個河水拐彎流水緩慢的地方,我抓住垂在河邊的樹枝爬上岸來。二排長不會說話了,他昏迷不醒。
我怕他喝水多了,就把他抱在岸坡上,頭朝下控水。呆了一會他醒了,說:“我很冷,渾身哆嗦。”
這時天還不亮,我攙扶着他到附近村裡去找老鄉,想找點熱水喝暖暖身體。這家房東老大娘一看我們穿的衣服是解放軍,便熱情地接待我們住下來……“我先說到這裡,下面由副連長給大家講。”
副連長金鐵柱說:“我先要講的是,我這條小命本來是丢了的,被肖春山同志又拾了回來,要不是他救了我,我就回不來了。”大家熱烈高呼:“向肖春山同志學習!”“向肖春山同志緻敬!”老連長立起身說:“肖春山同志救了我們的英雄,我建議咱五連給他記大功一次。”
指導員立即表态:“我同意!”大家熱烈鼓掌通過。
副連長金鐵柱接着說——那天的戰鬥,在撤退中我發現敵人的機槍手被我的手榴彈炸死了,我乘機拿起他的機槍,還有三梭子彈,我一邊往後退,一邊用機槍掃射敵人,最後我留一梭子彈準備和撲上來的敵人決鬥,我想我活不下去,也要多打死幾個敵人,夠本兒還要多賺幾個。
當我把子彈打完了,把機槍摔到崖下河裡,起身剛想要跳崖時,有個人抱住了我,我以為是敵人,就狠狠地踢他一腳,緊抱住他的胳膊,心想臨死再賺一個。
聽聲是肖春山來救我,我才撒開了手。落到河裡時一口水就把我嗆昏了,再什麼事情也不知道了。直到肖春山把我救上岸,蘇醒過來,我才感到渾身寒冷。
肖春山攙着我到村裡找到一個老大娘家,老大娘看我們是解放軍,衣服都濕透了,凍成這個樣子,就趕緊把我們領到家中夥房去暖和,給我們燒紅糖姜水,讓我們喝了去寒出汗。
你們猜老大娘為什麼對我們這麼熱情,原來她是當年的紅軍家屬。她說:“看到你們,就想起我的兒子。當年他跟紅軍走了再也沒回來,去年他托人捎信回來,說現在在東北大連,當團長了,因為軍務忙不能回家看看。”大娘給我們做的雞蛋面條,多放了些胡椒面,讓我們吃了暖腸胃排寒氣。
沒有想到,在這天傍晚的時候,我發起高燒,頭痛昏迷,渾身無力。大娘摸摸我的頭說:“啊呀!頭燒得燙手,病得不輕!”肖春山說:“大娘,他是感冒了,發燒不退,沒有藥怎麼辦呢?”大娘說:“我們這裡沒有洋藥,都是用燒酒擦身上散熱,吃野草藥治病。我出去向街坊鄰居讨換點燒酒和藥草去,你們等等我就回來。”
大娘跑遍半個山莊,找來了半碗白酒和一大包山草藥。回來就用白酒給我全身上下擦,一遍又一遍,同時煮上草藥給我喝。到晚上八、九點鐘,我退燒了,還是頭暈,渾身無力。大娘還是做雞蛋面條給我們吃,說要讓我很快恢複健康。
第二天,我和肖春山向大娘叩拜告别,答謝她對我們的關照和厚愛。大娘無論如何也不準走,她說:“沒有完全好病,就要走,這怎麼行呢?身體沒有養好,萬一路上遇到敵人,跑不快,再出問題,那怪怨誰呢?那是我這個大娘沒有操到心!”
我說:“大娘,不會出事,也不會怪你,我們是怕回去得晚了,上司不放心!”
大娘說:“你們上司不放心,你們這樣就走了,大娘我還不放心呢!不行!你們在部隊聽上司的,在我家就要聽我的!再接着治病,養兩三天再走!你們上司要有意見叫他們來找我!”
大娘如此熱心挽留,我們隻好依她,不能惹她着急生氣。
大娘叫他的親侄兒每天上山去挖治病的草藥,又給我治了三天病,同時,天天給我吃雞蛋面條。在農村這就是最好的飯了。我們在大娘家住了四、五天,臨走她還是不放心,還叫她親侄兒護送我們。她對侄兒說:“一路千萬要小心,解放軍同志人生地不熟,你要好好打聽敵人的情況和咱們部隊的去向,到他們能平安歸隊的時候你再回來。”是以我們在老鄉的護送下,就很順利地回來了。
金鐵柱講完了。指導員說:“聽兩位同志談完離隊後的情況,也感到他們回來得不容易。幸虧遇上了紅軍家屬老大娘,要不然,還不知要遭受多少磨難呢!是以今天的雙喜文藝慶祝會,我們要盡情地歡慶。我們沒有樂隊,沒有歌舞隊,也沒有劇團,但是我們都來自五湖四海,江南的、海北的、山東的、山西的,到處都有當地的民歌民謠,地方戲曲,秧歌小調,這些東西不用準備,拿出來就是節目。不管你唱三句五句,忘詞卡了殼,甚至出個醜也好,我們都高興。是以我們要自由地報名,縱情地歡唱,時間不夠用,我們就熱鬧到它下午兩點,再盡歡而散,吃中午飯。”大家異口同聲鼓掌贊成。
指導員大聲喊道:“現在,慶祝文藝演出開始!”
老連長起身說:“今天我特别高興,我先帶頭來一個節目。”大家鼓掌,他說:“我不會唱歌跳舞,我是河南人,就來段‘河南墜子’吧!”他咧着大嘴用粗啞的嗓子唱道:“天上下雨地上流,小兩口打架不記仇,白天他吃的是一鍋飯,到晚上還枕着一個枕頭……”大家嘩嘩鼓掌,不是他唱得好聽,而是欽佩他這種勇氣,也被他興高采烈的情緒所感染。
指導員說:“好啊,老連長給我們帶了個好頭,大家就報名歡唱吧!”大家紛紛舉手,指導員就一個一個指定、挨着演唱。演出的節目有:山西民歌、山東快書、河北梆子、陝西秦腔、陝北小調、江南評彈、越劇、東北二人轉、川劇、柳琴戲、花鼓戲、鼓子秧歌……。一百多人的連隊,人人有節目,個個顯身手,南腔北調,五花八門,品類繁多,花樣翻新,雖然都是舊節目,但卻使人賞心悅目,耳目一新。
最後一個出節目的是“解放”戰士,貴州少數民族的林士雄,他扮演的是地方戲古代“二十四孝”中的“老萊子擔水逗母樂”。就見他挑一擔老鄉的水桶,在場外喊了一聲:“來了!”然後躬腰彎腿上場,快步繞場轉了一圈兒,放下水桶向場中假設老母坐位作揖叩首問安,之後又擔起水桶,左搖右擺地扭起來。走三步退一步,兩個水桶飄蕩着,他嘴裡細腔細調,還叽裡呱啦地唱着,隻聽見聲調忽高忽低,彎彎曲曲,不知道他唱的是什麼。
他繞場扭唱了半圈兒,突然“哇”地一聲尖叫,像是踩了狗尾巴似的,然後又急跑半圈兒,故意噗嚓摔倒在地,把兩桶水都灑在地上。他就拼命往桶裡捧水,潑在地上的水能收起來嗎?當然不能,氣得他仰卧在地上,手腳蹬哒又舞動,嘴裡吱崴又說話,叽裡呱啦,不知道他又說些什麼,逗得指戰員們哄堂大笑。老萊子擔水出怪相,本為老母開心取樂,在這裡卻把五連的雙喜慶祝文藝演出推向高潮,最後以皆大歡喜而告終。
這就是五連“追悼會”變成“慶祝會”的故事。喜慶會的歡樂,趕走了死神的困擾,驅散了人們心頭的悲傷。金鐵柱提拔為副連長後,這個連的工作蒸蒸日上,成為全部隊中的一個充滿活力的連隊。
孫康甯同志簡介:1923年生于山東萊陽,1945年曾到山西太嶽軍區抗大六分校入伍學習,畢業後配置設定到劉鄧大軍三縱九旅工作,曆任團政治處宣傳股宣傳教育幹部兼團報編輯、師政治部宣傳科宣傳教育幹事兼師報編輯、師政治部文化科文化股長等職。新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年代之後,被中共山東省委和濟南市委黨史委員會特聘,為《濟南戰役》一書的征編工作及出版發行作出了重要貢獻。孫康甯又完成《戎馬征途的記憶》一書,為波瀾壯闊的解放戰争曆史留下了珍貴的第一手回憶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