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口苦口臭口幹?多是體内濕熱,4個中成藥,清熱化濕,一身清爽

天氣熱了,但是現代人不用太發愁,天熱了有空調,口渴了有冰鎮飲料,嘴饞了可以吃火鍋烤肉,晚睡晚起……漸漸地體質向濕熱方向發展,越來越嚴重,有句老話:“濕熱生百病”。

人與人之間存在很多差異,例如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脾氣,每個人有着自己獨特的氣息,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個體差異,而在中醫看來,這些個體的差異,根基不同的表現症狀和緻病因素,可以區分為不同的體質,那麼濕熱的體質的人要如何調理呢?

濕熱體質的内環境,就像夏天的三溫暖天一樣,又濕又熱又悶。這樣的環境會影響體内的氣血流通,髒腑功能也會跟着失常。。。。。。但具體因部位不同而不同,用藥也有所不同。

口苦口臭口幹?多是體内濕熱,4個中成藥,清熱化濕,一身清爽

1、濕熱在肝膽-茵栀黃顆粒

濕熱在肝膽,影響肝膽的疏瀉功能。久而久之氣滞血瘀,則脅部疼痛,濕熱内盛,膽汁橫溢則口苦,尿黃,黃疸者眼睛皮膚可變黃。濕熱下注二陰,緻女子帶下黃臭,男子睾丸脹痛,私處潮濕,瘙癢。茵栀黃顆粒清熱解毒,利濕退黃,适用于肝膽濕熱體質。

2、濕熱在脾胃-清胃黃連丸

濕熱在脾胃,又稱濕熱在中焦,因為脾胃居于人體中間。脾怕濕,胃怕熱,脾胃有濕熱,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于是就會出現腹脹、胃痛,在吃甜食之後加重濕熱之氣容易出現反酸。胃中有熱,就會出現口渴、口幹。濕熱困脾,影響食欲,氣血生化受影響,就沒能量,就會全身無力,四肢困重。部分人群可自覺口甜且口黏膩,大便粘滞不爽。清胃黃連丸清脾胃濕熱。

口苦口臭口幹?多是體内濕熱,4個中成藥,清熱化濕,一身清爽

3、濕熱在大腸—加味香連丸

濕熱在大腸,又稱大腸濕熱,最容易出現腸胃炎的症狀。肚子咕咕叫,拉肚子,反反複複上廁所,便後肛門灼熱,拉完感覺還有,臭氣熏天,肢體沉重,小便短赤,舌苔黃膩。加味香連丸,清熱祛濕,化滞止痛。

4、濕熱在膀胱—二妙丸

濕熱在膀胱,又稱膀胱濕熱。主要是泌尿道疾病。濕熱蘊結膀胱,導緻氣化不利,則尿急、尿頻、尿痛,尿黃,甚至血尿,蛋白尿。濕熱久蘊煎熬則成砂石,還會結石。膀胱濕熱用二妙丸,清下焦膀胱濕熱。

口苦口臭口幹?多是體内濕熱,4個中成藥,清熱化濕,一身清爽

除了中成藥,平時還可以喝點代茶飲,簡單去濕熱

枸杞薏米茶

口苦口臭口幹?多是體内濕熱,4個中成藥,清熱化濕,一身清爽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仁枸杞茶養肝明目又利水祛濕。

玉米須茶

口苦口臭口幹?多是體内濕熱,4個中成藥,清熱化濕,一身清爽

玉米須茶可以清熱利尿,玉米須可以除濕氣,消腫,也是減肥的好飲品。

玉米須30克,綠茶10克,把玉米須放入裝有綠茶的杯裡,突入滾水250毫升,輕微悶一會即可飲用。

濕熱體質的形成,除了與身體有關,後天的不良習慣也是重要因素。濕熱體質的形成,我總結了以下4個原因:

1、外因:所處的生活環境濕熱,比如久居兩廣之地;

2、内因:長期抽煙喝酒,飲食辛辣油膩,濫用補品,久熱内蘊;

3、作息:睡眠不充足,常常熬夜,作息混亂

4、情緒:壓力大,緊張,抑郁等情緒,讓氣機不能舒展,也是形成濕熱的一個重要原因。

口苦口臭口幹?多是體内濕熱,4個中成藥,清熱化濕,一身清爽

事後調理不如事先預防,我們更要從生活上入手做好預防。比如:飲食清淡,養好脾胃;保證充足睡眠,在11點之前睡覺;保持良好心态,适當多做運動。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