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婚的梁思成:10年婚姻盡是防備,8字肺腑遺言,讓林洙崩潰痛哭

作者:初拾說
再婚的梁思成:10年婚姻盡是防備,8字肺腑遺言,讓林洙崩潰痛哭

1972年1月,中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生命進入了倒計時。

彌留之際,好友陳占祥含淚探望。

多年好友再次相見,那些逐漸褪色的生命曆程,也再次鮮活起來。

像是回光返照般,梁思成提到了與林徽因的往事,以及晚年瑣碎的生活。

提到續妻林洙時,梁思成像是想到了什麼;隻見他拉着好友陳占祥的手,以無限愧疚的語氣說道:這些年,多虧了林洙!

聽到這句話時,陳占祥有一瞬間的失神。

作為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好友,他對梁思成的再娶,多少是有些介意的。

如同衆人的反對理由般:梁思成的再婚無可厚非,可偏偏他要娶的人、是林徽因的學生——林洙。

可以說:這段不被看好的再婚,幾乎讓梁思成付出了衆叛親離的代價;其中:摯友張奚若與其絕交、梁家兒女紛紛離家,就連敬仰梁思成才華的沈從文,也對他痛罵指責。

可婚姻這件事,本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段十年的再婚歲月,梁思成必然也收獲了極大的陪伴和照顧;不然臨終之際,會有那句“這些年,多虧了林洙”的真誠告白。

可就是這句飽含着無限感激的話,卻讓林洙崩潰痛哭。

衆人以為這是感動和不舍,卻不知林洙本就悲痛的心,卻因這句話更加落寞。

是啊,這是梁思成給予她的真誠感謝,可這番感謝中,卻唯獨少了夫妻間應有的深情與眷念。

這段不被看好的10年婚姻,就這樣随着梁思成的去世,戛然而止。

過了很久,再次回憶與梁思成的種種相處細節,林洙卻隻有苦笑:“我不是一個懦弱的人,我隻是很能忍!”

一句話,盡訴光鮮背後的種種辛酸和落寞!

【嫁給梁思成後的林洙:10年婚姻盡是防備】

林徽因在世時,林洙一直是以學生的身份出入梁家的。

是以誰也無法接受: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将娶妻子的學生為續弦。

況且,林洙嫁給梁思成前,名聲本就不好。

曾經的她,嫁給了年輕的清華教授程應铨,兩人婚姻美滿;但後期丈夫身處艱難困境時,她選擇了決絕而去,并堅決不讓丈夫與孩子見面,這份決絕和狠心,也逼得絕望的丈夫投湖自盡。

梁思成得再娶,也讓林洙飽受“她就是想做建築界第一夫人”的輿論壓力。

對于這段婚事,就連昔日好友張奚若都為此斷交,更何況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親生女兒呢?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林洙的口碑雖然不好,但在梁思成人生的最後10年中,她給予了對方最大的慰藉和陪伴。

嫁入梁家後的林洙,确實擁有了那些常人夢寐以求的體面生活;車接車送的待遇、備受尊重的“中國建築第一夫人”名号…

可這番光鮮背後,卻是種種隐忍和辛酸。

梁思成愛過林洙嗎?對于這個答案,我們無法做出輕易的判斷。

但林思成迎娶林洙的決定中,卻有着一個暮年男子最渴望的安穩和照顧。

兩人結婚時,梁思成雖然有學識、有地位,卻已是61歲的老者了;瘸腿、一口假牙、下雨天關節疼痛難忍,除此之外,他還要照顧林徽因80多歲的母親、也是一個時不時總要鬧出點事來的固執老太太。

這種情況下的梁思成,也迫切需要得到些陪伴和分擔。

他也曾對林洙說過:“我肯定不能娶這個老姑娘。”

是的,60多歲的他,需要的是一個年輕妻子;她不需要如林徽因有才、貌美,但一定要賢惠持家,能夠充當保姆的角色。

但梁思成也許沒有想到:比他年輕27歲的林洙,居然真接受了他的求婚。

甚至得知他與林徽因的生活,林洙有些心疼。

在她看來:林徽因是個好老師,是個好長輩;但若是以世俗的眼光來衡量,她不能算是個好太太。

再婚的梁思成:10年婚姻盡是防備,8字肺腑遺言,讓林洙崩潰痛哭

因為林徽因不會幹家務,也不會做飯,就連照顧小孩這樣的事情,也要請傭人負責。

對于林徽因,林洙始終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評價;甚至晚年接受電視台的采訪,她也是這樣說。

嫁給梁思成後,林洙開始了保姆式的忙碌。

她想做個賢惠的妻子,想要重新裝扮起這個新家;除了照顧60多歲的丈夫、服侍林徽因80多歲的老母,林洙更是負責起了所有的家庭瑣碎:洗衣、買菜、做飯…自從嫁給梁思成,林洙整日為家務忙碌,幾乎沒有喘息的時間。

與林徽因相戀到結婚,梁思成始終扮演細緻體貼的角色,細心照料林徽因的心情和生活。

後期林徽因身患重病,梁思成更是承擔了“護士”的角色;即便工作繁冗,還是堅持親自為林徽因打針、打點滴、消毒、生爐子、安排新鮮的飯菜,并且寬容着林徽因久病的無名火。

但這些浪漫與體貼,到了與林洙的婚姻裡,卻全部被梁思成省略掉了。

他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被照顧者,并心安理得享受着這種照顧。

除此之外,他給予林洙的婚姻,更像是明碼标價的雇傭關系。

再婚的梁思成:10年婚姻盡是防備,8字肺腑遺言,讓林洙崩潰痛哭

在保姆式的第二段婚姻中,梁思成始終防備着林洙;即便結婚多年,他的工資和錢物卻都交到林徽因母親那裡看管,縱然老太太總是無故鬧出些風波,記性也特别的不好,但即便這樣,梁思成也不會把工資交給持家有道的林洙保管。

這樣的相處細節,多少折射出梁思成對林洙的不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雙反”,林洙被懷疑占用公款遭到調查。

在林洙最需要支援的時候,梁思成卻給出了冰冷的警告:

“如果調查結果是真實的,我們倆就完了!”

此話說得雲淡風輕,不留情面;這番态度裡,也道出了他對林洙的感情本質:不過如此!

嫁給梁思成的林洙,在那光鮮的“第一建築夫人”名号下,也隐藏了太多難以言訴的委屈。

在林徽因面前,林洙始終有一種落差感:此生都無法企及林徽因的高度,也無法擁有她與生自帶的才華與光芒。

為了消除内心的不安和自卑,也為了證明自己才是梁思成真正愛的妻子,她開始不動聲色消除有關林徽因的痕迹。

直到有一天,她取下了挂在客廳牆上的林徽因畫像,卻被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狠狠地甩了個耳光。

再婚的梁思成:10年婚姻盡是防備,8字肺腑遺言,讓林洙崩潰痛哭

梁再冰

此事的确是林洙侵犯了梁再冰的底線,但在當時長幼尊卑有序的環境裡,梁再冰給予的反擊,可謂是一場滔天風波。

好歹,林洙也是梁再冰名義上的“繼母”。

懷着這些委屈,林洙跑到林思成面前哭訴;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萬般照顧的丈夫,竟是當場苦笑:“何必呢!”

梁思成的言外之意很清楚:何必要去庸人自擾争一時意氣呢?何必要去動林徽因的畫像呢?何必要去惹梁再冰不痛快呢?何必要鬧得家裡不得安甯呢?

但梁思成卻不知道:作為一個女子,誰也無法容忍這個家還有第三人的存在;況且,還是個去世多年的死者。

自卑心也好、占有欲也好,都讓林洙無法一直活在林徽因的陰影中;而她抹掉林徽因痕迹的這些舉動,更是希望丈夫梁思成忘掉那些過去,将那顆防備的心逐漸放開,把夫妻間的信任和溫情,留給自己點!

是的,兩人結婚多年,梁思成始終無法消除對林洙的防備和排斥。

縱然林洙每天盡心照顧着林徽因母親,但她自己年邁的母親和兩個孩子,卻領着每月80元的生活費,租住在逼仄的弄堂裡;因為房子太小,兒子林哲隻能睡在廚房中。

林洙與前夫的孩子,得不到梁思成半點憐憫。

再婚的梁思成:10年婚姻盡是防備,8字肺腑遺言,讓林洙崩潰痛哭

有一次,林哲來梁思成家裡洗澡,不小心用梁思成的杯子喝了水,氣得梁思成大罵:我真是受夠你了。

在這段重組的婚姻中,林洙沒有得到林徽因兒女的尊重,而梁思成也沒有盡到繼父的責任。

梁思成生于傳統的書香世家,可給予林哲的建議卻是:下農村,上“勞動大學”。

對此他的解釋是:雖然我應該要幫林哲改正,但我的體力和神經上實在是顧不上。

此後林洙的兩個孩子都無緣高等學校,是以在工作上,有很長一段時間得不到安排。

在梁思成病逝後,林洙四處托關系才終于搞定,兒子給上司當了司機,女兒進來圖書館當管理者。

回顧種種往事,不難看出:梁思成對待林洙的态度中,始終充滿些疏離的薄情。

似乎這場婚姻,本就是各取所需的較量。

特殊時代到來時,所有人都認為林洙會抽身離去;就連梁思成也做好了“被抛棄”的準備。

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林洙卻選擇了不離不棄。

即便梁思成被停發工資,甚至趕去牛棚;可林洙毅然用自己的62元工資,想盡辦法養活一家人。

最要命的是:林徽因的老母親,更是每餐的紅燒肉不斷。

在物資困乏的年代,林洙是如何做到的,衆人都驚訝不已。

最艱難時,梁思成身患心力衰竭,卻無法住院。

無奈之下,林洙便一人身兼數職,每天給梁思成量血壓、數脈搏,作好記錄,定期來取藥,始終保持着和北醫三院幾位大夫的聯系,隻為時刻了解梁思成的身體狀況。

這樣的日子一直到1968年才結束。當時,周總理親自過問了梁思成的病情,這位建築大師才得以住院。

此番恩情,也讓梁思成對林洙另眼相待。

這個防備了林洙10年的男子,最終在臨終前說出了自己的愧疚:這些年,多虧了林洙!

【細品晚年的種種荒唐,才知人性悲涼】

如果故事就此結局,世人多會對林洙有些疼惜吧。

可無奈女人天性的醋意和攀比,也最終讓林洙走上了一條遭受非議的路。

晚年的林洙,寫下了有關梁思成的回憶錄;但在她的筆下,林徽因成為了“拍照總喜歡硬凹造型”的虛僞女子,成為了“在梁思成和金嶽霖之間左右搖擺”的失德妻子,成為“向梁思成哭訴才嫁入梁家”的不賢兒媳…

再婚的梁思成:10年婚姻盡是防備,8字肺腑遺言,讓林洙崩潰痛哭

到了後來,她甚至開始拍賣林徽因的嫁妝。

不管是林徽因收藏的清代繡片、與梁思成的訂婚文本、友人送到新婚賀禮,還是嫁妝紅木箱子……全被林洙用“清理”的方式,毫不留念的賣掉。

有人說:求名圖利,這才是林洙的真面目。

但若細品林洙的這些荒唐做法,不難看出:她對林徽因的全盤否定中,也藏着太多自我不被認可的委屈和怨怼。

她與梁思成的婚姻一直不被看好,甚至沒有得到梁思成的真摯對待。

但無可否認的是:林洙對梁思成卻盡了作為妻子的責任和義務。

對林徽因母親的照顧也好,對梁思成的百般付出也好,甚至對這段婚姻的委曲求全和隐忍,都是有些讓人心疼的;從某種角度來說,她為人妻的包容和賢良,也是值得認可的。

以人性的角度去分析:

她也是女子,也想聽些浪漫的知心話,可多年的付出和等待,卻隻換來那句意味深長的“多虧了林洙”,愛而不得的委屈,最終把她困在執念裡。

但不管林洙如何否定,都改變不了一個現實:

梁思成始終是愛着林徽因的,如果林徽因沒有早早病故,梁思成依舊是那體貼入微的丈夫;同樣的,梁思成選擇林洙,這其中有欣賞、更是權衡利弊的考量,若當年兩人相識時,林洙已是50多歲的婦人,梁思成也許不會和她結婚…

這是涼薄的現實,更是人性的必然罷了。

如果要為這場錯綜複雜的故事,做出最恰當的總結,不妨用《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中的一段話結尾:

“我們逐漸明白,人生的複雜與曲折遠超想象,猶如情感的豐富與纖細遠非一己之力可以控制。收起輕易做出結論的習慣,對待周遭人與事,有時,慈悲遠遠比懂得更重要。”

————END————

其他推薦——

林徽因愛徐志摩嗎?病重執意見張幼儀,3個細節揭露她的隐秘心事

林徽因母親:摔死親生兒子,把女兒逼進地獄;為她送終者讓人錯愕

作者:初拾

從風雲人物的傳奇經曆中,淬取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源網絡,侵權立删!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不妨點個贊再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