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謝關注 左岩珠寶課 -
金飾文化,繁榮康雍乾三代盛世
黃金,珍貴、稀少、價值穩定,自古就是美麗、财富和身份的象征。曆久彌新,魅力不減。
清朝,金飾文化迎來空前的發展。
金累絲點翠四龍戲珠镯,清
金累絲嵌松石花卉紋盒,清
康雍乾三代盛世孕育出先進的手工藝,匠人們在繼承明代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又創造出新的“玩法”,出現了實作、鑲嵌、錾作、燒藍、點翠、壓亮、拔絲、包金等多種工序。
宮廷造辦處
在清朝,這種古法金的複雜工藝隻有宮廷造辦處的匠人才能掌握,也是以這種古老的鑄金工藝素來隻是達官貴人們才能擁有的特權。
但在以效率為先的當代社會,當年匠人們這種費時耗神的手藝日趨小衆。古法金、花絲鑲嵌、掐絲等更是遠離我們的日常。
故宮 珍寶館
對大多數人來說,想一品這些“金寶貝”的風姿,隻能跑去故宮的珍寶館,隔着玻璃看上幾眼熱鬧。
古法黃金手镯用金密實,無論是從視覺感還是從佩戴上,都能展現其厚重的分量,給人厚重、大氣的感覺。
色澤溫潤,華而不炫,貴而不顯,佩戴于身,古色古香,跟東方美人兒的知性氣質很吻合。
古法金 | 什麼是花絲鑲嵌?
花絲鑲嵌是燕京八絕之一,又名“細金工藝”。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精密的網狀和精巧的花樣,就是用花絲工藝制成
花絲鑲嵌是一門傳承久遠的傳統手工技藝,主要用于皇家飾品的制作,為“花絲”和“鑲嵌”兩種制作技藝的結合。花絲鑲嵌的成品已經不僅是首飾了,更是藝術品。
花絲選用金、銀、銅為原料,采用掐、填、攢、焊、編織、堆壘等傳統技法。鑲嵌以挫、锼、捶、悶、打、崩、擠、鑲等技法,将金屬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鑲以珍珠、寶石,用料奇珍,做工繁複,備受宮廷推崇。
2008年,花絲鑲嵌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首先用金絲編織成一張密度一緻的網底,焊接在手镯胚底上。再用鑷子将花型一點一滴卷曲完成後,焊接于網底之上。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焊接時,對于火候與速度的把控,成敗往往就在0.1秒間,若有一處熔毀,就會造成整個花絲的坍塌,之前所有的付出全部付之東流。最後在制作好的花絲作品上,配以珍珠與寶石的鑲嵌,使整個手環看起來雍容華貴,莊重大氣。
古法金 | 花絲鑲嵌工藝的步驟
01準備工作:拉絲
首先你需要用到非常細的金線或銀線,怎樣獲得呢?
有兩種方式,一個是通過高溫加熱金銀使之變軟,然後拉絲。
技術成熟後,就出現了專門的拉絲闆,闆面上會排列幾十個不同直徑的孔,然後将方條狀的金條或銀條經由孔眼拉絲,最小直徑可達2mm,細過發絲。
這一步非常考驗手感,力氣太大易斷,太小就拉不出絲,而且表面很容易粗糙,需要反複幾次操作。
制胎
制胎就是作一個底座,好讓花絲結構有依托,古時一般用白芨、碳粉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調和成糊狀,制成胎體。
再覆寫細金後的花絲紋飾,在紋飾和紋飾之間加上焊藥,經過火燒,碳粉和白芨會燃盡,最後金絲紋飾能連接配接成一體,且為镂空狀。
02細金程式:掐絲
用金絲制成大緻形狀,非常考驗基本功。
掐絲其實就是把紋飾或圖案的大緻輪廓描繪出來,先勾出整體,剩下的再慢慢局部優化,是直接影響紋飾是否動人的一步,工匠們通過鑷子或鉗子,慢慢勾勒拼湊。
編織:生動紋飾處理
對于一些立體而生動的紋飾和圖案,往往需要用到編織工藝,其實和草編、竹編一樣,隻不過金絲更細更軟,操作難度更大。
填絲:把單一素絲填充在掐好的輪廓内
填絲對工藝要求相對沒那麼複雜,但很繁瑣和單調,如果是一些比較大的首飾,填絲往往需要用到最長的時間,因為需要把一根根素絲慢慢填充成一個網面,需要十足的耐心。
攢絲:大面積地拼湊彙整
由掐絲和編織構成的圖文和紋飾,需要協調地拼接和填充,填絲說白了就跟拼圖一樣,到攢絲這一步,首飾的外觀也基本成形了。
焊接:不同紋飾部分的拼接
一件複雜的首飾的紋飾層次是很強的,不同的紋飾和内容都需要單獨做,然後再焊接成一個整體。
鑲嵌:複配裝飾
古人對金飾的要求往往是比較高的,在金飾之上,會加上需要寶石或是珍稀材料,這個時候就需要做好最後一步,也就是鑲嵌,需要在之前就做好淺槽,然後再通過鑲、挫、錾、掐、焊等流程固定住。
- 感謝關注 左岩珠寶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