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常做菜,哪種食用油最健康?應該如何挑選?醫生告訴你答案

作者:李醫生線上

油是日常生活裡必不可少的調味品,煎炸做菜都離不開油的使用。

人類所需要的三大營養物質之一的脂肪,脂肪的主要獲得途徑就是通過各種食用油。

食用油可以激發食物的香氣,讓食物更加誘人,是以油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食用油也有缺點,其食用過多,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還容易造成肥胖,可謂是有利有弊。是以怎麼選擇食用油,攝入多少食用油變得至關重要。

日常做菜,哪種食用油最健康?應該如何挑選?醫生告訴你答案

豬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哪種油更健康

進入超市的糧油區域,會看到琳琅滿目的食用油,但是哪種油對身體有益?哪種油對身體不利呢?人們最常吃的油主要是這四類 :豬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

首先來看一下花生油,花生油在家庭中是比較常見的。它的味道很香,适合高溫烹調,但是花生油有個較為明顯的缺點:花生在潮濕環境下很容易感染黃曲黴菌。如果用壞掉的花生來榨油的話,包含有黃曲黴菌的食用油進入到人體内,對人體是有害的,比如說引發癌症。

日常做菜,哪種食用油最健康?應該如何挑選?醫生告訴你答案

除了城市之外,許多鄉村售賣的花生油多是由小作坊進行加工,小作坊缺乏專業的消毒裝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是以最好去超市購買含有安全檢驗的花生油。

玉米油的主要制作原料是玉米,玉米油中的營養較高,含有較多的亞油酸,對心腦血管患者、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功效。

玉米油與花生油不同,玉米油不适合高溫烹調。因為玉米油的燃點較低,如果溫度過高,會使玉米油中的營養物質流失,是以玉米油更适合低溫烹調。

豬油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較為常見的,豬油是用豬的脂肪經過高溫熬出來的。與其他油不同,豬油的原料是動物的脂肪,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營養價值也較高,深受人們的喜愛。

但豬油的缺點就是含有豐富的脂肪,如果大量食用的話會導緻熱量攝入過多,造成肥胖,同時對心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患者非常不利,容易導緻疾病的惡化。

日常做菜,哪種食用油最健康?應該如何挑選?醫生告訴你答案

菜籽油又稱山茶油,菜籽油在這四種油中是對身體最有益的。菜籽油中含有豐富的油酸,在所有油類中,菜籽油的油酸含量是最高的。

油酸是一種對人體十分有益的物質,它可以軟化血管,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對“三高”患者十分友好。并且其中的脂肪含量也較低,經常吃菜籽油對人體比較好。

更重要的是菜籽油與其他三種油相比,價格更實惠,成本效益最高。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四種油對人體的健康程度排名分别是: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最後是豬油。

除了這四種較為常見的油之外,還有一種油——橄榄油,對人體更有益,每天食用一點,可以降低患癌風險。

日常做菜,哪種食用油最健康?應該如何挑選?醫生告訴你答案

每日7克橄榄油,可以降低死亡風險

橄榄油在一衆食用油中脫穎而出,但橄榄油對身體的影響仍然需要考究。1990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帶領團隊在美國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關于“橄榄油和死亡風險的關系”的文章,給了我們答案。

實驗選取了十萬多名實驗者,分别讓他們每日食用不同量的橄榄油,并定期對實驗者進行随訪,通過随訪發現,在随訪的20多年間共死亡了四萬多人,排除了一系列原因後,研究人員發現,橄榄油攝入量與全因死亡和死因别死亡呈負相關。

與平常從不食用橄榄油的人相比,每日攝入橄榄油7克的人死亡機率降低了将近20%,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降低19%,癌症死亡率降低17%,神經疾病死亡率降低29%,呼吸系統死亡率降低18%。

日常做菜,哪種食用油最健康?應該如何挑選?醫生告訴你答案

每天使用10克橄榄油的人,與等量食用奶油、乳制品的人死亡風險降低8%-34%。具體來說就是每多攝入5克橄榄油,死亡風險可降低3%-8%。

橄榄油之是以能夠降低死亡風險,可能是因為橄榄油含有單不飽和脂肪酸,這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動脈粥樣硬化的特點。

還與腸道中的益生菌菌種有關,橄榄油進入體内,刺激胃酸分泌,也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進而可以更好地吸收食用中的營養物質,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以有利于控制血糖,降低血壓。

是以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多地去食用橄榄油。不過橄榄油有一個缺點,它的價格與其他油相比要略貴一點,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進行購買。

日常做菜,哪種食用油最健康?應該如何挑選?醫生告訴你答案

這三種油不要碰,對人體傷害極大

相比于動物油,人們更喜歡食用植物油,植物油比起動物油來說要健康許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油都是有益的,這三種油不要碰,對人體傷害極大。

1、過期腐敗的植物油

許多人買油喜歡一次性買大桶的,大桶油不僅便宜而且可以用較長時間,可謂是物美價廉,但這樣很容易給身體帶來安全隐患。

對于一些不怎麼在家做飯的人來說,用油的次數可能比較少,而食用油一旦開封,存放時間久了,可能會變質,使食用油産生奇怪的味道,進入人體後,可能會刺激到人的腸胃。

還有,在開封狀态下,有害的過氧化物可能會進入到油中,被人食用後,會影響血紅蛋白的形成,間接緻使人體缺氧,出現呼吸困難、髒器衰竭等嚴重制象。

日常做菜,哪種食用油最健康?應該如何挑選?醫生告訴你答案

2、反複油炸之後的食用油

許多人喜歡吃街邊賣的炸串,炸串調味豐富,香氣撲鼻,是以受到許多人的歡迎。但是街邊的炸串很多都是用反複使用的油制作的,許多商家為了獲得最大的利益,往往是一天用一鍋油。

食用油在反複煎炸中,會産生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有緻命的風險;另外反複油炸之後的食用油會産生緻癌物,增加患癌的風險,加速機體衰老。

日常做菜,哪種食用油最健康?應該如何挑選?醫生告訴你答案

3、手工壓榨的油

在追求口感和健康的時代, 很多人覺得手工壓榨的油更健康,更美味,甚至花費時間專門開車去鄉下購買,可手工壓榨的食用油真的健康嗎?

手工壓榨的食用油一般都是在開放的環境裡,沒有嚴格的消毒殺菌環節,導緻很多細菌會在制作過程中沾染到原料上。

并不是純手工制作的油就是健康的,應選擇在安全消毒标準下制作的油。在購買食用油時要注意看生産日期,是否有安全标志等。

以上這三類油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是以在使用油時一定要注意,可以少量多次,但不要重複利用。食用油開蓋後一定要密封儲存等。

日常做菜,哪種食用油最健康?應該如何挑選?醫生告訴你答案

延伸閱讀:食用油開蓋三個月後可能會産生緻癌物,是真的嗎?

生活中許多人為了友善,常常會買大桶的油,開封後慢慢使用。正常情況下一桶油兩三個月便可用完,但也有一些家庭很少在家做飯,一桶油往往要吃上一年多。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當食用油打開後放置時間長了,瓶口會産生一種奇怪的氣味,這個時候就說明這瓶食用油已經變質了,不宜再食用。

食用油中富含油脂,油脂接觸到氧氣後會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油脂會分解生成遊離脂肪酸,脂肪酸裡的不飽和脂肪酸在光照、氧氣等作用下,緩慢地發生氧化作用,會破壞掉油的品質,這個時候油就會變得渾濁。

日常做菜,哪種食用油最健康?應該如何挑選?醫生告訴你答案

已經酸敗的油脂在加熱過程中會産生巨大的煙霧,非常嗆人,煙霧中含有分解物環氧丙醛,食用後易中毒,可能會刺激胃腸道、引起造成機體缺氧或使細胞内能量代謝發生障礙。

是以食用過期油,患癌風險将大大增加。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儲存食用油呢? 儲存食用油主要是掌握四個原則,即密封、避光、低溫、忌水。

大桶的食用油開封後,可以将食用油分别裝進小瓶子裡,密封儲存,小瓶子最好選擇幹燥無水的棕色的玻璃瓶,在三個月内食用完。

日常做菜,哪種食用油最健康?應該如何挑選?醫生告訴你答案

避光要求人們盡量将食用油放在太陽照射不到的地方或是竈台旁邊。以防止油受到高溫照射而發生變質。食用油使用完後最好直接放入冰箱,低溫又可以保證避光,是一種比較穩妥的方法。

還有,儲存食物油時,切記不可與水接觸,水的密度與油的密度不相同,會浮在油上,很容易發生反應導緻變質,而且在做飯時,油中含有水也非常容易導緻油濺出來,燙傷皮膚。

食物油盡量在三個月内食用完畢,開封三個月還沒有吃完的油會氧化變質,産生大量有害物質,對身體造成傷害,是以在日常購買時,可以選擇小瓶裝的食用油,以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日常做菜,哪種食用油最健康?應該如何挑選?醫生告訴你答案

溫馨提示

油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是以對油的選擇至關重要,要根據家庭成員的身體情況進行合理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購買植物油,植物油對人體的危害較小。盡量不要去購買動物油,動物油中含有大量脂肪,長期食用對人體不利。如果不知道如何選擇的話,可以前往醫院詢問相關醫生,聽取醫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