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作者:一個小咖
嘿!大家好!我是一個小咖,歡迎大家點選右上角的關注,我會持續為大家分享有趣的小故事

随着新中國的建立,國有經濟也迅速地進入了建立階段。

國有企業逐漸成為中國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壯大國有經濟也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主要任務,于是大量的國營大廠是以建立和出現,且國營大廠一直是政府支援和扶植的對象。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大家都以當勞工為榮。一般能得到配置設定的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在這裡他們有着共同的起點,未來能否升職或是順利轉崗,都要憑借他們各自在工作崗位當中的表現。

根據當時國家的戰略布局,不同的地方,大廠的職能有所不同,比如東北地區主要是重工業工廠,這種工廠就類似于現在的獨角獸企業。一般是以一個大廠為核心圍繞着周圍若幹支撐的小廠,一個大的鋼鐵廠附屬的都會有很多小的焦煤廠、鐵廠等。再比如,江蘇地區有很多生産燈泡和生産日光燈管的工廠。以及哈爾濱有軍工廠,湖南有制藥廠,吳江食品廠、還有面粉廠、化肥廠等。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國營大廠都有幾個相同的特點,第一點是面積都很大。當時的國營大廠一般都是在市區的邊上,也有少部分在市區中心,是以建設面積都很大;第二點是配套的設施都十分完善。除了辦公區域以及廠房之外,生活區的基礎設施十分完備,食堂、澡堂、大禮堂、醫院、子弟學校、商場以及活動室,隻要你想得到的基本上都有。第三點是人數衆多。職工以及職工家屬基本都是上萬人,國營大廠就像是一個小社會。

今天,小咖跟大家一起通過一部紀錄片,通過兩位新報道的女生的視角,了解一下位于石家莊第二棉紡織廠。

河北省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工業方面的發展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援,當地經濟水準和人民生活品質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當時的大門也是極具時代的特色,在大門的上方清晰可見一條紅色橫幅上面寫着工業學大慶等字樣。這幾個字是毛主席在1964年黨中央對全國工業戰線提出的号召。中央号召開展“工業學大慶”運動,主要是要求學習大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以推動全國工礦企業和社會主義建設向前發展。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當時的交通規劃建設也是十分的人性化,在綠皮火車軌道下設有兩個涵洞,一邊的涵洞是供給公共汽車和私家車行駛,另一個則是留給騎着二八大杠的自行車的人以及行人。現在的交通規劃建設也依然是延續了四十多年前的設計,可見當時的規劃也是有可取的地方。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當時棉紡廠的棉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事先談好合作的農戶手上收購來的,雖然當時還是計劃經濟,但是棉紡廠每天的需求量特别大,單單依靠合作社來提供很難保障工廠的正常運轉。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當時這種國産的二八大杠是各個行業勞工出行的首選,當時還沒有紅綠燈系統,是以還是由穿着白色制服的交警站在馬路中央的站台上指揮交通,不得不說這一身白色的制服即使按照現在的審美來看,也是很帥氣。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一天下午棉紡廠的守衛處突然來了兩個紮着小辮,穿着白色短袖襯衣和過膝長裙的女孩,臉上也是洋溢着青春的氣息,推着自行車就來到了門衛,彬彬有禮的向門衛大爺詢問着什麼,大爺通過詢問得知,這兩個女孩是剛剛畢業的學生,拿着介紹信準備來棉紡廠報到,兩個女生都是同期被配置設定的,是以一起相約來到了棉紡廠。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門衛大爺也是熱情地接待了她們,告訴她們具體的停車位置以及需要去勞資科報道,兩個女孩道謝之後,便推着車一起離開。

在去勞資科報道的一路上讓女孩對廠裡的建設環境十分好奇,當時的工廠辦公區域都會有工廠的文化長廊,裡面一般都是一些上司照片,以及工廠發展的一些經曆和優秀的事迹。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辦公大樓的正對面一定是會有一個水塘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風水上的講究,水塘裡面有假山有水有魚,對于當時那個年代來說,也算是一個風景線。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兩個女孩又來到了勞資科的走廊,不一會就走到了勞資科的門口,敲開門時,一位中年科長接待了她們,還給她們一人倒了一杯水,兩個女孩就坐之後,這位科長便給了兩張入職申請表給她們,并引導兩位女孩認真填寫。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在填完入職申請表之後,兩位女孩來到棉紡廠衛生所進行入職體檢,在這裡兩個女孩都完成了身高、體重、視力等檢測。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在體檢之後,兩個女孩又來到了棉紡廠的宣傳部,在正式入職之前,他們需要接受棉紡廠宣傳部部長的思想教育,以及了解一下棉紡廠的具體工作以及運轉情況。

這是一家大型棉紡廠,廠裡有2300多台直播機,可容納6000多名勞工,兩個女孩一邊聚精會神的聽着,一邊認認真真的記筆記,遇到不懂的問題還會提出疑問,不難看出面對女孩們的問題,認為宣傳部部長也解釋得十分有耐心。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在基礎的介紹之後,宣傳部長又拿出兩套書籍,最上面的一本是毛澤東選集,其餘的是各屆、會議讀本以及毛主席在會議上的講話選段。之是以選擇從這套手機給兩個女孩,一方面是希望他們能夠緊繃毛主席的教導,另一方面又希望他們在未來的工作當中能夠有所創新。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接着兩個女孩又來到了第三位上司的辦公室,這位上司主要是為兩個女孩講解了一些關于棉紡廠的規章制度和薪資結構,以及工業生産在國民經濟當中的作用和地位等事宜。兩個女孩雖然一臉天真爛漫,但憑看出她們都十分渴望參與這份工作。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在了解過工廠中的房間相關事宜之後,第三位上司又仔細詢問了兩個女孩關于生活上的問題,兩位女孩的回答可謂一模一樣,眼下他們正面臨着三班倒,下班晚回家晚等問題,希望棉紡廠能夠解決他們的住宿問題,上司十分痛快的答應了。

接着,上司就叫來了班長,兩個女孩便在班長的帶領下來到了員工宿舍,作為一個大廠,員工宿舍一般都是3-4層,男女都有單獨的員工宿舍樓,這座樓每一層大概有十幾間房,每間房都住着四五個人。

但當兩個女孩來到被配置設定好的宿舍時,班長便熱情地将她們介紹給老員工認識,興許大家的年齡差距都不太大,女孩們之間的第一次見面也都比較的自然,相反因為各自性格開朗而顯得十分溫暖和諧。

七十年代的國營工廠女職工,入職要多個上司談話,送毛主席的書

女孩們正互相詢問着彼此的家庭一起過往經曆,有的人說他是外地過來的,有的人說他是本地配置設定的,也有的人說他是知青下鄉後轉業之子的,雖然大家的經曆和過往都各不相同,但能從五湖四海相聚在石家莊棉紡二廠的宿舍裡,便是難能可貴的緣分。

雖然當時的生活環境沒有現在的好,但是那種人與人之間單純質樸的感情,可能是我們永遠回去的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