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根廷耕地面積隻有4億多畝,為何年産大豆5千多萬噸呢?

作者:西門白甫話三農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東南部,16世紀前是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紀中葉淪為西拔牙殖民地,19世紀初爆發抗擊西拔牙殖民統治的“五月革命”,并宣布獨立,之後建立聯邦共和國,有23個省和聯邦首都組成總統制聯邦共和制國家。

阿根廷耕地面積隻有4億多畝,為何年産大豆5千多萬噸呢?

阿根廷國土面積278.04萬平方公裡,耕地面積2720萬公頃(約4.08億畝)。那麼,耕地面積僅有4.08億畝,為什麼年産大豆高達5000多萬噸呢?下面從幾個方面和各位朋友一起讨論交流。

一、人均耕地面積位居世界前列

人均耕地面積世界排名,烏克蘭人均耕地14.55畝,俄羅斯人均耕地12.6畝,美國人均耕地面積10.5畝,而阿根廷耕地面積4.08億畝,總人口4537萬(2020統計數字),人均耕地面積約8.99畝,農業人口428.78萬,人均耕地面積95.3畝,位居世界前列;牧場面積14210萬公頃(21.315億畝),更是位居世界前列。是以,阿根廷也是世界糧食和肉類的主要生産國和出口國之一。人均耕地面積多是阿根廷敢于用大量的耕地種植大豆,這也是大豆産量高的原因之一。

阿根廷耕地面積隻有4億多畝,為何年産大豆5千多萬噸呢?

二、阿根廷氣候溫和、降雨量大,适合大豆生長

阿根廷東臨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全年平均溫度在17度左右,年降雨量達1146毫米,非常适宜于大豆生長,這也是阿根廷把大豆種植作為第一糧食作物的原因之一。

三、4.08億畝耕地,為什麼敢用2.5億畝來種植大豆

由于人少地多,是以,阿根廷可以用大量的土地種植大豆。阿根廷主要農作物是大豆、玉米、小麥、葵花籽、高粱、水稻。我這裡有阿根廷2015年到2016年的農作物産量資料,大豆是5880萬噸、玉米3980萬噸、小麥1130萬噸、葵花籽300萬噸、高粱303萬噸、水稻140萬噸。

阿根廷人口4500多萬,玉米産量3980萬噸,人均0.88噸左右,小麥産量1130萬噸,人均0.25噸左右,葵花籽300萬噸,人均0.06噸,也就是120斤,食用油也夠吃了。是以,阿根廷敢用一半以上的耕地來種植大豆。

阿根廷耕地面積隻有4億多畝,為何年産大豆5千多萬噸呢?

另外,從上面一組資料還可以看出,大豆是阿根廷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據阿根廷羅薩裡奧谷物交易所釋出的2021/22年度初步預測顯示,2021/22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預計減少到1670萬公頃(2.5億畝),約合4130萬英畝,這将是15年來的最低水準,因為農戶繼續改種其他農作物,産量4900萬噸,畝産約198公斤,而美國的大豆平均畝産大約是176公斤。

也就是說,今年,在阿根廷大豆種植面積減少的情況下,種植面積竟高達2.5億畝,占耕地總面積的60%以上,而大陸20億畝土地,大豆的種植面積在今年擴大的情況下,才達到1.3億畝左右,總産量也預計不到2000萬噸,平均畝産一百五十公斤左右,而阿根廷的大豆畝産198公斤,接近400斤。這是阿根廷大豆出口量大的主要原因。

阿根廷耕地面積隻有4億多畝,為何年産大豆5千多萬噸呢?

另外,由于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世界出現糧食安全危機,為保障本國糧食安全,今年,阿根廷将繼續減少大豆種植面積,增加玉米和小麥種植面積

據阿根廷羅薩裡奧谷物交易所釋出的2021/22年度初步預測顯示,玉米播種面積将會增加4.6%,達到770萬公頃;小麥産量可能增加19%,達到2020萬噸。

四、大陸每年進口阿根廷多少大豆?

如今,大陸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大豆1億噸。以前,大陸大豆進口主要有三個國家,第一個是美國,第二個是巴西、第三個就是阿根廷。美國占60%左右,巴西占30%左右,阿根廷占10%左右。由于美國一直打壓中國,阿根廷也跟着起哄。本來,中國進口阿根廷大豆占阿根廷大豆出口總量的80%,但阿根廷不僅不感恩中國,反而和美國一起對中國施壓,不盡提高大豆出口費用,而且對中國出口的産品增加關稅。

阿根廷耕地面積隻有4億多畝,為何年産大豆5千多萬噸呢?

當然,中國現在已經不是軟柿子了,面對美國、阿根廷的施壓,中國調整大豆進口政策,一方面增加國内種植面積,一方面減少美國、阿根廷的大豆進口,增加巴西和其它大豆生産國的進口量。

有關資料顯示,今年4月份,中國進口白大豆1630萬噸,而今年前一月二月三月中國共進口阿根廷大豆213.87萬噸,同比減少1.04萬噸。感覺阿根廷很蠢的,中國是大豆最大的需求國,放棄中國市場,既是壞,更是蠢。

總之,阿根廷4.08億畝耕地,之是以敢用2.5億畝種植大豆,一是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積近9畝,二是氣溫适中、雨量充沛,适合大豆生長,三是畝産高,四是畜牧業發達,肉類充足。

阿根廷耕地面積隻有4億多畝,為何年産大豆5千多萬噸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