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蘋果,究竟哪個國産手機商能承襲華為留下的高端市場空間,目前還看不出結果,但端倪似乎已經出現。
在整個5月以及6月第一周(年度W23),市場調查機構的統計資料表明,vivo于4月25日釋出的年度高端旗艦vivo X80系列,排名3.5K-5K智能5G手機價格段出貨量市占率國内第一。
就終端應用體驗口碑和性能表現看,vivo在高端機方向上的特點可概括為“硬體更高配”疊加“軟調更到位”。
實際上,vivo極為重視終端裝置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為提升終端裝置應用體驗,vivo構築了系統(軟體)和硬體性能的比對度,并從存儲、計算、顯示和全場景流暢度四個方向持續做提升和優化。
X80成為vivo高端市占率主力
vivo頂級旗艦手機的出貨量,正在逐漸占據越來越高的國内5G智能手機高端市場佔有率。
6月13日,華爾街見聞獲得的一份市場調查機構統計資料顯示,在3.5K-5K和4K-5K價格段,vivo出貨量市占率分别占據中5G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和第三位置。其中,vivo在3.5K-5K價格段,于5月2日至5月29日期間,出貨量份額高達29%。
此外,5月30日至6月5日的W23期内,在4K-5K價格段,vivo以16.9%的出貨量市占率,排名國内智能手機高端市場第三。
若拉長時間周期、以全價位5G手機從銷量角度看,vivo在今年一季度整體表現如何?
據Counterpoint于4月29日釋出的Market Pulse Service (手機銷量月度報告)資料,2022年第一季度,vivo銷量引領中國市場,占據 19.7% 的份額,排名第一;OPPO和蘋果分占第二和第三位,銷量份額分别均為18%和17.9%。
Counterpoint Research進階研究分析師Ivan Lam在評論vivo時認為,vivo從蘋果手中奪回了市場領先地位(相比2021年第四季度)。“vivo新推出的中端S12系列,主打自拍,采用輕巧時尚的設計,獲得了尤其是在年輕客戶中的積極市場回報。”
該機構研究分析師Mengmeng Zhang在評論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表現時表示,“由于中國受到疫情和城市管控等相關影響,3月銷量同比也下降了3.5%,為2020年8月以來的首次下降。”
在今年一季度中國智能5G手機大盤收縮之行業環境下,vivo重回市場領先地位;5月,盡管國内一線城市因新冠疫情導緻管控更新影響線下銷量,但vivo高端旗艦機型出貨量仍達到安卓機型市場佔有率第一,這說明vivo産品力強悍而高端旗艦體驗甚有競争力。
資料顯示,剛剛于4月下旬釋出的vivo X80旗艦機(3699元-4899元),在5月2日至29日期間,出貨量市場佔有率為該價格段No.1,為第二名的兩倍。
為何vivo X80如此受市場認可?
綜合vivo X80最受C端使用者關注的特點看,和前代機型vivo X70一樣,X80影像能力是市場關注焦點。
vivo X80為雙芯配置,主晶片為聯發科天玑9000,于2021年12月16日釋出,台積電4nm工藝制程;同時還搭載vivo自研晶片V1+。
這顆獨立自研晶片的作用是增強AI算力、實作成像降噪,還原被拍攝的物體細節、降低功耗和增強續航能力,主要能有效彌補天玑9000在ISP方面的性能不足。
除了晶片配置加成,vivo還在光學鏡頭上給予X80配以蔡司T*光學鍍膜鏡頭,作用是有效降低眩光與色散,友善拍出更純淨的畫面效果,還能防止鬼影炫光;X80還配備索尼IMX866 RGBW大底傳感器,感光面積1/1.49英寸,在夜景等低亮度環境下能獲得更多的進光量,故能提高夜拍表現。
一位供應鍊光學鏡頭工程師告訴華爾街見聞,“光學鍍膜,就是在光學鏡片表面鍍很薄的透明薄膜,用來減少光反射,增加透光率,抗紫外線并抑制耀光和鬼影現象。蔡司T*鍍膜屬于多層鍍膜。從影像體驗端來說,能使成像更為清晰銳利,以更真實地達成畫面還原。”
雙芯性能:1+1怎樣大于2
作為vivo自研的第二代自研晶片,vivo V1+在保持影像性能的同時,也具有顯示性能,後者能有效支援遊戲對算力和能耗的高要求。
很難想象若缺乏對全場景的遊戲應用需求支援,vivo X80在近乎整個5月,能斬獲出貨量市占率No.1的成績。
總的來說,通過封裝3D實時立體夜景降噪、MEMC 插幀和 AI超分三大算法,vivo V1+資料吞吐速度可高效維持在約8GB/s;一旦結合SRAM(靜态随機存取存儲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vivo V1+能效可提高約300%,功耗降低約72%。
從支援遊戲所需性能需求角度看,vivo V1+首發的GPU Fusion技術,能通過聯發科APU(加速處理器: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s,融聚CPU和GPU功能)的AI運算能力,關聯多枚處理器協同工作,與GPU共同完成遊戲畫面渲染以釋放GPU負載;同時,還可調用vivo自研晶片的硬體級插幀算法優化幀率穩定性,采用GLT2.0更新算法多級拆分重載線程,達到性能和功耗平衡的效果。
此前,華爾街見聞曾與高通和聯發科做晶片技術交流。
事實上,智能手機搭載的旗艦級标準SoC本身綜合性能強弱,與代工方工藝制程先程序度以及産成品良率有關。
三星在工藝穩定性和先程序度方面,雖然與台積電就營銷口徑表達趨同,比如都叫5nm或4nm,但由于底層技術存在微小的代際差異,導緻其穩定性和良率比不上台積電。這對于終端應用體驗而言,影響名額就是功耗,而功耗最終影響晶片性能。
比如同為4nm工藝制程,高通骁龍8是三星代工,而聯發科天玑9000,由台積電代工。是以功耗名額,天玑9000優于骁龍8,故被認為有挑戰骁龍8的實力。
此外,SoC被用于不同手機商的不同産品時,是否能釋放出SoC的全部性能,也各不相同。一家手機商,擁有何種水準的調校能力,成為決定其能否根據産品定位需求,自由調整釋放各項晶片性能的保障。
如果調校水準優秀,那麼在不同定位的産品上,能根據不同的産品需要,釋放SoC的特定性能,同時有能力保證終端體驗的一緻性;調校能力越優秀,則搭載的SoC被激發的性能也越強,如此在終端做應用體驗時的體驗也越好。
是以,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若隻将vivo V1+和天玑9000主晶片做簡單實體疊加,則無法實作1+1>2的旗艦級影像性能。從技術原理上看,這取決于vivo對自研晶片和SoC主晶片性能的調校能力是否足夠強悍。
為達成整體性能目标,一方面,vivo和聯發科簽訂戰略級技術合作夥伴關系;另一方面,從2021年起,雙方共同投入300多人的技術開發團隊,耗時350天做聯合軟硬體深度協同開發,将V1+與天玑9000在影像、算力、能耗和資料吞吐等方面的性能調透,目的是釋放兩者的全部性能。
在影像方面,vivo V1+以視訊降噪算法、極夜降噪算法和極速記憶體管理系統,配合攝像頭模組和SoC的ISP性能,最終在體驗端達到專業級夜視儀成像水準。華爾街見聞了解到,這項能力被擴充到前置鏡頭和廣角鏡頭而非隻對後置主攝有效,是以能覆寫全時段全焦段全場景拍攝,整體影像能力因之極為全面。
很明顯,市場調查機構的統計資料表明,通過X80的熱銷,說明vivo調校能力較為突出。
靠什麼成功拿下高端市場
觀察X曆代産品定位路徑,華爾街見聞發現,從vivo X30開始定位影像口碑,到vivo X50系列首次搭載超大底傳感器,vivo前後用三代X系列機型持續打磨與優化影像定位,最終建構了鮮明而富有競争力的X系列差異化影像口碑。
以市場口碑和應用回報看,vivo X60開啟了X系列的爆款序幕。此後,X70系列和X80系列均甚受市場認可和歡迎。
vivo X系列是vivo目前高端定位旗手,而手機品牌的高端化,取決于自研頂尖産品和垂直整合能力的強弱;換句話說,這取決于手機商能否在C端普遍關注、或者存在的普遍共性需求方面,達成差異化性能或優質體驗;X系列的差異化在于影像和遊戲體驗。
目前,在自研技術方面,vivo還沒解決獨立設計SoC晶片和獨立于安卓(Android)系統的自研作業系統(如華為鴻蒙系統或蘋果iOS系統),但在諸如影像和遊戲等廣受關注的應用賽道,vivo通過深度聯合蔡司,以長期主義技術研發政策,卻達成了人無我有或人有我優的部分基于底層調校的技術優勢,并獲得市場認可。
從vivo旗艦産品的技術着力點和整體性能看,很明顯,vivo已明确設計、影像、系統和性能四條長賽道的長期研發投入,且不設投入上限。
智能手機高端化的道路,本質上看産品力是否足夠強悍,技術創新是否足夠突出。所謂産品力,并非通過堆疊供應鍊優秀硬體做到有足夠的成本效益,而必須立足于産品定位的C端需求是否能被洞察、是否受到足夠關注和是否能被充分滿足。
比如vivo X80,若環境光線充足,出片畫面曝光控制恰到好處,暗部細節表現細膩,成像效果極佳,可說屬于衆多品牌旗艦機型中的第一梯隊;要是夜間光線不足,X80的出片畫面細節也異常豐富,色彩純淨,成片率甚高,這對熱愛影像的C端使用者,意義不言而喻。
事實上,無論是中端定位的S系列還是高端旗艦X系列,vivo的産品力有目共睹;至于技術創新,這是vivo達成産品力的技術保障,一切創新都以滿足C端需求為核心,從提升底層技術能力入手。
vivo建構并夯實底層技術能力,在于提升系統核心技術能力方面。vivo認為與C端痛點最強相關的技術方向是存儲,其次是計算、顯示和全場景流暢度。
與聯發科的深度合作,是vivo技術創新領域邁出的極為重要的一步,目的是實作“同樣的晶片,更強的體驗”。
今年是vivo成立第27年,秉承長期主義的vivo,在邁向高端市場征途中,能否持續帶給市場諸如vivo X80系列這樣的極緻産品,将決定vivo或國産智能手機能否複制華為的成功。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下傳APP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