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要活肯定離不開鹽!那麼在鹽被發現之前,古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作者:種花家科普君

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調味品,也是必須品,長時間得不到鹽分補充,人類就會渾身無力,甚至出現各種症狀。于是很多人會問,古代不在海邊的人類,是如何得到鹽的,或者說,沒有鹽他們能夠健康生活嗎?

人要活肯定離不開鹽!那麼在鹽被發現之前,古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鹽究竟是什麼時間開始被人類利用的呢?

關于鹽的說法最早追溯到遠古時期,當時的人類還不知道怎麼利用鹽,不過他們在食用了沾染海水的動物屍體後,發現沾了海水的,要比陸地上的食物好吃,于是人們逐漸就把粗鹽用到了食物上,也就是我們農村最早養殖用的粗鹽、也稱自然鹽。

不過後續随着各種史書的出土,有關鹽的記載也被認為是炎黃時期發現的,當時,鹽的說法還是不存在的,古人稱之為“鹵”,其實就是濃縮的鹽水。曾經考古學家在大陸福建發現過鹽煎的文物,可以證明大陸最早食用鹽,可以追溯到3千-5千年之前。

人要活肯定離不開鹽!那麼在鹽被發現之前,古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古代君王對鹽的統治,非常的嚴格,官方一般都是持有鹽鐵經營權,私人膽敢售賣,都是殺頭的重罪,很多人都會産生這樣的疑問,鐵制品為了防止制造武器造反,那鹽去海邊曬曬就有,而且僅是一種調味品,為何監管如此嚴格呢?

人要活肯定離不開鹽!那麼在鹽被發現之前,古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古代鹽絕對是老百姓家中的生活必需品,而且沒有鹽不僅關系到食物的美味,甚至長期不吃鹽的人,會出現渾身乏力,水腫,惡心嘔吐等症狀,如果是行軍途中,軍隊沒有鹽,那渾身無力的士兵,怎麼上戰場殺敵保衛國家?是以如果有叛軍,長期不吃鹽,也會變得一觸即潰。

食鹽到底在人體起什麼作用?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NaCL),人體的神經傳導離不開鈉離子,不管是心髒的收縮還是舒張,以及肌肉的調節,鈉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成分。食鹽還有一種特别主要的作用,就是維持體内水分分布,以及細胞滲透壓的平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海裡的魚類與淡水魚都是不能更換生存條件的,因為魚類長期的進化後,細胞内滲透壓不同,淡水魚進入海水中,會因為細胞脫水而死亡,鹽在人體内作用,也大抵相似。

人要活肯定離不開鹽!那麼在鹽被發現之前,古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同時,鹽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食欲,促進胃蛋白酶的分泌,調節酸堿性,維持體内的酸堿平衡等等,也就是說鹽對人類而言,不隻是一種調味料,還是維持生命體征的重要微量元素。三高患者一般都是要少吃鹽的,有誰見過誰不吃鹽能存活的?或者醫生建議三高患者别吃鹽了,這肯定是不現實的,因為鹽是維持生命體征的重要成分。

如果鹽攝入量過低會有什麼後果呢?

很多人堅持低鹽、低糖的生活,長此以往可能鹽攝入量不足,就會出現四肢無力、腿腳抽筋、食欲不振的情況,如果再嚴重的話,可能會出現視力模糊,反應遲鈍、心律異常等症狀,嚴重的将危及生命。

人要活肯定離不開鹽!那麼在鹽被發現之前,古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很多體力勞動者對于鹽的含量是有更高需求的,因為出汗時,體内排汗,汗液中含有大量的鹽分,是以很多人會說皮膚味道是鹹的,也是這個道理。體内鹽分不足時,就顯得渾身無力,特别是夏天的時候,很多人一出汗,就感覺渾身無力,這就是體内缺水、缺鹽導緻的。夏天炎熱的時候,最容易發生中暑,其實中暑也是缺鹽、缺水導緻的一種症狀,鹽分大量流失,細胞内的水分卻充足,于是就會導緻人們常聽說的水中毒。短期内不吃鹽,一般先是渾身無力,随後神經系統逐漸異常,開始出現渾身性水腫,最後如果還是不吃鹽,人體就會因為缺鈉離子而死亡。

人要活肯定離不開鹽!那麼在鹽被發現之前,古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現代科學認為,剛出生的寶寶,不建議食用鹽。出生1-3歲需要攝入少量的鹽,一般每天控制在2g以内,随着年齡的增長,鹽分的攝入可以适當的增加,承認每天的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6g,當然,也因體質而已,比如三高患者減少攝入量。

原始人不食用鹽怎麼生活?

以上我們說的是正常生活的人群,其實地球上還有很多原始部落,他們生活中,鹽分的攝入量非常的低,很多人每天的攝入量不足2g,可是他們依舊健康的生活着,雖然生活空間封閉,鹽分擷取手段單一且少,但是研究卻有驚人發現,他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居然遠低于現代人,這是為什麼呢?

原始人一般是具有打獵、鑽木取火能力的,雖然由于居住環境的封閉性,很難得到海鹽,但是并不代表他們沒有其他擷取鹽分的手段,其實原始人擷取鹽分的途徑,與動物差不多,隻不過方式更多元化,手段更高明一些。

人要活肯定離不開鹽!那麼在鹽被發現之前,古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很多動物是無法得到類似人類的食用鹽的,但是它們懂得舔舐能夠擷取到的鹽分,比如貓科動物,都喜歡舔自己的皮毛,和前抓,這是因為上面含有體内分泌出的鹽分,這樣對于它們而言,鹽分的流失就沒那麼多。

到過農場的朋友可能會發現,農場主會貼心地給動物準備鹽石,供動物們自己舔舐,甚至有的直接放在食物裡,或者提供動物淡鹽水,這樣以來就能補充動物體内所需要的鹽分。以前家裡喂過牛的朋友也應該清楚,牛就是很喜歡吃鹽的。

人要活肯定離不開鹽!那麼在鹽被發現之前,古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對于動物而言,并不懂養生,也不懂如何擷取鹽分,但是隻要有人願意提供含鹽的食物,動物們是樂享其成的,因為含鹽的食物更美味,這是不争的事實。原始人顯然要比動物們聰明,彈門捕獲的動物,體内本身就有鹽分,同時原始人會選擇烤着吃肉,鹽分流失少,進入原始人體内的鹽分就多,這樣保證了最大的鹽分攝入量。

很多動物是雜食性的,植物中也含有鹽分,比如野豬就可以通過吃草擷取足夠的鹽分,同時也獵食其他食物。

如果你經常爬山,有時可能會遇見發白的石頭,觸摸上去,會變化成極細的粉末,沒錯這就是鹽,很多動物都有舔這種石頭的習慣,就是為了補充體内的鹽分。有智慧的原始人,就會把這種鹽收集起來,做飯的時候就會撒上,這就是他們的食用鹽。

原始人每天需要出門打獵,是以他們生活需要付出更多的體力,體内的鹽分攝入量應該是跟不上的,不過原始人體毛較長,是以會減少毛孔汗液的排出,減少鹽分的流失,進而保證體内鹽分的含量控制在一定範圍。

人要活肯定離不開鹽!那麼在鹽被發現之前,古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之前有一個都市傳說,一個原始人小女孩被現代人收養,由于飲食習慣與鹽分攝入量的改變,小女孩漸漸地褪去身上的毛發,隻保留了頭發,最終與現代人無異,雖然不知道這個故事的真假,不過長期攝入充足的鹽分,身體肯定會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是适者生存的一種表現。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原始人的鹽分攝入量肯定遠低于現代人。

現代人一日三餐,餐餐葷素搭配,營養均衡,鹽中也有加碘鹽預防大脖子病,可以說越來越完善,雖然生活一直在變好,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千萬别營養過剩,好東西不可多用,鹽也要适當才是最好的,健康的生活,離不開合理的膳食搭配,最終決定健康與否的,就是良好的生活習慣。鹽,适量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