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蜈蚣一年捕食3700隻鳥!

菲利普島蜈蚣與成年黑翅海燕|L. Halpin
在自然界中,蜈蚣有很多天敵,不少鳥類都捕食蜈蚣,但有一種蜈蚣竟然會吃鳥!澳洲和美國大學的科學家發現,澳洲的菲利普島上有一種菲利普島蜈蚣就會吃海鳥。
菲利普島蜈蚣是一種巨型蜈蚣,可以長到30厘米長,還能分泌毒液。菲利普島蜈蚣通常在夜晚,借助落葉和草地的掩護展開狩獵行動。科學家觀察到,蜈蚣會攻擊雛鳥,然後從後頸部開始将其吃掉。
科學家研究發現,菲利普島蜈蚣能在一分鐘内毒死一隻雛鳥。菲利普島的蜈蚣群體一年大約會吃掉2109~3724隻雛鳥,被蜈蚣捕食也是雛鳥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菲利普島蜈蚣還會吃蟋蟀、壁虎和魚。
✦
廢棄口罩能用來蓋房子?
圖源|pixabay
一次性醫用口罩中含有大量塑膠,自然降解需要400多年時間。是以,大量廢棄口罩将對地球的生态環境造成嚴重的威脅。不過,廢棄口罩并不是毫無用處。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廢棄口罩可以用于蓋房子。他們取掉口罩的耳繩和金屬條,把口罩布切成5~30毫米長的碎片,然後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制成“口罩漿”。這些口罩漿與水泥混合後就能得到“口罩水泥”。實驗結果表明,口罩占比為0.1%的“口罩水泥”,抗壓能力雖然下降了3%,但劈裂抗拉強度提升了47%!
科學家還會進一步研究“口罩水泥”的耐久性,耐久性越高的水泥使用壽命越長。如果使用“口罩水泥”能延長建築物的使用年限,那麼不僅可以減少口罩污染,還能減少重建産生的碳排放,更加環保。
✦
豆莢能長多大?1米長!
圖源|wikimedia
全世界約有30種豆科榼藤屬的植物,中國有3種。這些植物能結出巨型的豆莢果實,寬十幾厘米,長度可達1米!
榼藤是藤本植物,必須要攀附其他樹木或物體才能向上生長。但榼藤的藤莖很強壯,有的比人的手臂還粗,外表呈螺旋狀。在野外,榼藤的藤莖甚至可以連接配接河流兩岸,是小動物們過河的重要工具,是以,榼藤又被稱作“過江龍”。
不過,榼藤是一種有毒的食物,果實不能随意食用,否則會出現惡心、嘔吐、呼吸急促等情況。但榼藤的根、莖、種子可以制成藥材,治療風濕關節痛等疾病。
✦
送4個人到火星呆30天!
圖源|pixabay
最近,NASA公布了一項載人登陸火星計劃,預計在2030年代末至2040年代初,将最多4名宇航員送到火星,完成為期30天的科學任務,其中2名宇航員将在火星表面降落。
不過,實作這個目标将面對一系列嚴峻的挑戰。火星與地球之間最近的距離約為5500萬千米,往返地球和火星需要大約500天。而火星的重力大約隻有地球的2/5,宇航員将長時間處于微重力的環境且需在這種環境下工作。NASA表示,或許會考慮讓宇航員在加壓的漫遊車中工作。是以,NASA會先執行一次無人任務,向火星發射25噸的“太空快遞”,運送相關物資。
也許在科學家的努力下,未來人類真的可以在火星上生活。
✦
“冷凍動物園”
聖地亞哥動物園儲存樣本的冷凍罐|CNN
截至2021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收錄了38,000多個面臨滅絕危險的物種。為了拯救這些瀕危動物,1976年,美國科學家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動物園啟動了“冷凍動物園”項目,收集、冰凍瀕危動物的樣本。目前,冷凍動物園儲存了1220種瀕危動物的10,500多份樣本。
擁有了這些動物樣本,未來就能利用克隆技術,增加某些瀕危動物的種群數量。2001年至今,“冷凍動物園”已成功克隆過4種瀕危動物,分别是印度野牛、爪哇野牛、普氏野馬和黑腳雪貂。
✦
《好奇号》是一本全領域少兒通識雜志,每期雜志包括四大闆塊,覆寫科技、自然、曆史、文化、文學五個領域。《好奇号》也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少兒通識雜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