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活在印度的華僑是什麼種姓?殘酷事實:90%都是達利特賤民種姓

作者:蘭台
生活在印度的華僑是什麼種姓?殘酷事實:90%都是達利特賤民種姓

印度種姓制度示意圖

大家好,我是蘭台。

今天蘭台要和大家聊一個有趣的話題:

在印度生活的華僑是什麼種姓?

首先我要聲明一點,印度在1947年建國的時候已經明令廢止了種姓制度,也就是說從1947年開始,印度已經不承認種姓制度的合法性。

其次,印度的種姓制度本質上是印度教教義的延續,印度教規定了不同職業者在社會中不同地位,這就是種姓制度的起源;而印度人的姓氏本質上就是“職業”,也就是說種姓高低與從事的職業息息相關的。

然後,種姓制度是印度教的延續,如果一個人不信仰印度教,那麼也就無所謂種姓了。

生活在印度的華僑是什麼種姓?殘酷事實:90%都是達利特賤民種姓

印度柯枝人大明星Eesha Rebba

最後,印度自古以來對外來民族都不是很友好,比如有猶太人曾遷移到中國(北宋)和印度,在中國的猶太人,他們的生活待遇與普通人沒有差別,在考科舉以及日常生活上沒有任何歧視;但是生活在古印度的猶太人則不同,因為猶太人信奉猶太教,又不願意改信印度教,是以古印度把猶太人劃分為達利特階層,也就是賤民階層,并且稱呼他們為柯枝人。

綜上所述,“在印度生活的華僑是什麼種姓?”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根據印度教的習慣,為生活在印度的中國華僑劃分種姓,這隻是一種曆史知識的遊戲,請大家代入現實生活。

根據印度方面的記載,最早移居印度的華僑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

阿钊(Atchew),也稱為楊钊,他是一位商人, 被印度學者普遍認為是“到達印度定居的第一個中國人” 。他于18世紀末來到印度定居,盡管他到達印度後不久就去世了, 但是阿钊的到來預示着中國人開始把印度看作出國謀求更好生活的一個新的目的地。

18-19世紀中國人之是以到印度來定居,并不是為了服務印度人,主要是為了服務英國人。至今,生活在印度的老華僑(1950年之前定居印度的中國人)都懷念英國人統治印度的那個時期,認為那是美好年代。

與現在不同, 那時的印度被英國人統治着并被看作是一個富饒的國家, 具有良好的管理和充足的工作機會。

一輩子生活在加爾各答唐人街的湖北籍牙醫陳同放是這麼回憶英國統治時期的,他的父母是19世紀末來到印度工作的。

那個年代非常好。英國人一點不像印度人。他們把國家管理得很好。現在你看看周

圍, 非常肮髒, 非常堕落……

另一位生活在加爾各答唐人區的90歲老華僑談到英國統治期依然非常激動。

生活在印度的華僑是什麼種姓?殘酷事實:90%都是達利特賤民種姓

印度的華人區

雖然這麼說,但事實上最早一批來印度定居的華僑,主要從事的是制鞋以及皮革生意。

盡管近年來變化很大, 但是你在孟加拉人和古加拉特(Gujarati)印度教徒居住的地區很難看到華人的身影。通常來說, 孟加拉人不願意把房子租給我們, 也不喜歡和華人居住在同一棟建築物中。提拉蒂市場的馬瓦爾素食者也因為我們吃肉而拒絕把房子出租給華人。

加爾各答唐人區的一位60歲的老華僑梁潤蓮是這麼提到印度人對華人的态度的。

而老華僑也不諱言因為印度人不願意從事皮革等行業,是以當時到印度讨生活的華人都願意進入這一行業。

很少有印度人去做鞋匠, 是以加爾各答的華人發現很容易進入這個行業。我們不信仰種姓制度, 進入這個行業也就不存在任何問題。對于華人來說, 它同其他工作沒有差別。

一位三代人都在加爾各答開鞋鋪的華僑林治如如是說。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根據印度教教義,越是高種姓越是不能觸碰死去的動物的屍體和皮毛,而皮革以及制鞋都需要和動物打交道,是以,在印度教教義裡,凡是和動物皮毛打交道的都處于達利特階層,也就是賤民種姓。

生活在印度的華僑是什麼種姓?殘酷事實:90%都是達利特賤民種姓

印度華人區的華人

印度達利特種姓裡有一個大姓叫“查馬爾”(Chamar),這個姓氏最初的意思就是皮革勞工。

換言之,按照印度教從事什麼行業就是什麼種姓的劃分方式,那麼90%的印度老華僑都會被劃為達利特種姓。

當然,正如蘭台之前就說過,這隻是一個曆史遊戲,并不代表老華僑在印度人眼中就是達利特種姓,因為華僑不信印度教。

END

參考資料:

《加爾各答的華僑華人:移民模式與職業特性》,梁慧萍[印],《華僑華人曆史研究》2008.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