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作者:Talk曆史

1990年7月6日,一位68歲的老人在京病逝,在她離世後,衆多的中央上司前來悼念,送别這位偉大的女性,她就是毛主席唯一的親侄女毛遠志。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把二兒子曹宏叫到了身邊,強忍病痛說下了自己和大伯相處的經曆,以教育後人,因為在這之前,孩子們都不知道她和毛主席的關系。

毛遠志去世後,丈夫曹全夫遵照她的遺囑辦理了簡單的葬禮,而就在整理遺物時,他發現了一封泛黃的殘缺不全的信封,思緒一下子回到了40年前。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而當衆人看到信的内容後,更是被其中真摯的情感感動得淚如雨下,這是誰寫的?又寫了什麼呢?

堅強的小姑娘

毛遠志的童年和大多的革命者的家屬一樣,過着艱難的生活,他們要承擔的不僅是物質生活的壓力,還有來自國民黨反動派圍捕下的精神的折磨。

毛遠志小的時候做過童工,當過童養媳,還被抓進過監獄,好在父母都是革命者,颠沛流離的她從小也鍛煉出了遠超常人的堅韌。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孩子最渴望的是親情,可這對于毛遠志來說有些奢侈,母親王淑蘭早早投身革命,經常因為組織婦女運動無暇照顧她,而父親毛澤民更是身兼要職,常年在外,她總是一個人待在家裡,期待着父母的歸來。

毛遠志對父親最深的印象還是在她5歲那年(1927年)的時候,彼時,毛澤民奉命回到了韶山沖幫大哥毛澤東籌集軍饷,晚上就在家裡休息。

隻見他經常穿着白色的土布短衫,挑着擔子在村裡四處奔走,看到父親滿懷希望的眼神,毛遠志感到十分溫暖,隻是誰也未料到,這次見面竟成了永别。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後來,毛澤民跟随隊伍參加了長征,一路抵達陝北,而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捕,毛遠志緊緊地跟在母親的身後東躲西藏,吃遍了苦。

直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以後,毛澤民才有機會寫信把毛遠志接到了革命聖地延安。

1938年春節剛過,16歲的毛遠志在地下黨同志的護送下,一路從武漢北上,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順利抵達了延安,途中,毛遠志經常在想着和父親見面後的生活。

然而,不巧的是,就在她到達之前,出于革命工作的需要,毛澤民主動前往了新疆主持當地的經濟工作,父女倆終究沒能再見上一面。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身在延安的毛主席聽到侄女趕來的消息後,很是高興,一向重視親情的他在毛遠志抵達的當晚,就把她接到了家中玩耍。

這天晚上,毛遠志在警衛員的帶領下來到了毛主席住的窯洞,她心裡有些忐忑,因為之前雖然經常聽母親說起大伯的經曆,但這畢竟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

毛主席看到侄女害羞的樣子,慢慢地走到跟前,輕輕握住她的手,讓她在自己身旁坐下,臉上一直洋溢着慈祥的笑容。

“娃,我是大伯,你父親去工作了,這些日子,就讓大伯照顧你好不好?”

“……好……”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見她還是怯生,毛主席沒有再問,拿着桌上的一塊雲片糕遞到了毛遠志的手中,親切地說道:“吃吧,你父親說這是你最喜歡吃的。”

望着大伯慈祥的眼神,毛遠志終于放下了戒心,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看着侄女狼吞虎咽的樣子,毛主席不禁濕潤了眼角,他知道孩子這麼些年肯定受了太多苦。

不過,毛遠志接下來的表現卻讓毛主席都有些驚訝,當然,與其說驚訝,不如說是十分滿意。

在和大伯聊了一會兒之後,毛遠志一改之前的害羞,直接站了起來,大聲地對大伯說道:“我要參加八路軍,我要像您和爸爸一樣參加革命。”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我這個侄女志氣不小嘛!”毛主席很是欣慰,但也沒有表示同意。

隻見毛主席從抽屜裡拿了一張紙,随意在上面寫下了五個常見的大字,笑着對毛遠志說道:“你知道這幾個字怎麼讀嗎?”

毛遠志搖了搖頭,常年的颠沛使得她根本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毛主席的眼神更加溫和,他撫摸着毛遠志的頭,認真地說道:“在延安,像你一樣有志氣的孩子還有很多,但你現在年齡還小,首要任務是先學習文化知識,有了知識,将來才能更好地為革命做出貢獻。”

毛遠志有些似懂非懂,不過她還是點了點頭,因為她知道大伯的話準沒錯,吃飽喝足了的她因為長途跋涉,也有些累了,沒聊多久,就倒在了毛主席的懷裡,一夜無話。

幾天後,毛遠志被送到了抗大學習,在這裡,她從教員那裡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她常常付出比别人多倍的努力,成績也是進步飛快。

當然,正值大好年華的她在這裡也邂逅了一段甜蜜的愛情。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那人名叫曹全夫,山東人,性格豪爽,工作認真,革命覺悟高,也是來到抗大學習深造的,兩人在課堂上相識,志趣相投,很快就陷入了愛河。

不過,在那個年代,兩人都是比較傳統的,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毛遠志首先想到的還是征求大伯的建議。

兩封殘信訴真情

1945年10月14日,對毛遠志來說是刻骨銘心的一天,這天,她向大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就在昨晚,她見大伯參加完重慶談判回到了延安,便和曹全夫一起來到了大伯的住處,因為她渴望見到多年沒有聯系的父親毛澤民。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當毛遠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後,毛主席不禁流下了眼淚,因為二弟毛澤民早在抗戰期間就被新疆軍閥盛世才給秘密殺害了,當時,為了不讓侄女擔心,他才沒有告訴。

如今抗戰勝利了,毛主席覺得不應該再隐瞞,就動情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一旁的毛遠志痛哭流涕,險些跌倒在了地上。

這晚,毛遠志徹夜未眠,不過,她的腦海中湧現的卻不隻這一件事。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原來,就在幾天前,黨中央做出了先北後南、進軍東北的戰略決策,毛遠志和曹全夫得知後,便想着到東北參加革命。

考慮到此去路遠,不知道何時才能再次見到大伯,是以,毛遠志決定臨行前向大伯說出自己打算結婚的想法。

這下驚聞父親犧牲,毛遠志内心心如刀絞,但一向堅強的她還是撐了下來,繼續革命,于是,就有了第二天一早,她和曹全夫一起向毛主席征求婚姻意見的事。

10月14日上午,毛遠志将寫好的信交到了在延安印刷廠工作的堂嫂胡覺民的手中,托她轉交給毛主席。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毛主席看後笑了笑,事實上,不用侄女說,他就知道了侄女的愛情,畢竟作為親人,他一直留意着侄女的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毛主席也覺得曹全夫很适合,便答應了。

在回信中,他這樣寫道:

遠志同志,侄女:

來信收到。并同意你們結婚,你們要走了,祝你們一路平安,祝你前途勝利。

毛澤東

一九四五年十月十四日

毛遠志看到大伯的回信,心裡瞬間湧入了一股暖意,不久,她就和曹全夫結為了夫妻,結婚的時候,毛主席還把自己騎乘多年的棕色老馬送給了她們當做新婚賀禮,幾天後,兩人就奔赴了東北戰場。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遺憾的是,因為出于保密的需要,毛主席的這封信被折成了兩折,左上角記有名字的部分遺失,成了一封殘信,但即使如此,這封信還是被毛遠志一直儲存了下來。

除此之外,曹全夫在清理毛遠志的遺物時,還發現了另一封殘缺不全的信,而這封信是毛遠志的弟弟、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寫的。

那是在1950年初的時候,毛遠志跟随陪同四野部隊南下的曹全夫來到了南昌,一天上午,夫妻二人突然受到了一封家信,打開一看竟是毛岸英發來的。

原來,彼時毛岸英剛從鄉下工作回到北京,從毛主席那裡得知姐姐和姐夫跟随部隊南下了,因為擔心姐姐的安危,就寫了一封家信。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在信中,毛岸英回憶了和毛遠志的親情,并且贊揚了他們夫婦二人的革命品質,隻是由于年代久遠,儲存不便,等從遺物中發現的時候,這封信也早已殘缺不全,内容也遺失了大半。

不過,僅僅從結尾的部分,我們就能體會到姐弟二人的親情,信裡這樣寫道:

“……都聚集一堂你知道嗎?他們都還沒有見過你呢!江媽媽(指江青)也談到你,也是不知你的位址,還要我幫她打聽。新年在即,謹祝你新年順利,身體健康,精神愉快!緊握你的手,問候你的丈夫。”

毛遠志看到信後很是高興,這封信也被她儲存了下來,後來,毛岸英在北韓犧牲後,得知消息的毛遠志更是萬分傷心,她痛苦流涕:“岸英是我們毛家最有出息、最有希望的一個。岸英的犧牲,伯伯是多麼痛心,而伯伯隻能疼在心裡啊!”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曹全夫是知道這兩封信的經過的,是以,當再次看到後,他的心裡充滿了感慨,而第一次知道這些事的毛遠志的子女一聽母親還有這般傳奇的經曆,個個淚流不止,是的,就算是我們,至今讀來,仍難免淚目……

給大伯祝壽

建國後,本可以在家享清福的毛遠志沒有停下來,在毛主席的影響下,繼續為新中國的建設做着貢獻,而她也始終挂念着毛主席的身體。

隻是,在起初的十多年時間裡,毛遠志卻隻在妹妹李敏結婚的時候,應邀到了北京與毛主席見面,此外,再也沒有見過毛主席一次。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毛遠志到了地方工作以後,更加體會到了毛主席的操勞,為了不影響毛主席處理國家大事,她這才忍着思念之情一直沒有動身。

1963年12月26日,恰逢毛主席七十壽辰,毛遠志再也無法忍住内心的思念,于是,她就和李敏商量,一起帶着孩子提前到了中南海給毛主席過生日。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生日這天晚上,正在和老友叙舊的毛主席突然看到了毛遠志的身影,滿心歡喜地說:“遠志你來啦!這麼多年為什麼不來啊?你的頭痛病好了嗎?”

毛遠志激動地跑到跟前,低下身子,緊緊地握住了毛主席的雙手,此刻,她說不出一句話來,淚水早已沾濕眼眶。

片刻,一向懂事的毛遠志看到大伯正在和老友叙舊,心想晚些時候再來,便要起身告辭。

誰知,毛主席緊握着她的手沒有松開,似乎注意到了她的動作,連忙說道:“遠志啊,不要走,留在這裡和伯伯說說話。”毛遠志更加難受。

“你怎麼也不來看我啊?也不給我寫信?”

“大伯,我……我怕擔心影響您工作,我……”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好孩子,你今年多大了,還在中組部工作嗎?有幾個孩子,他們都在哪裡?遠新過去看過你嗎……”

毛遠志一一回答着,看着大伯蒼老的面容,心裡愈發難受。

過了一會兒,老友回去了,屋裡隻剩下了毛主席、毛遠新和李敏等自家人,毛主席感到了久違的溫暖。

就在這時,毛遠志從包裡拿出了一小包艾絨和艾卷,然後邊點燃邊對毛主席說道:“大伯,我給您熏熏吧。”原來,在來的時候,她就聽說了毛主席得了感冒。

再後來,毛遠志、李敏等晚輩與毛主席照了張合影,留作紀念,這天的毛主席格外高興,聚會一直持續到很晚才停止。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幾天後,毛遠志離開了北京,後來由于種種原因,她也沒能再來北京看望。

1976年9月9日,大伯毛主席離世的噩耗傳到了毛遠志的耳中,正在工作的她萬念俱灰、心碎不已,回想起曾經在大伯身前接受的教誨,她的心裡總是感到不舍。

不過,即便如此,在平日的生活中,毛遠志還是沒有和子女及旁人說起過自己和毛主席的親情,因為她始終牢記着毛主席的教導,出門在外,一定要自力更生,不能搞特殊。

直到1990年初夏,病危的毛遠志才把孩子們叫到了身邊,感慨地和他們講述了與大伯毛主席相處的種種,以此來教育孩子們奮發圖強,多為國家做貢獻。

1990年毛遠志去世,丈夫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殘信,打開後讓人淚目

為了把這些經驗儲存下來,毛遠志專門讓二兒子曹宏做了錄音,毛遠志逝世後,經過曹宏、曹全夫等人的精心整理,最終把相關内容彙編成了一本萬餘字的文章《懷念伯伯毛澤東》,這是一筆寶貴的财富,更是毛遠志發自肺腑的心聲。

謹以此文向偉大的女性毛遠志緻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