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3年,娃娃參加新四軍,輕傷不下火線

作者:奇聞五千年

苦難的童年,看到日寇鐵蹄踐踏家鄉,想參加新四軍

1928年,王金玉出生于江蘇淮安清江浦。他自小家境貧寒,但父母疼愛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可是,不幸降臨這個幸福的家庭,父母在他七歲時因病去世,隻剩下他和兩個弟弟相依為命。年幼的王金玉挑起了養家的重擔。

1942年,14歲的王金玉在一家飯店裡當夥計,每天做苦力累死累活,掙點微薄的工錢供兩個弟弟讀書。

當時日軍占領縣城,他們經常下鄉掃蕩。日軍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燒殺搶掠,奸淫婦女,老百姓原生活不得安甯,經常躲避,人躲開,牲畜、糧食、财物遭殃,房屋被鬼子兵放火燒了。寒冬臘月,百姓流離失所,悲慘極了。王金玉看在眼裡,滿腔怒火,深深同情他們。

當時,新四軍在廣闊的農村建立抗日根據地,打鬼子,除漢奸,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減租減息,改善農民生活。這一切,深深吸引住了王金玉,他屢次找到部隊首長,要求參加新四軍,打鬼子,為鄉親們報仇。首長看到他年齡小,沒有準許他的請求。

1943年,娃娃參加新四軍,輕傷不下火線

日軍掃蕩

如願以償,參加新四軍

1943年,王金玉如願以償參加新四軍。那時,新四軍到清江浦進行抗戰宣傳,在街頭巷尾張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團結起來,共同抗日”“抗戰必勝”等宣傳智語,這次,王金玉又找到部隊首長,要求參軍,首長同意了,讓他到淮泗獨立團報到。

一次,幾個日軍下鄉騷擾,被新四軍包圍,狡猾的日軍爬到房子上居高臨下朝我軍射擊。因為是平原地帶,地形對我軍不利,王金玉所在的“小鬼班”戰士開動腦筋,想出好辦法,借了老百姓的幾床厚棉被,澆水,做成土坦克。沖到近處,開槍消滅鬼子兵,還活捉了一個日本兵,受到團長的表揚。戰士們也紛紛誇贊他們:“年齡雖小,足智多謀。”

1943年,娃娃參加新四軍,輕傷不下火線

活捉日軍

作戰勇敢,戰場負傷,沒有麻藥動手術

1944年,王金玉因作戰勇敢,軍事素質高,被抽調到主力部隊——新四軍4師9旅26團,他跟随部隊轉戰南北,打了無數仗。

有一次,日軍下鄉掃蕩,王金玉和幾個戰士奉命隐蔽在山上偵察敵人的動向,突然,日軍的尖兵發現了他們,朝他們包抄過來。情況危急,來不及轉移,隻能正面抵抗。激烈的戰鬥開始了,鬼子炮彈、子彈像雨點一樣密集。

1943年,娃娃參加新四軍,輕傷不下火線

新四軍浴血奮戰

王金玉趴在地上,不斷朝日軍射擊,大腿中彈,鮮血淋漓,戰友們讓他先撤,他簡單包紮一下傷口,因戰況激烈,他感覺不到腿疼,繼續戰鬥。經過努力,終于甩掉日軍的追擊,安全回到部隊,到了衛生隊檢查傷口,才發現敵人的子彈從他的左腿穿入,右腿穿出,幸運的是子彈沒有留在腿上,隻是流了不少血。

由于日僞軍封鎖,新四軍醫療條件很差,缺醫少藥。衛生員拿碘酒擦了擦傷口,沒有藥,過了幾天,傷口發生感染潰爛,一個多月都不見好,衛生員用刀把大腿潰爛處刮掉,也沒有麻藥,王金玉忍住劇痛。後來,傷口愈合,在陰雨天氣,大腿隐隐作痛,留下後遺症。

1943年,娃娃參加新四軍,輕傷不下火線

新四軍衛生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