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是母系社會,為了避免出現同族聯姻、影響子孫繁衍的情況,就以姓作為同族血緣關系的代号,同姓不婚;同時為了區分貴族與平民,又以氏作為貴族宗法制度的代号。
兩者的含義有所不同。

姓與氏并存的情況盛于春秋時期、秦朝時由于崇尚軍功,舊貴族漸漸地減少,氏也漸漸地沒有了用武之地。
到了西漢時期,氏徹底沒了用武之地,從此姓氏合成為一個詞,含義也變成了宗族的符号,一直流傳到現在。
姓氏有百家姓之說,實際上據不完全統計,有5000多個姓氏,這些姓氏都有着各種各樣的來源。
姓氏來源
姓氏的不同來源,下面稍舉幾例:
一、國名
如:春秋戰國時,吳國被越國所滅,逃出來的吳國人就以國名為姓,這就是吳姓的來源。
二、官職
如:荀林父本是晉國荀氏出身,後來出任晉國中行将,故後世子孫以中行為姓。
三、受封采邑
如:趙氏本是嬴氏一支,後來部族首領造父被周王封在趙城,從此造父子孫以趙為姓,這就是趙姓的來源。
除以上三種,還有居住地、先人的名或字、排行和技藝等來源。
從以上來源可以看出,姓氏就是家族的傳承符号,研究姓氏的來源,可以了解家族的興衰成敗、追尋到自己祖先的腳步。
姓氏的意義
姓氏是家族的符号,冠姓之人在外就是家族的代表,反過來說,家族也必須為每個冠姓之人負責,有點“連坐”的意思。
在中國古代,統治者為了更好地控制屬下的百姓,特别制定了多種嚴刑峻法,一部分刑法就是專門用來針對家族,例如:族誅。
剛開始被誅的隻是犯人一族,後來又層層加碼,由三族、五族一直加到九族,最後明成祖朱棣殺方孝孺,别出心裁地在九族之外加上學生一族,共十族。
可以說假如一個人犯了族誅大罪,那麼父族、母族、妻族,就全都煙消雲散,徹底地從社會中消失。
這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刑罰,民間也為此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故事。
晉國趙氏族長被奸臣陷害,全族除了一個遺腹子,全部被殺。那個遺腹子長大成人後為家族報了仇、複興了趙氏,這個故事就是中國有名的“趙氏孤兒”。
有意思的是,有時故事中還有意加上一些特别的沖突,如讓那個奸臣收養了趙氏孤兒。
那麼趙氏孤兒成人後,如果想要複仇就要殺死養父;如果不想複仇,那麼就對不起那些為他而死的忠臣良仆。
當然最後結局總是趙氏孤兒殺死了奸臣。奸臣惡有惡報,忠臣有後、複興家業。
皆大歡喜的結局。
從故事中可以看出國人對血緣關系的看重,進而是對姓氏的看重。
就像民間故事那樣,姓嶽的、姓楊的、姓呼延的都是忠臣孝子;姓秦的、姓潘的、姓龐的都是奸臣惡賊。
這種以姓氏來判别好人、壞人的鑒别方法當然是不正确的,姓秦的不一定是壞人;從史上看,潘仁美根本就不是奸臣。
但是有個人卻不管這些,很霸道地判了一個姓氏的死刑。
禍滅子孫
這個霸道得有點不講道理的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那個被判了死刑的姓氏就是蒲姓。
蒲姓有多個來源,其中一個就是唐宋時來華經商的阿拉伯人所取的姓氏。
唐宋時有個著名的阿拉伯商人起名叫蒲壽庚。他先從占城遷居廣州,最後在福建泉州定居。
南宋時,蒲壽庚擁有大量海船,壟斷了海外香料貿易,從中積累了大量錢财,可稱富甲天下。當時的南宋政府任命他為福建招撫使,是一位據有實權的紅頂商人。
德佑二年,元軍南下,南宋在臨安的中央政府被迫投降,随後元軍向南宋地方政府投降。蒲壽庚表面上首鼠兩端,實際上已經拿定主意降元。
當南宋忠臣奉宋端宗南下福建,準備重整河山時,蒲壽庚主動迎駕,請宋室君臣入泉州休整。當時主理朝政的張世傑不納,還掠奪蒲氏海船、資财以為軍需。
蒲壽庚以此為借口,襲擊泉州附近宋軍并大殺趙氏宗室,一時之間,泉州城人頭滾滾、死屍遍地,張世傑聞訊攻泉州不下,隻好倉皇下海,最終宋室覆滅于海中。
蒲壽庚以此大功,被元朝封為福建行省中書左丞,并以86歲高齡壽終正寝。與其卑鄙行徑相比,真讓人覺得老天無眼。
幸好善惡終有報,雖然蒲壽庚逃脫了典刑顯戮,但是大英雄明太祖朱元璋卻别出心裁地給他重重一擊。如果蒲壽庚在天有靈,一定後悔不已。
朱元璋是個”要麼不做,要做就做絕“的人。
他注意到蒲氏不僅對南宋滅亡助了一臂之力,還曾經打擊過反元義軍,是以蒲氏成為他最痛恨的姓氏,蒲氏也是他最痛恨的家族。
他下旨給予蒲氏最重的懲罰:蒲姓男子世世為奴,永遠沒有讀書、做官的可能;女子世代為娼,隻能世世代代地做賤民。
從此蒲氏族人隻能世世代代地從事賤業,有的還偷偷摸摸地改名換姓,卻隻能一輩子戰戰兢兢地,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遭到滅頂之災。
蒲壽庚真是罪孽深重、禍延子孫,蒲氏再無翻身的可能。
蒲壽庚害了薄氏一族、對蒲氏的危害可謂大矣。
結語
蒲壽庚是否襲擊過抗元宋軍,是否下令殺死過趙氏宗室,确實有商榷的地方。
但是從明太祖的谕令中可以看出,姓氏是對個人的限制,如果一個人行為不端,極有可能危害家族、甚至危害後世幾代子孫。
蒲壽庚讓蒲氏遭了滅頂之災。相反,有人為家族添了彩頭。
錢姓是一個著名的大姓,位于百家姓的第二位。
錢姓著名的人有五代時臨安的錢鏐,他曾建立吳越國,發展當地經濟、修建海塘、海堤,在東南大有人望。
現代,錢姓著名的人有中國飛彈之父的錢學森,中國近代力學之父的錢偉長,中國原子彈之父的錢三強。
這三位科學家都為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過卓越的貢獻,被時人譽為三錢。
這幾位姓錢的可以說給錢姓增了光,為家族添了彩。
兩者對比,不能不讓後來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