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月新能源車市:新勢力埋頭亂戰 比亞迪收割市場

文/溫沖

  當人們剛剛習慣了造車新勢力格局的不斷變化,不再驚訝于“蔚小理”隊形屢屢被打破之時,傳統車企又在比亞迪們的帶領下“卷土重來”。五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新勢力亂戰的同時,比亞迪們以暴走一般的市場表現告訴人們:風水輪流轉,莊家輪流做。

  根據目前公布的銷量資料來看,5月,理想重回新勢力排行榜“榜一”,哪吒、小鵬、零跑緊随其後,蔚來未能重回第一梯隊。前4名的當月度銷量均超過了1萬輛,但彼此差距并不大,“排位賽”依然焦灼。

  實際上,随着新能源汽車市場基盤越來越大,所謂的“新勢力”的範圍也應該從上述造車新勢力,擴大到更廣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當中。停售燃油車的比亞迪連續3個月月銷破10萬輛,獨立營運一年多的廣汽埃安5月銷量再度破2萬輛,他們都在切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蛋糕。當大家在同一個平面上進行比較時,造車新勢力的壓力就更大了。

5月新能源車市:新勢力埋頭亂戰 比亞迪收割市場

■新勢力排位賽再洗牌:理想重回榜一,哪吒、小鵬相對穩定

  相比4月份的群體下滑,5月份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資料回歸了正軌,迎來複蘇。乘聯會資料顯示,5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36.0萬輛,同比增長91.2%,環比增長26.9%。

  在整體回暖的情況下,造車新勢力也給出了四家企業月銷過萬輛的表現。其中,理想以5月份傳遞量11496輛新車,同比增長165.9%,環比增長175.9%,成為環比增速最快的企業。就這樣,理想一掃4月的頹勢,成為了新一輪“排外賽”的“雷主”。

  緊随其後,排在第二位的是哪吒,5月傳遞量為11009輛,同比增長144%。作為曾多次月銷過萬輛,并進入第一梯隊的品牌,哪吒在現階段算是站穩了腳跟。回看過去5個月的表現會發現,哪吒的排名一直穩定在第2、3名,沒有跌出過前三。

  這一次排在第三名的是,同樣表現相對穩定的小鵬。5月,小鵬傳遞量為10125輛,同比增長78%,環比增長12.5%。作為“蔚小理”當中,唯一一直穩定在前三的品牌,小鵬過去5個月的表現可圈可點,兩次奪得第一,一次獲得第二。

5月新能源車市:新勢力埋頭亂戰 比亞迪收割市場

  這3家排名靠前的企業,正好也是今年前5個月造車新勢力累計傳遞量榜單的前三甲,不過排名卻是從後向前。其中,小鵬前5個月累計傳遞53688輛,位于第一;哪吒和理想分别累計傳遞49974輛和47379輛,位列第二和第三。

  上個月的“銷量冠軍”零跑,在這一次的排行榜中降到了第四的位置。資料顯示,5月份零跑傳遞10069台,同比增長215.1%。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零跑連續第14個月同比增長超200%。

  曾經的領頭羊蔚來,近來卻表現的比較疲軟,排名一直在第四五名之間徘徊,是造車新勢力前5名中唯一月銷量沒有過萬的品牌。5月,蔚來傳遞7024輛,同比增長4.7%,環比增長38.4%;1-5月累計傳遞37866輛,同比增長11.8%。最終,無論是單月銷量還是累計銷量,蔚來在造車新勢力排行榜中都已經下滑至第五名。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5月底,蔚來累計傳遞量超過20萬輛,達到204936輛。蔚來方面表示,随着供應鍊企業複工複産,預計6月份生産将進一步恢複,包括ET7在内的車型傳遞将提速。

■傳統新能源車企來勢洶洶:比亞迪“暴走”第一,廣汽埃安再破2萬

  除了通常意義上的造車新勢力,傳統新能源車企展現出了更強的生命力和更加兇猛的攻勢,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新勢力”。

  在傳統車企中,比亞迪已經停售燃油車,成為一個純粹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完成品牌獨立并不斷推進混改的廣汽埃安,從一開始就銷售新能源汽車并保持着穩定輸出,給本就尚未“定型”的造車新勢力,帶來巨大的壓力。

5月新能源車市:新勢力埋頭亂戰 比亞迪收割市場

  官方資料顯示,比亞迪汽車5月銷量為114183輛,同比增長152.8%,環比增長8.25%。這是比亞迪連續第三個月月銷量突破10萬輛,超過造車新勢力月銷量的總和。

  在月度銷量持續走高的推動下,比亞迪前5個月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50萬輛,達到507314輛,同比增長348.11%。距離比亞迪年初定下的,全年累計銷售120萬輛的目标更進了一步。

  6月8日,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廉玉波向媒體透露,“比亞迪将會為特斯拉提供電池産品”。消息一出,比亞迪的股價直接“高開”走了一波。截至收盤,比亞迪股價增長3.98%,達到327.41元/股。

  相比“暴走”的比亞迪,廣汽埃安的增長一如既往的“穩定”。5月,廣汽埃安銷量達到21056輛,同比增長150%,環比增長106%,創品牌曆史新高。而這也是廣汽埃安繼今年3月單月銷量超過2萬輛之後,再度突破2萬輛,遠超造車新勢力各個品牌。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傳統新能源車企的爆發,對造車新勢力産生的影響尚不明顯。就像現階段大家在統計銷量排行榜時,還會劃分新勢力與傳統新能源車企,給造車新勢力的成長留下空間。

  但是,當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完成轉型,加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競争中來時,造車新勢力将不得不與更大體量的“新勢力”一起分享有限的新能源市場佔有率。屆時,造車新勢力的局面,将徹底被擊碎,内部小團體的排名也将失去意義。

  是以,現階段來講,造車新勢力的重中之重還是要提升自身在技術以及産品上的競争力,提升在上下遊供應鍊以及資金等方面的綜合實力,在傳統車企尚未大舉進攻之前,搶下更多的“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