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三角往事:李彌殘部橫掃金三角成大佬,撤回後卻成就坤沙威名

作者:十光掠影

這支部隊的謀生曆程真可謂是一代傳奇!當初老蔣敗北逃到台灣,任他們在緬甸自生自滅,哪知後來,他們竟幹出一件足以震驚世界的大事,就連老蔣看了都直接傻眼,立馬派李彌把他們重新收入麾下,意圖對大陸邊境進行騷擾,還妄想帶國軍卷土重來。那麼,這支部隊到底在緬甸幹了哪些大事?老蔣當初又為何舍得抛棄,擁有如此作戰實力的他們?而李彌最後又能否成功将他們收入麾下?本期視訊就帶大家一起揭秘,國民黨殘軍在金三角“建功立業”的故事!

金三角往事:李彌殘部橫掃金三角成大佬,撤回後卻成就坤沙威名

說起這支部隊,那就不得不提起一個關鍵人物——李彌。實際上這支部隊裡的大多數人,都曾是李彌的舊部,也是以在他們流亡緬甸之後,重新組建了一支由多方勢力彙集而成的部隊,也被稱作李彌部隊。然而實力不太行逃跑第一名的李彌,又為何會将這支實力強勁的隊伍抛棄?那還得從咱們國内打響的解放戰争說起。其實李彌從小就是一個聰明人,秉承着打不過就跑的做人原則,在1950年解放軍入滇以後,李彌眼看着來勢洶洶的解放軍沒法打了,于是直接光速逃離現場,甚至連身前的好幾萬國軍都不要了。在經曆過這場戰争以後,那些國軍當中有人做了戰俘,有人當場斃命,還有一些對老蔣依舊抱有希望,而遲遲不肯投降的殘軍,為了躲避解放軍的追擊,便亂哄哄地逃去雲南邊境,随後又倉皇躲進緬甸境内。

隻是人在異國他鄉久了,難免會覺得想家,瘋狂地想要找到歸屬感。于是一支由國軍700餘人、遠征軍800餘人、再加上國民黨複員軍700餘人的李彌部隊,便橫空出世。他們兩千餘人一起流落在外,衣食住行都成問題,而他們的領頭人李國輝,也曾向老蔣求助,然而在當時已經自顧不暇的老蔣,根本無力管他,便狠心叫他們自生自滅。心灰意冷的李彌部隊,開始想盡辦法在緬甸存活下來。然而李國輝卻是一個十分正派的人,就連餓了三天的手下,偷挖村民一個蕃薯,都要在李國輝知道後被當場槍斃。也是以,李國輝這号人物,成功引起了當地專注販毒的土司注意。他們十分欣賞這個上司能力不錯,且武力值頗高的年輕人,于是便帶他一道幹起了這檔子生意。

然而正當他們的生活逐漸開始步入正軌之時,緬甸軍方又不樂意了。原本他們的國家就剛剛獨立,此時内部正混亂不已,現在又突然多出來一群國民黨殘軍,在這裡安營紮寨,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他們便立即出兵,圍剿李國輝等人。雖然國軍在解放軍面前,常常被打得喘不上氣,但是跟一群剛剛組建起來的緬甸軍隊相比,他們之間的實力卻懸殊不小。由于很多國軍都是軍校出身,且李國輝也終于發揮出,其一直埋沒于國民黨軍中的軍事指揮才能,是以即使緬甸軍方已經對他們動用了重型武器,也依舊沒能打過他們。這件事後來還被泰國和新加坡的媒體大肆報道,李國輝的部隊也真可謂是一戰成名。

然而身在台灣的老蔣,在看到報紙以後,卻馬上坐不住了。一直以來他都不知道,原來李彌手下竟還有如此勇猛的隊伍,而他卻在戰争中把他們丢棄,兀自當個逃兵,真是太沒出息了!就這樣,老蔣把李彌臭罵一頓之後,讓他火速趕到緬甸,争取把李國輝部隊重新收入麾下,再利用他們騷擾大陸邊境,企圖令國軍勢力卷土重來。而李彌在接到上級訓示之後,也是一點兒沒敢懈怠,立馬就帶着十萬美元去了。李國輝在看到李彌這個老上司後,也本着軍人服從指揮的天性,立馬讓位于他。

然而李國輝的一衆手下卻十分不滿,心想着他們在最困難的時候,是小李将軍同他們患難與共,然而李彌一來就要他們心目中的英雄退位,這未免也太不合理了吧?可是李彌這樣做真的不合理嗎?等他把車上的皮箱全部打開之後,一衆士兵就知道此事到底合不合理了。貧苦許久的士兵們在看到那十萬美金以後,紛紛兩眼放光,有的甚至口水都流出來了。而一想到這些錢能幫助他們改善生活,大家也都不情不願地喊起了真香。

别看這李彌在國民黨當差的時候,沒有做出什麼貢獻,然而等他來到緬甸以後,卻是大有一番作為!由于李國輝受當地土司恩惠,靠着幫他們運送貨物,勉強和兄弟們混了一口飯吃,是以他也十分鼓勵手下和當地人結婚生子,也算在異國他鄉有一個家了。于是在李彌到達緬甸之初,李國輝的部隊已經從原來的兩千餘人,提升到将近一萬人的規模了,這還不算那些人的老婆孩子,十萬美金根本不夠養活他們。是以為了謀求一個長遠的飯碗,李彌沒有找自身難保的老蔣求助,畢竟隻靠他摳摳索索的接濟,大家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李彌想到了一個絕佳的點子,然而也正是因為他這個點子,才使得金三角的生意徹底聲名大噪,以至于後來再有人提起這三個字的時候,大家馬上就能想起它是做什麼買賣的地方。

金三角往事:李彌殘部橫掃金三角成大佬,撤回後卻成就坤沙威名

由于當時各方勢力又都聚集在金三角的三不管地帶,虎視眈眈地盯着市場動向,各股勢力之間針鋒相對、互相征伐,于是在李彌目睹這一局面之後,便立即召開了一場會議,不但把所有土司都叫到一起,并且還在他們面前瘋狂表演了一出花拳繡腿,把衆人唬的是一愣一愣的,直呼李彌威武,随後就接受了由他制定的販毒新規定。那就是土司之間要和平友好、共謀發展,嚴格按照國軍的規定種植交易,并且所有收入都必須向國軍交稅,這樣國軍才可以為大家提供保護。從此之後,金三角的這項生意便走向軍事化、集團化的新型模式,并且李彌的這套全新經營模式,還被推廣至全球,而金三角地區在後來也俨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毒品生産基地。然而這時緬軍卻再次對李彌部隊發起圍剿,并且這次他們還集中了三個旅的兵力,外加四千名印度雇傭兵。

此次戰役共持續了三個月之久,打至最後,印度的四千名雇傭兵竟隻剩下三百多人有幸逃了回去,更有消息稱他們其中大部分人還都是精銳步兵!那如果連他們都打不過那些國軍,緬軍還指望着自己人能有戲可唱嗎?于是自那以後,緬軍除了背地裡罵罵老蔣,也不敢再正面招惹他們了。而李彌部隊也通過這次戰役,徹底在金三角地帶站穩了腳跟。然而随着他勢力的日漸擴大,身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沒閑着,他們開始不斷對老蔣施壓,企圖借他在緬甸培養的這股力量,重新殺回國内打我軍一個措手不及!然而李彌是何等人也?狡猾如他絕不會犧牲自己,做他人嫁衣。于是在接到老蔣來電以後,李彌表面上答應出兵,實際上卻隻敢騷擾大陸邊境,并且一旦在引起我軍注意之後,就立馬全速撤兵。

彼時正趕上大陸在抗美援朝之際,是以咱們的毛主席也沒空理他。于是李彌部隊就在這樣毫發無傷的情況之下,白白拿了老美許多裝備。然而老蔣這個人卻生性多疑,在聽說李彌竟私自會見美軍之後,擔心他在緬甸的勢力越來越大,日後更有可能發展到自己控制不住的地步,于是便在1953年令李彌趕回台灣,同有關部門做彙報工作。雖然臨出發前,有手下不斷在提醒李彌,勸誡他千萬不要步了張小六的後塵。然而對蔣介石深信不疑的李彌,卻笃定他不會對自己下手。于是便成功地在飛回台灣之後,被蔣介石終身軟禁到七十二歲去世,都沒能再踏出過台灣半步。可見老蔣确實對他器重,以至于半步都不想讓他離開自己。真可謂是感人至深的一段佳話。那麼李彌走後,他遺留在金三角的生意又該怎麼辦呢?别着急,咱們接着來講。

實際上,當年李彌在緬甸站穩腳跟以後,曾在當地創辦過一所學校。而在學校開課當天,村子裡一衆跑來看熱鬧的村民之間,有這樣一個看起來呆呆傻傻的小孩。然而誰都不會想到,十幾年後,他竟會成為金三角的第一毒枭!羅興漢本出身名門,但在與家裡鬧翻以後,染上毒瘾,還欠了一屁股外債。但因其能力很強,且身手也好,于是便被當地豪門小姐看中,一起從事起販毒的勾當。再由于他和國軍很熟,并且還在後來加入了國黨,是以他的販毒生意也一直很順。就這樣,羅興漢成功化身為一代倒爺,向農民們借來鴉片出售,賣了錢再賺中間差價,經營模式十分前衛。

後來在1961年的時候,由于他和國民黨的關系一直不清不楚,于是便被緬甸抓走。但又由于國軍殘部很快便撤離台灣,緬甸軍方看他身手不凡,便留着羅興漢建立起了,專打樹立反對旗幟的武裝力量。而羅興漢也在1965年成立了自衛隊,雖然人數不多,但他政策不少,不但受到緬甸欣賞,同時隊伍也不斷壯大到一千多人,并且還在戰争中搞到一批先進武器。但不管此後人生多順,羅興漢始終無法忘懷國軍當年風采,于是他便重操舊業,利用國軍留在當地的資源,開始大肆生産毒品,并且還把金三角的各種環節一并包攬,實作了全産業鍊的對接。

此外,他還開創了毒品提純新時代,并且将其所生産的貨物直接銷往歐洲。于是金三角的販毒事業,在羅興漢的不懈努力下,又進入了一個鼎盛時代。但後來羅興漢卻膽大到拿國家經費從事該行業,嚴重侵犯到國家尊嚴。于是緬軍便出兵蕩平了他的制度工廠,并将他判處死刑。不過後來又不知道什麼原因,緬甸不僅把他放了,還賠以兩百萬元的巨款。

在羅興漢一手打造的金三角帝國被摧毀以後,這項貿易也開始在世界上出現留白,不過這片空白,很快就随坤沙的出現被填補上了。他也是李彌軍校的一名學員,當年親眼見證了國軍對土司們收取高昂保護費用,不禁深受他們感染,打算如果他在軍中混不出個名堂,就要回家當一名土司。然而在1954年大部分國軍撤回台灣以後,坤沙覺得他就算繼續留在這裡也不會有什麼出息了,于是便果斷撕下了肩上的軍銜,回家做一名土司。并且在那個時候,坤沙組建了自己的私人軍隊。

後又靠着緬軍與羅興漢鬥得正猛的時期,悄悄在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由于他自身是李彌軍校出身,再加上羅興漢勢力已經開始衰落,于是便自然而然吸引了許多國軍殘部投靠,并且還成功招來了原國軍18團長張蘇泉做自己的參謀。由此,隊伍的武力值一下提升許多,并且還從一衆雜牌軍隊中脫穎而出。但好景不長,由于60年代金三角地帶展開了各類武裝鬥争,坤沙也在那時候被緬軍記住,并且于1969年開始對他實施逮捕。但被捕後的坤沙并不老實,張蘇泉也在背地裡對他進行幫助,緻使他成功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并且從此興起了黑惡活動。

金三角往事:李彌殘部橫掃金三角成大佬,撤回後卻成就坤沙威名

在張蘇泉的衷心輔佐下,坤沙建立起的販毒集團日益壯大。而坤沙此人也十分聰明,他不像羅興漢那樣貪心地什麼都抓,而是隻專注于把控産業鍊中最賺錢的兩個環節。于是在短短幾年,便一躍成為金三角的第一毒王。而坤沙也再一次讓金三角的這一黑暗産業達到又一個頂峰。不過在此期間,坤沙卻也犯了一個最為緻命的錯誤。那就是将販毒和民族革命扯到一起。由于他宣稱販毒是為了籌措革命經費,還鼓勵緬甸地區部分民族獨立起來,于是便順理成章惹怒緬軍。

在此後緬甸内部基本和平,緬軍終于騰出手去收拾他了,于是從91年到93年間,緬軍一共對坤沙發起三次大規模攻擊,并且直搗坤沙的老巢,緻使他實力大減,最終也大勢已去,向緬甸投降。然而羅興漢和坤沙的沒落,卻并不代表着整個販毒産業的沒落,單說如今這個美好和平的世界之下,就依舊潛藏着一些蛇鼠之輩,企圖以自己的手段來危害一方百姓安全,而面對此等現象,大陸也在積極采取一些治理措施,相信大陸人民的未來一定會更安全,在這裡作者也要提醒大家,永遠不要放松于身邊的波瀾不驚,也許在你的身邊,就潛藏着一雙充滿着惡意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