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給予與獲得樂觀而善良的微笑,不僅具有穿透力,而且帶來了意想不到效果。13歲的​小女孩和她哥哥(圖3),被父母遺棄,是生活

作者:周矩心眼界

給予與獲得

樂觀而善良的微笑,不僅具有穿透力,而且帶來了意想不到效果。

13歲的​小女孩和她哥哥(圖3),被父母遺棄,是生活在孟加拉國的流浪者。他們出來撿垃圾賣點錢,幫船老闆吆喝客人可以管飯,住在大橋下非常簡陋的洞穴裡。哥哥最大的願望就是有個帶牌照三輪車可以掙錢。

中國的旅行者張耀陽(圖1左)被女孩的笑容給感染了。他們生活這麼不容易,小女孩還能有如此燦爛、幹淨的笑容。張和女友決定幫幫他們實作這個願望,​希望哥哥帶上妹妹找個好一些的地方住,靠自己掙錢。就真的送了他們一輛三輪車。

張耀陽還特意給當地的管車夫的“黑老大”(圖4)打招呼,希望“罩着”(關照)這個小夥子。“黑老大”也一口答應下來,因為他也被感動了。

惡與善都是人的本性,如果為了地盤的争鬥、利益奪取,多半看到的是攻擊、對抗,仇視。但是如果表達的是友好、同情、關懷,得到的一定是溫暖,感動,友好。

“給予”帶來的幸福感,有時會超過“獲得”産生的成就感。

給予與獲得樂觀而善良的微笑,不僅具有穿透力,而且帶來了意想不到效果。13歲的​小女孩和她哥哥(圖3),被父母遺棄,是生活
給予與獲得樂觀而善良的微笑,不僅具有穿透力,而且帶來了意想不到效果。13歲的​小女孩和她哥哥(圖3),被父母遺棄,是生活
給予與獲得樂觀而善良的微笑,不僅具有穿透力,而且帶來了意想不到效果。13歲的​小女孩和她哥哥(圖3),被父母遺棄,是生活
給予與獲得樂觀而善良的微笑,不僅具有穿透力,而且帶來了意想不到效果。13歲的​小女孩和她哥哥(圖3),被父母遺棄,是生活
給予與獲得樂觀而善良的微笑,不僅具有穿透力,而且帶來了意想不到效果。13歲的​小女孩和她哥哥(圖3),被父母遺棄,是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