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丹丹烏裡克,以鼠為神的塔克拉瑪幹深處小城

作者:進藏全攻略

1896年,斯文赫定裝備了駝隊,帶着探險團隊向東挺進有着“死亡之海”稱謂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在沿着克裡雅河古河床前進時,兩大古文明遺址慢慢地被拂去神秘的面紗。第一個遺址叫丹丹烏裡克,第二個遺址叫喀拉墩。

丹丹烏裡克,以鼠為神的塔克拉瑪幹深處小城

1月23日的黃昏,他們發現了丹丹烏裡克,意思是“象牙之屋”,這是一片了無生機的地方,廢棄于唐代,枯死的樹枝,被風幹得徹徹底底,如同泡沫,一觸即破。東西寬約兩公裡,南北長約十餘公裡的遺迹沿着幹涸的克裡雅河分布,模糊可見城堡、民居、寺廟、農田、灌溉溝渠等人文景觀。

丹丹烏裡克,以鼠為神的塔克拉瑪幹深處小城

勁風和流沙是這片遺迹最大的威脅,在發掘出的20餘處建築物中,有接近一半的數量是屬于佛教寺廟建築的,可見,這座沙漠腹地的小城是一個崇尚佛教的國度(實則是一個鎮)。其中有一護國寺,寺内裝飾着大量佛教壁畫和雕塑,還有展示故事的壁畫。

丹丹烏裡克,以鼠為神的塔克拉瑪幹深處小城

丹丹烏裡克廢墟中的一處神像下放置了幾塊木闆,可能是作為貢品擺放的,細細端詳可見圖案。其中一塊木闆上畫的是頭戴王冠的鼠頭半身人像,背有橢圓形光環,坐在兩個侍者之間。這幅畫是後來千裡迢迢來到中國的斯坦因發現的,并命名為《鼠神圖》,它轟動了世界美術界,并在故事的解釋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論。

丹丹烏裡克,以鼠為神的塔克拉瑪幹深處小城

斯坦因的解釋是,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中記載了一個叫《鼠壤墳傳說》的神話故事,說在于阗國都西郊有一座沙包稱鼠壤墳,生活在這裡的老鼠大如刺猬,其中首領是一隻毛色呈現金銀色彩的巨鼠。一次匈奴大軍駐紮在鼠壤墳這個地方,打算進攻于阗國。于阗國的君王、大臣和百姓無不惶恐,國王平時知道鼠壤墳有神鼠,但是并沒有禮拜過。大敵目前,“病急亂投醫”,便設定祭台,祈求借助神鼠的力量擊退敵人。當夜國王夢見神鼠對他說:你尊敬我,我願意幫助你,天亮了就出兵吧,會打赢的。于是第二天天亮便點兵突襲匈奴大軍的營帳。匈奴大軍得知于阗軍隊前來,慌忙迎戰,沒想到馬鞍、軍服、弓弦等系帶均被老鼠咬斷。就這樣于阗大軍獲勝了,為了表示對神鼠的感謝,國王便建造神祠來祭祀,以求福佑。

丹丹烏裡克,以鼠為神的塔克拉瑪幹深處小城

曆史文獻都有“西域有鼠國、大者如犬、中者如兔、小者如常”、“于阗王錦帽金鼠冠”、“于阗西有沙碛,鼠大如猬,色類金,出入群鼠為從”的記載。這些記載與《大唐西域記》中《鼠壤墳傳說》相吻合。是以《鼠神圖》表現的即是《鼠壤墳傳說》,應該是能夠解釋通的。

在這裡還有很多神奇的故事以壁畫或者是木闆畫的形式存在着,斯文赫定發現了丹丹烏裡克,斯坦因則對其進行大量的發掘。他們打開了古代于阗社會生活的一幅幅畫卷,也證明了《大唐西域記》中的部分文字記載。

丹丹烏裡克,以鼠為神的塔克拉瑪幹深處小城

至于他們到底的偉大的探險家還是中國西部文明曆史的竊賊,便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下一篇咱們介紹喀拉墩遺址,歡迎繼續關注。

北京瑪吉阿米藏地旅行,專注于小衆旅行線路,更多藏區或新疆旅行小衆線路、無人區穿越、旅行資訊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川藏線 (就川藏線 這三個字,加黃V認證,與本訂閱号頭像相同),我們一起出發,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中國西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