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斯洛文尼亞:為何被稱為“東歐黑馬”,看看它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

作者:大地球小故事

想必大家都知道,南斯拉夫分裂時分成了六個國家,而今天要說的這個國家,是六國中最富裕的,沒錯 它就是斯洛文尼亞,今天球哥就帶大家來了解了解!

斯洛文尼亞全稱是斯洛文尼亞共和國,是中歐南方的國家,它的地理位置很不錯。北邊是奧地利,東北部是匈牙利,西邊和東南部分别是意大利和克羅地亞,西南則和地中海的海灣相通。也就是說,斯洛文尼亞的位置很像十字路口,許多内陸國家要通過它才能進入亞得裡亞海,進而通向地中海。但是該國的面積很小,隻有2萬多平方公裡,這麼小的土地卻孕育了205萬人口。人口密度大概是每平方公裡103人,這個資料在歐洲算是中等水準。

斯洛文尼亞:為何被稱為“東歐黑馬”,看看它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

土地小也導緻了資源短缺,斯洛文尼亞幾乎沒什麼礦産,有的隻是綠植和河流。該國的綠化面積占比可不小,光是草地就有5593平方公裡,森林更是能覆寫一半的國土,而且這裡的平均海拔超過了550米。在氣候方面,斯洛文尼亞由于身跨多個地理區,是以它的内陸和沿海地區有顯著差異,其内陸夏天濕熱冬天幹冷,而沿海的地區是地中海氣候,夏天雖然也熱,但冬天卻是溫暖多雨的。作為一個中歐小國,斯洛文尼亞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它的前身可是名聲鼎沸的南斯拉夫。

斯洛文尼亞:為何被稱為“東歐黑馬”,看看它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

早在6世紀,斯洛文尼亞人就劃分好了自己的領地。9世紀後,領土面積直達巅峰,從西南邊意大利的得裡雅斯特灣,一直到東邊匈牙利的巴拉頓湖,那時候都是斯洛文尼亞的土地,不過後面又縮水縮回去了。直到1918年,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斯洛文尼亞人,聯合了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國家。這個獨立的國家和塞爾維亞王國合并,變成了南斯拉夫王國。然而二戰時期的法西斯勢力,很快就将這個新王國給瓜分了。斯洛文尼亞不得不轉投另一個南斯拉夫聯盟,這個聯盟也就是南斯拉夫SHZY聯邦共和國,在SHZY陣營當中,南斯拉夫是僅次于蘇聯和中國的猛将,但是好景不長。

斯洛文尼亞:為何被稱為“東歐黑馬”,看看它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

1991年,斯洛文尼亞逃離了即将崩盤的南聯盟,成為了獨立的主權國家,随後就把憲法給修改了,讓自己變成多黨制國家。為了不依賴南聯盟大市場,斯洛文尼亞将六七成的産業都轉移到歐盟,這也導緻了其大型國企的崩潰,曾經的高就業率立馬變成了高失業率。單飛後的斯洛文尼亞迎來了罷工高潮,但是它繼續堅持私有化改革。過了一段時間,斯洛文尼亞終于轉型成功,并且和其他歐洲小國一樣,相繼投奔了北約組織和歐盟。這不禁讓人好奇,在經曆了改革陣痛,又和歐盟過了蜜月後,如今的斯洛文尼亞,其國情是怎麼一番景象呢?

斯洛文尼亞:為何被稱為“東歐黑馬”,看看它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

由于斯洛文尼亞地理條件不錯,附近各國進出地中海,多半要和它打個招呼,是以它唯一的小港口科佩爾港,也能成為國際上排的上号的海港。現在斯洛文尼亞的經濟實力,是南聯盟六國中最高的,人均GDP能達到2.3萬美元,人送外号“小瑞士”。斯洛文尼亞現在有國民205萬人,其中大約83%的人口來自斯洛文尼亞族。除了斯洛文尼亞語,這裡的人多半也會講英語,意大利語甚至德語,假如你會說點英語,那麼來到當地基本不會有溝通障礙。旅遊業也是斯洛文尼亞的重要收入來源,在2016年就設有十幾萬個床位,一年能接待400多萬遊客。如果還算上在這裡歇腳的,那就有1100多萬人了,對于一個面積這麼小的國家來說,這種遊客數量就很誇張了。

斯洛文尼亞:為何被稱為“東歐黑馬”,看看它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

作為意大利的鄰居,斯洛文尼亞也同樣注重家庭,勤儉持家是他們最寶貴的品德之一。相比他們的高收入,這裡的人們消費欲望不強,除了一樣東西——葡萄酒。斯洛文尼亞有着曆史深厚的釀酒傳統,雖然他們不亂買東西,但是真的會花大價錢買紅酒喝。這個國家也有一種即将消失的禮儀,以往他們迎接客人,不管家裡多窮多缺糧,都會身着民族服裝,端出面包讓客人蘸着鹽吃,現在是很難見到這一幕了,除非遇到講究人。如今的斯洛文尼亞人,生活安居樂業,社會福利也一應俱全,就像他們國歌裡唱的那樣,長享有自由快活。本文由大地球小故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