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腦寶媽拿“香飄飄”當母乳,孩子每天痛不欲生

作者:一絲絲涼意8

時下大部分家長在孩子的日常飲食上都非常用心,

盡量保證科學地營養搭配。

孩子的脾胃虛弱,如果進食不當的話,

很有可能會引發身體不适。

有些無知的家長,将自己習以為常的飲食給孩子喝,

卻不知,對于孩子而言卻可能是毒藥...

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01

無知媽媽害了娃

“員工的女兒,現在滿6個月,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喝某奶茶,而她的兒子,從出生開始就喝某花生奶”...

看到這個小視訊時,學爸真的是震驚了。

有位視訊部落客釋出了一篇視訊,談到自己員工的女兒,從出生開始,媽媽就不給她喝母乳,而是給她喝奶茶。

而她的兒子從出生開始,喝的是某花生牛奶,這是有無知的媽媽,才能這樣做?

母乳對于每個孩子來說,是最珍貴的禮物,也是大自然對于人類繁殖最妥善的安排。

要知道母乳/配方奶粉是0-6個月嬰兒的唯二食物。

不論是WHO,還是美國兒科學會,還是大陸婦幼營養學會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都是一緻的: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

如果不能母乳喂養或者母乳不足,一定要選擇嬰兒配方奶粉,羊奶、牛奶都不能替代母乳。

也就是說母乳喂養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媽媽們應當盡量在嬰兒0-6個月純母乳喂養,

如果特殊原因無法母乳喂養或者母乳不足,能且隻能使用配方奶粉。

可以說,母乳無論是對媽媽還是對于寶寶來說,都是大自然最深厚的饋贈。

拍攝視訊的po主在後續的視訊中提到她後面去看了小女孩,給小女孩家送去了奶粉,也勸說了女孩家長,不喝X飄飄奶茶了。

心裡算是籲了一口氣。

不過,我還是久不能平靜,甚至有點希望這是一些po主為流量而編造的,不是真的,

至少說明沒有這個出生起就喝着高糖奶茶的可憐的孩子。

02

“心大”父母帶娃出意外

這位“心大”的母親讓學爸想到這位3歲寶寶。

前不久,有醫院接診了一位三歲男孩,男孩在被父母送到醫院來的時候,整個人的臉色蠟黃,

全無血色,而且意識已經出現了模糊。于是醫生趕緊對其進行了收治,并且安排了血液科的急診。

在一番診治後,醫生發現孩子得的可能是比較典型的“蠶豆病”。

原來在此之前,男孩的爺爺從鄉下帶來了很多新鮮的蠶豆,

男孩媽媽便把這些蠶豆煮熟後做成了蠶豆泥,當做沙拉喂給孩子吃了。

蠶豆泥鮮嫩的口感很讨孩子歡心,于是男孩便吃了一大碗。

可是沒成想也正是這一大碗蠶豆泥,把他送進了急救室并且還在急救室整整呆上了三天。

幸運的是,在醫生的緊急救治之後,男孩最終轉危為安,順利出院了。

而提到這次非常驚險的經曆,男孩媽媽直言心有餘悸。

醫生解釋說,“男孩所患的是一種非常典型的蠶豆病,其是急性溶血性貧血的一種表現。

每年新鮮蠶豆上市的時候都會有孩子,因為吃了蠶豆而住進醫院。”

男孩的父母怎麼也沒有想到新鮮的蠶豆居然不能夠給孩子吃,兩個人看着眼前虛弱的孩子,直言是自己太無知了。

之前學爸還覺得這樣心大的父母是少數,但了解一通,發現并不是這樣。

有一個名叫朵朵的小女孩,在被母親帶去醫院檢查以後,

醫生告知母親朵朵患有先天性肺炎,需要在醫院進行“霧化治療”才能好轉。

然而,貧困的家庭條件讓朵朵的母親沒有選擇遵從醫生的建議。

甚至于,由于自身的無知,她認為“霧化治療”就是用水蒸氣來給孩子治療。

有了這個想法,她也沒有去詢問醫生的意見就決定付諸行動。

朵朵的母親在家裡用熱水壺燒了一壺開水,然後讓朵朵在水上蒸臉。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發生了,朵朵因為高溫度的水蒸氣燙傷了臉,燙傷的面積之大甚至可以說是“毀容”了。

朵朵在“毀容”以後,就像戴了一副面具在臉上,不僅沒有很酷反而顯得很吓人。

是以,學校裡的同學沒有一個人願意和朵朵玩。這也導緻朵朵小小年紀就顯得很“懂事”,

但也很孤僻,雖然她的内心雖然很希望能夠摘到這幅“面具”,但是貧窮的家庭條件并不允許。

朵朵的媽媽很自責,她的父親也對此指責她的擅自做主,最終朵朵的父母也是以離了婚。

幸運的是,朵朵在後來遇到了好心的公益組織。他們表示願意免費出資讓朵朵進行治療。

無知的父母釀出大禍,真不知是該同情還是該指責。

03

父母帶娃要注意什麼?

1、凡事先思考,采取合理的科學措施

很多新手父母在第一次帶娃的時候,容易因為孩子的生病發燒就手忙腳亂,最終“病急亂投醫”。

在聽信“偏方”或民間傳聞以後,不僅沒有讓孩子的病情好轉,反而變得更加嚴重。

其實,當孩子患病的時候,即使父母自身不知道怎麼做也不需要太過慌張,

可以先去醫院詢問醫生等專業人士的意見。

2、把家裡的危險物品遠離孩子

這裡說的“危險物品”其實不僅限于我們日常認知裡的“硫酸、農藥”,它也有可能是一種普普通通的物品,

比如玻璃渣,剛燒開的開水。這些如果不小心傷害到小孩子,就不像成年人那麼的輕描淡寫了。

小孩子各方面的生理系統都不能和成年人相比,一點點傷害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是以,寶爸寶媽們應該謹慎一些,把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的物品藏好,不要放在小孩子能夠觸碰到的地方。

3、自身學習基本的急救常識

意外總是會在我們想象不到的時候發生,比如孩子吃食物的時候噎住,偶爾的腹痛等等。

是以,父母自身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急救常識。

這樣即使自己的孩子真的不幸遇到了意外情況,自己也可以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多一份保障。

04

關愛孩子,從小做起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也提到:“孩子在1歲半之前是由誰照顧得很重要,由媽媽親自照顧孩子,孩子在長大後就不會太叛逆。”

當孩子們逐漸懂事之後,父母們一定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

可以告訴孩子哪些物品不能觸碰,哪些物品不能吃,否則會發生什麼後果,

這樣一來孩子們知道這些物品存在危險也就不在好奇了,減少危險的發生。

總之,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

但在他們年齡小、無法保護好自己的時候,父母應該給他們多一點耐心和細心,盡量别讓孩子受傷,

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導緻孩子面臨危險,落得個後悔萬分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