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了影響孩子的專注力,看卡通片還會影響孩子哪方面的能力

作者:吾家倆棉襖

曾經我以為看卡通片和讀書是一樣的,看卡通片也一樣能學到很多詞彙。但自從我開始陪糖包讀書後才發現,相比于讀書,看卡通片學到的詞彙确實有點少。可又不得不承認,陪糖包讀書是一件這麼耗費精力的過程。

自從糖包上幼稚園後,幼稚園班上的老師會要求小朋友們每天讀書打卡,開始我并沒有當回事,反而覺得對于不識字的孩子來說,過早的要求孩子讀書打卡會讓她對書以及書裡的故事産生逆反心理,影響她以後自覺地讀書,是以并沒有督促糖包讀書打卡。但是老師會為堅持讀書打卡50天左右的小朋友們頒發獎狀以資鼓勵。糖包眼見自己沒有得獎狀就回家問我,為什麼她沒有獎狀,我隻好說,我沒有督促你讀書打卡,不好意思。為了滿足糖包獲得獎狀的願望,開始督促她讀書打卡吧。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剛好讀完詹青雲的《趁着年輕,我偏要勉強》。詹青雲在自傳裡說到,她在4歲左右的時候就能當《西遊記》、《三國演義》的故事點讀機。直到這時,我終于意識到了,相比于看卡通片,讀書到底有什麼好處。

一、讀書,可以學到卡通片裡學不到的詞彙。

凡是作品都會經曆一個創作階段,用《甄嬛傳》電視劇創作的過程舉例說明:1、先得寫出《甄嬛傳》這部小說;2、把小說改編成劇本;3、把每一集的劇本拆解為各種方案:比如燈光方案、服裝方案、人物造型方案等等;4、按照這個方案把人物、環境拍攝進入鏡頭;5、後期的剪輯方案等等。這個創作一定是以文字開始,并且文字的使用貫穿整個過程。可以說,沒有好的文字,就沒有之後一連串的動作,是以首先得有好的文字。

要想寫出有意思的東西,就需要大量的詞彙積累。卡通片把小說裡大量描寫景色、人物形象的語句都經過了一層分析,具象化為了景物配置、人物的服裝、裝扮,是以從卡通片裡就學不到這類詞彙的表達。比如《西遊記》書本裡會詳細說明“孫悟空去三星洞拜菩提祖師為師”這句話,可在卡通片裡就隻會把“三星洞”三個字刻在為拍攝電視劇而布置的景物裡。如果看卡通片的孩子不仔細看就學不到這個知識點,當她想要通過自己的嘴巴複述這個故事時,就很難把它講得生動。

是以一個看完《西遊記》卡通片的兒童就不太會知道孫悟空的第一個師傅是住在三星洞裡的菩提祖師,而一個讀完《西遊記》書的孩子就會get到,孫悟空飄洋過海曆盡千辛萬苦來到了西牛賀州靈台方寸山三星洞拜菩提祖師為師,在菩提祖師那兒學到了七十二般變化和筋鬥雲一翻跟頭就有十萬八千裡路的本領。

看出差別了沒,看完卡通片的孩子,腦海中是一幅幅的圖畫,但圖畫是無法通過日常行為輸出的,除非我們專門為此而學習繪畫。而我們普通人與這個世界互動最多的方式是口語或書面表達。讀書的孩子,腦海中都是一個個生動的詞彙,這些詞彙可以通過孩子的嘴巴或者筆頭描述出來,當這些詞彙從孩子的嘴巴裡冒出來或者從筆頭下流出來時,就構成了孩子的表達力。

二、讀書,可以增強記憶力。

這裡說的讀書,是大人讀書給孩子聽。通常,我給糖包都是這麼讀《西遊記》的:離開車遲國,唐僧師徒四人一路西行,糖包,他們為什麼要一路西行,往西走。這時糖包就會唱起“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裡,什麼妖魔鬼怪,什麼美女畫皮,什麼刀山火海,什麼陷阱軌迹,都擋不住火眼金睛的如意棒,護送師徒朝西去”。她告訴我,因為他們是去西天取經的呀。

講到《三打白骨精》時有這麼一句“孫悟空一眼看出這姑娘是個妖怪”,就得問一句“孫悟空是怎麼一眼看出這姑娘是妖怪的”?糖包用食指輕點着太陽穴想一會,“嗯,火眼金睛”。“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是怎麼煉出來的?”“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裡煉了七七四十九天煉出來的”。

給糖包讀書就是這麼難,明明我隻要1分鐘就能讀完的書,糖包讀就得10分鐘。這還隻是其中一段。每次打開一個新的故事,她都要指着唐僧、白龍馬、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一一的說出他們的名字,我還得見縫插針的讓她複習一下,孫悟空有什麼本領,用的什麼武器,他的老家在哪裡,紅孩兒是不是火雲洞,紅孩兒噴出來的火叫什麼火,他還有什麼本領,豬八戒用的什麼武器。

就這麼一遍一遍地複習,糖包現在已經能知道很多《西遊記》中的人物、地點、故事情節了。比如太上老君的腦袋上有一個八卦的圖像,太白金星的腦袋上有個金色的星星,孫悟空的第一個師傅是菩提祖師,菩提祖師的老家在方寸山三星洞,孫悟空的老家在花果山水簾洞,他的武器是如意金箍棒,在菩提祖師那學到了筋鬥雲、七十二般變化的本領,豬八戒的武器是九齒釘耙,觀音菩薩是南海的,等等。

是以說,為什麼讀書可以增強記憶力。

三、讀書,可以練習孩子的表達能力。

在我讀大J小D的《跟美國幼稚園老師學早教》這本書時,我學到,講故事時所用到的語言組織能力、詞彙量、想象力和前後的連續性、邏輯性都是國文能力的名額,講故事的人還需要有很好的記憶力,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講故事時要調動幾乎所有學習過程中需要用到的認知能力。

是的,對于3、4歲的孩子來說,表達力就是講故事的能力,如果她能将大人講給她的故事不斷内化成為一個個生動具體的詞彙,再動用自己此前已經掌握的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性把故事複述出來,就能成為一個表達高手。

這是看卡通片不能給到孩子的能力,或者說,大部分父母把孩子看卡通片看成是孩子一個人的娛樂,而不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如果父母也可以像陪孩子讀書那樣陪孩子看卡通片,相信看卡通片的過程也能讓孩子學到不少東西。

說到底,這還是一個父母願意抽多少時間陪孩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