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慈禧一生隻寫了1首詩,卻被編入國小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詳

作者:弋說曆史1
慈禧一生隻寫了1首詩,卻被編入國小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詳

清朝末年,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也正是因為慈禧太後的貪生怕死,造成了我們國家的淪陷。就算慈禧太後令大多數人厭惡,但她也有着不為人知的一面。抛開一切來說,慈禧的才華是比較出衆的。

但其實慈禧太後的前半生也算是一個才女,“殚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詩就出自于她。她一生隻寫了這一首詩,卻被編進了國小教材中,裡面的經典語句現在更是家喻戶曉。

慈禧一生隻寫了1首詩,卻被編入國小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詳

一入宮門深似海

從我們學習曆史起,便一直稱她為慈禧太後,而她究竟有怎樣的身世呢?據悉慈禧太後出生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南旗,母親也是出自滿洲貴族的女子,父親更是當朝高官。在這種家庭出生的女子就注定了她這一生不平凡。

鹹豐皇帝舉辦選秀活動時,慈禧太後就參與其中。經過了重重篩選過後,慈禧太後成為了一名秀女。但她的野心卻不局限于,僅僅當一名普通的秀女而已。畢竟在後宮中,皇帝的寵愛是十分重要的。

慈禧一生隻寫了1首詩,卻被編入國小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詳

慈禧太後也深谙此點,是以她入宮後就想盡各種方法讨皇帝的歡心。沒過幾年慈禧太後就受到鹹豐皇帝的寵愛,但這也隻是簡單的寵愛罷了。為何她最終會成為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後”,其實還是歸功于她為鹹豐皇帝生下了他的第一個兒子,也就是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

鹹豐皇帝逝世之後,葉赫那拉氏的兒子自然就繼承了皇位。作為母親的葉赫那拉氏就成了慈禧太後。這時慈禧太後的野心也逐漸暴露出來,他為了奪取兒子的權利。聯絡其他王爺和慈安太後發動了政變,從這時開始便架空了同治皇帝。慈禧太後也正式出現在了曆史舞台上,她一心謀權以此鞏固自己的地位。

慈禧一生隻寫了1首詩,卻被編入國小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詳

可憐天下父母心

身居高位的慈禧太後并沒有忘記自己的母親,對自己的家族,慈禧太後無疑是合格的。慈禧太後父親病逝以後,她便把父親的旗籍往上擡到了鑲黃旗。在剛入宮的時候,年幼的慈禧太後十分思念自己的母親,但進宮之後想要出宮卻非常難,隻能等自己的母親偶爾來宮裡探望一下自己。

最終慈禧太後也沒讓母親失望,在自己的努力下她成為了太後。并且還架空了兒子的權利成為了實際的執政人,坐上寶位的慈禧反而更加孝順自己的母親。她不僅将自己的母親接到了京城附近,還經常為自己的母親送去一些金銀珠寶,新奇物件,讓母親能夠富貴安康,安享晚年。

慈禧一生隻寫了1首詩,卻被編入國小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詳

同治七年,恰逢慈禧的母親富察氏過六十大壽。慈禧忙于朝中事務無法脫身,于是從來沒有寫過詩的慈禧太後,親自為母親創作了一首詩,詩的内容是“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融入兒女身。殚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詩句流傳,編入課本

慈禧太後創作的這首詩,祝壽内容的确令人動容。在孝順這方面慈禧太後做的簡直沒話說,而正是她的這一片赤誠之心使朝堂上下十分的感動。這也是為什麼這首詩能夠流芳百世,到如今想必我們對“可憐天下父母心”都不太陌生。

慈禧一生隻寫了1首詩,卻被編入國小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詳

據悉慈禧太後的母親于同治九年逝世,慈禧太後也因為此事一蹶不振了一段時間。作為慈禧太後母親的富察氏,一生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的。夫妻和睦,子女孝順,但慈禧太後孝順的方式方法卻用錯了。

她拿着從人民那裡搜刮的東西去孝敬自己的母親,對百姓和國家都是極為不負責任的,并且她主張鋪張浪費。伴随着清王朝的消亡,慈禧太後對母親的孝心也不在被提及。由于慈禧晚期很多政策錯誤,導緻她也被衆人厭棄。

慈禧一生隻寫了1首詩,卻被編入國小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詳

結語

慈禧在位前期還是一心治國,處理政權之事時也是考慮全面。也正是因為她的這些行為,才能夠讓百官臣服。但是後期的慈禧慢慢忘記自己的初心,迷失在了權利之中。也正因如此,大陸曆史軌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其實慈禧太後在某些方面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在對待自己家人的方面,這份孝心難能可貴。并且能夠成為一代太後在才華方面肯定也是不弱的,隻是她最終迷失在了權利的漩渦,導緻整個民族落敗。這個道理也告訴我們不要貪圖安逸,要勇往直前,一心向上。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