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作者:弋說曆史1
趙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古時候受限于人們的開墾能力,大多數王朝都是建立在中原這擁有肥沃土壤的地區。未經大規模開發的西南、嶺南等地區則人口稀少,生産力低下。

秦漢時期在嶺南地區就存在着這樣一個小國家,其建立者竟然是漢族的一位武将。這位長壽的武将安居一隅不參與中原地區的紛争,最終不僅熬死了秦始皇,還熬死了漢高祖劉邦,最後連自己的兒子都熬死了,最終實作了稱王稱帝的夢想。

趙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與世隔絕的嶺南地區

古時候的嶺南地區大抵位于我們現在的廣東、海南、廣西一帶。那裡氣候炎熱,山高林密,并不适宜人們居住。是以在古時,一直沒有得到大規模的開發。即使是在經濟重心南移的兩宋時期,嶺南依然屬于比較落後的偏遠地區,是許多人的貶谪流放之所。

是以在秦漢時期,嶺南地區更是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态。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因為嶺南地區的自然環境與中原地區有很大差異,是以這裡的生活習俗與中原相比有很大差别。在中原地區已經建立封建大一統王朝後,嶺南地區的人依然還保持着群落聚居的狀态。

趙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雖然生産方式比較落後,但嶺南地區人們的性格與習俗卻比中原地區的人要開放的多。可能是因為嶺南靠海的緣故吧,正應了那句話: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然而嶺南地區人們的開拓方向卻并不是向着内陸地區,而是南海的周邊地區。

嶺南地區第一次接觸到先進的漢文化,便是秦朝統一六國之後,承接着漢文化的東風,嶺南地區的經濟與政治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後來還出現了此地的第一個封建國家——南越國,南越國興盛于秦末漢初時期,關于它的來曆則又是一段傳奇。

趙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趙佗開發嶺南

趙佗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員大将,他的一生并沒有什麼太大的戰績,而他的功績則在于奉秦始皇的指令開發嶺南地區。賈誼在《過秦論》中描述秦始皇“南取百越之地”指的就是秦始皇派趙佗攻打嶺南地區的事情。

不過嶺南雖然生産力比較落後,但這裡的人憑借着熟悉地形的優勢,多次擊敗了秦朝的軍隊。秦軍因為水土不服而屢戰屢敗,甚至還有不少秦朝大将折損于此。最後秦始皇決定不再強攻嶺南地區,在已占領的地區設立了南海郡治。

趙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趙佗等秦朝軍隊也留在了嶺南地區進行開發建設,與這裡少數民族部落和平相處,并教會了他們先進的生産方式。很快,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秦朝的統治也面臨着分崩離析的危險。在多路兵馬起義攻打秦朝的情況下,趙佗并沒有帶兵回去護駕,而是留在嶺南靜觀其變。

中原地區已然變成了亂世,而嶺南地區由于天然的大山阻隔,并沒有引起各路兵馬的注意。是以,趙佗命人休養生息,不參與中原地區的所有紛争,等他們鬥出結果來再作打算。

趙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在趙佗的勵精圖治下,嶺南地區的人民安居樂業,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樣子。趙佗一直都是一個聰明的人,他知道以自己在嶺南的兵力,絕對不是劉邦和項羽的對手。是以趁二人争奪天下的機會,自己好好發展,這才有可能在未來獲得談條件的資格。

南越國的建立

擁有清醒的政治頭腦是趙佗的一大特點,在統一了桂林和象郡地區後,趙佗已經成為了嶺南地區勢力的代言人。而中原地區劉邦也已經有了能夠重掌大權的實力與人心,在這樣的背景下趙佗自立為南越王,但他依然不敢貿然稱帝。

趙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劉邦雖然重建立立了大一統王朝,但是與項羽的鬥争使其軍隊元氣大傷,想要再征服一個實力不弱的南越國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而趙佗也并沒有重出中原與劉邦争奪天下的想法,兩個皇帝的想法不謀而合,趙佗賣了漢高祖一個面子,向漢朝納貢稱臣。

趙佗是一個很實際的人,他并不認為俯首稱臣是一件丢臉的事情。反而借着賣給劉邦的面子獲得了不少經濟上的優渥條件,大力與中原地區通商。為嶺南地區創造了和平的生活環境,也促進嶺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趙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等劉邦去世後,趙佗在嶺南地區建立起封建大一統國家被後世稱為南越國,稱帝這一年的趙佗已經六十歲了,他先後熬死了秦始皇和劉邦,甚至熬死了自己的兒子,終于将自己熬成了一代皇帝。

或許是嶺南的風土人情更加養人,趙佗也是古代少數不多的長壽者。據史籍稱他一直活到了103歲,連他的兒子都去世了趙佗依然在當皇帝。是以最終南越國的皇位傳給了趙佗的孫子,在醫療水準不發達的嶺南,趙佗的長壽确實令人驚奇。

趙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趙佗雖然在史書中并不是很出名,南越國也僅僅隻傳了五代皇帝便亡國了。但後世有不少政治家都十分欣賞趙佗,認為他在秦漢以及各方勢力的政治夾縫中尋求生存的政策非常高明,最終用極小的代價換來了自己理想的實作。

結語

趙佗的傳奇故事,至今依然在嶺南地區流傳。他對嶺南文明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同時他也将燕趙故土的慷慨之情傳遞給了嶺南人民。即使與曆朝曆代的皇帝相比,趙佗一生的政績也是非常值得拿出來稱道的。

趙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古時的皇帝們大多都想尋求長生之道,但真正做到長生的,103歲的趙佗算得上其中一個。從他的治國思想中也可以看出趙佗長壽的原因,即使熱愛權力也要靜下心來等待時機,才有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