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原本有13個皇帝,其中有1人為何被“開除”呢?

作者:30而

準确的講,清朝隻有11位皇帝,後金時期有2位大汗。愛新覺羅的皇基始祖——努爾哈赤,是建立後金的大汗(或汗王),嚴格說并不算清朝皇帝。

清朝原本有13個皇帝,其中有1人為何被“開除”呢?

“13帝說法”,其實另有蹊跷,這裡面涉及一個“假皇帝”,以及清初一樁驚心動魄的大案。

清朝原本有13個皇帝,其中有1人為何被“開除”呢?

首先,峰子哥來說說“後金建國”。

努爾哈赤,女真人,是愛新覺羅皇基的開山始祖,創始者物,他統一女真諸部,創立八旗制度,在今天的東北局部地區,建立“大金”政權,史稱“後金”,年号“天命”,登基開國稱汗。

努爾哈赤死後,其第八子皇太極在汗位博弈中勝出,成為後金國第二任大汗,次年改年号“天聰”。

随後,皇太極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逐漸廢掉了八王議政,打破了老汗王時期“四大貝勒共治”的政治格局,一步步削弱乃至廢黜其餘三大貝勒的權力和話語權,開始獨攬大權,強化汗王的絕對權威地位。

清朝原本有13個皇帝,其中有1人為何被“開除”呢?

圖:清太宗皇太極

其實号令一統、決策一統、樹立權威,令行禁止,步調一緻,恰恰是滿人能夠成功入主中原的因素之一。試想:若是政令多出,号令不一,一盤散沙,又如何逐鹿中原?

為了以示與老爹努爾哈赤時期的舊政格局差別,皇太極來了一次改弦更張,改國号為“大清”,改年号為“崇德”。

随後,皇太極收服蒙古,讓北韓臣服腳下,掃平了周邊,進而志在虎視中原的明朝。

按理說,皇太極才是大清的開國之君。這個時候,大清君主就該稱皇帝了。

其次,峰子哥來說說清朝11位皇帝。

由此可見,後金時期,隻有2位汗王:努爾哈赤、皇太極。清朝時期,包括皇太極在内,有11位皇帝。

清朝11位皇帝依次分别為:

1、皇太極(清朝第一位皇帝)

2、順治帝(滿清入關第一位皇帝,孝莊之子)

3、康熙帝(滿清在位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

4、雍正帝(清朝最勤政的“勞模”皇帝)

5、乾隆帝(清朝最富有、也是最敗家皇帝)

6、嘉慶帝(清朝步入下坡轉折的皇帝)

7、道光帝(提倡節儉,龍炮打更新檔的皇帝)

8、鹹豐帝(慈禧老公,大煙鬼,僅育獨子)

9、同治帝(慈禧親兒子,染花柳病而死,絕嗣)

10、光緒帝(戊戌變法,被慈禧囚禁,絕嗣)

11、宣統帝(末代皇帝溥儀,陽痿,絕嗣)

其三,清朝13位皇帝說法,怎麼來的?

峰子哥猜想,人們一定是把後金和清朝的所有君主,合在一起看了。這樣一來,被追尊為清太祖的努爾哈赤,加上清朝11帝,就出現了“滿清12帝”的說法。

為何又會出現13位皇帝?還有一位去哪兒了?

峰子哥可以明确的回答你:這是個假皇帝,卻又真權力,“皇帝”尊号是死後追封的,廟号“清成宗”,生前從沒登基當過皇帝。

他是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開清首功”之臣,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的弟弟——攝政王多爾衮。

清朝原本有13個皇帝,其中有1人為何被“開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