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聞香識女人》——比劇情更香的,還是這首插曲“Por Una Cabeza”

作者:誰知西去路
《聞香識女人》——比劇情更香的,還是這首插曲“Por Una Cabeza”

電影:《聞香識女人》

類型:劇情

導演:馬丁·布萊斯特

編劇:博·古德曼、喬瓦尼·阿爾皮諾

主演:阿爾·帕西諾、克裡斯·奧唐納、加布裡埃爾·安瓦爾

上映時間:1992年12月23日

獎項: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等

比電影《聞香識女人》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插曲《Por Una Cabeza》,是1935年由阿根廷歌手卡洛斯·葛戴爾作曲,由提琴演奏的西班牙語探戈歌曲,中文譯名為《一步之遙》,曲調用來表示有情人之間難舍難分的感情。

影片中經典的探戈場面配以這首插曲,加上頗有指向性的電影名字,初以為這一定是個愛情故事。然而,并不是,它講述了兩個男人之間如父子、如朋友般的感人故事。這種雙男主經曆過互相磨合,實作和睦相處共同成長蛻變的電影在一般被叫做“兄弟電影”,比如奧斯卡獲獎電影《綠皮書》。

家庭貧困的查理是一個來自異鄉的普通中學生,靠周末兼職賺取生活費,他和家庭條件優渥的喬治無意中看到同學惡搞校長的過程,校長私下利誘他說出真相,可以保送他到哈佛、劍橋等名校學習,否則就開除,并承諾給他一個周末的時間考慮。

《聞香識女人》——比劇情更香的,還是這首插曲“Por Una Cabeza”

周末,心煩意亂的查理到榮民弗蘭克家做兼職。弗蘭克曾經是巴頓将軍的副官史法蘭中校,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雙目失明,他執拗地保持正常人的生活狀态,不太願意接受其他人的幫助。查理莫名其妙地跟着弗蘭克到紐約住豪華酒店、吃大餐、坐豪車、跳探戈,滿腹心事的查理很想回學校,後來他得知弗蘭克已經完全喪失了生活的希望,最後享受一下生活就結束自己的生命。

《聞香識女人》——比劇情更香的,還是這首插曲“Por Una Cabeza”

弗蘭克雖然失明,但是其他感官非常靈敏,能準确地說出女人身上的香水的牌子和款式。加上豐富的人生閱曆,他能覺察到查理一些内心想法、行為動作,是以查理完全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另一方面,史法蘭中校行動不便,非常依賴查理照顧他,有時兩人假稱父子,不知不覺地拉近了距離。

單純善良的查理又得擔心自己的前途,還要看護好弗蘭克。兩人到弗蘭克的大哥家共度感恩節,結果被親戚晚輩一頓羞辱,把過去不堪的往事都抖了出來,差點大打出手。兩人在高檔餐廳裡偶遇妙齡女郎唐娜,弗蘭克與之共舞,成就了影片的經典場面。

《聞香識女人》——比劇情更香的,還是這首插曲“Por Una Cabeza”
《聞香識女人》——比劇情更香的,還是這首插曲“Por Una Cabeza”

關鍵時刻,查理及時阻止弗蘭克的錯誤行為,暫時冷靜下來的兩人回歸各自即将崩盤的生活中。最後,弗蘭克以學生家長的身份在學校禮堂上為查理進行辯護,使得查理免于處罰。

經典影片的能夠經典流行的原因之一是它的故事情節、人物角色能使許多普通人産生共情,一般故事情節不會太複雜,但感情一定要真摯,塑造人物的細節要準确,故事讨論的核心問題對大多數人有啟發。

《聞香識女人》——比劇情更香的,還是這首插曲“Por Una Cabeza”

紐約之旅對弗蘭克來說是一次心靈治愈之旅,弗蘭克從人生巅峰跌入低谷,他不得不反思自己過去的行為,過去不可一世的自己像個爛人,現在失明了像個廢人,陷入痛苦自責低落等深深的負面情緒中,更加暴躁乖張,是繼續活下去還是結束生命,應該怎麼選?

對查理來說是心靈成長之旅,17歲的他需要更多了解自我、人性、社會。無錢無勢的查理是應該頂着被開除的風險替有錢有勢的同學保守惡作劇的秘密,還是接受校長的誘惑條件向校方說明實情?不能做一個“告密的小人”,查理應該怎麼選?

《聞香識女人》——比劇情更香的,還是這首插曲“Por Una Cabeza”

弗蘭克與查理代表了成熟與稚嫩、老練與青澀等兩種不同人生階段力量的對沖,兩人各自陷入了人生困境,但彼此卻能給對方提供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尊重生命、真誠陪伴、保持正直、互相肯定。

弗蘭克其實不想死,他自殺前的狂歡中可以看到他極力地享受生活的刺激,很想從他的家人甚至是感興趣的東西那裡獲得一些正面價值感,每個生命選擇結束之前都曾極力地掙紮過,這是生命的本能。青澀頗有責任感的查理需要一個有力的保護者、引導者,幫助他做出正确的選擇,否則無論他多優秀都很難擺脫原本的社會階層。

《聞香識女人》——比劇情更香的,還是這首插曲“Por Una Cabeza”

最後弗蘭克在學校禮堂慷慨陳詞為查理辯護成為影片的名場面,感受到了強烈的價值觀輸出,非常多的理想主義,夠勵志。校長對校董們阿谀奉承獲得了一輛高檔汽車,幾個搗蛋的學生惡作劇損壞了校長的汽車應該受到校規懲罰,但他們逃避責任無動于衷。校長得知有兩名見證人,他沒法對學校贊助人的兒子喬治下手,隻能私下利誘威脅查理。

《聞香識女人》——比劇情更香的,還是這首插曲“Por Una Cabeza”

如果一開始大家就在玩一個不公平的遊戲,那麼很多寶貴的價值品質就不值錢了,像查理這樣無錢無勢的弱勢群體就會抛出局。在學校禮堂裡,有父親出面坐鎮的喬治指認了自己的惡作劇好友,但是校長把矛頭指向了保持沉默的查理,如果查理不指認,那麼隻懲罰開除查理自己,其他人無罪,這樣校長有了替罪羊,就不用得罪其他富人家庭。校長本人開始就用錯誤的教育方式引導查理講實話,家庭有背景的孩子怎麼作都有人“罩”,這種教育環境能教育出什麼學生來?

查理與那幾個同學并不交好,即使他“告密”了,那他在這個富人子弟學校裡也沒法待下去了,他不指認是因為不想把正常的舉報變成利益交換,好像出賣别人換取自己的前程,這是影片宣揚的“正直”。但是影片是如何實作的呢?它仍然使用了用“魔法打敗魔法”的方式,校方沒法拿富人喬治怎麼樣,因為它有一個為學校捐錢的好爹,而弗蘭克就充當了查理“好爹”,弗蘭克用自己的社會身份站在了對的位置上,又說出了有利于查理的話。但是,有幾個人像查理這樣幸運有人替自己說話,有點過于理想化了,很少有人選擇查理這條路。

《聞香識女人》——比劇情更香的,還是這首插曲“Por Una Cabeza”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沒有讓人感覺那麼舒暢,因為最後陷入了價值觀的糾結,兩個人重新與生活和解有了大團圓結局,這是劇情需要,但在現實生活中奇缺。

《聞香識女人》——比劇情更香的,還是這首插曲“Por Una Cabe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