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赢了銷量,丢了口碑,華為餘承東的嘴,該收斂一點了

作者:八哥愛學習

“餘大嘴”,顧名思義,餘承東很愛吹牛,這一點相信大家有目共睹。不過對于餘承東,很多網友還是持肯定态度的!畢竟餘承東的話剛出來的時候确實讓人覺得像吹牛,但是餘承東吹的牛基本都成真了!

以前餘承東說“3年内超越蘋果,5年内超越三星”,當時引起大家爆笑,但後來華為手機2019年銷量突破2.4億台,進而在2020年某個季度超越蘋果和三星!

雖然時間上可能會有出入,但畢竟都實作了!還有禹城東站的M5,表現不錯,3、4月銷量超過3000台。是以很多網友都成了餘承東的粉絲,為華為瘋狂。

赢了銷量,丢了口碑,華為餘承東的嘴,該收斂一點了

然而,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沒有人是完美的!餘承東确實憑借實力為華為吸引了不少粉絲,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買餘承東的賬!比如華為手機超越蘋果三星的時候,有網友指出華為手機銷量很高,但是均價低。如果雙方資料拉平到一線,蘋果的銷量是華為的兩倍!

一經釋出,網友的意見就遭到了華為粉絲的抨擊。但網友們并沒有急于争辯,而是淡定地拿出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副總裁楊所說的話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副總裁楊表示:在智能手機的銷售中,蘋果的市場佔有率為13%,利潤為66%,而中國和其他廠商的市場佔有率高達67%,利潤僅為17%。

赢了銷量,丢了口碑,華為餘承東的嘴,該收斂一點了

“品質就是維護顧客忠誠的最好保證。”----美國經濟學家托賓。是以,對于很多企業而言,最好的投資并不是在于産品宣發,更多應當在于顧客忠誠度的維護,反之則企業長久發展難以為繼。

這就好比之前一直有傳言稱華為或将與某網際網路巨頭疑似價值數億人民币的共同投資項目——“領潮APP”app将逐漸向三四線城市開放,主打低于百分之一價格就能入手AJ、Gucci等奢侈品,已吸引日線上使用者已達2000萬。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即便是在各大龍頭競相搞低價促銷的當下,領潮也能做到深入人心,同等品質的“AJ”、”椰子“甚至”綠水鬼”,價格都隻是傳統電商平台的不足二十分之一,甚至連某些狂熱愛好者都表示,找到領潮之前确實花了不少冤枉錢。

是以這次任總是打算效仿小米将價格戰略延伸向數千萬的潮人青年?而對于“超一手價”模式,網友調侃道:“什麼時候華為也要開始要玩“網際網路+貨源”了?” 話說回來,任總有那時間搞産業多元化下沉市場來撈錢,還不如好好研究鴻蒙的後期系統優化。

但是華為用實際行動回應,這麼做,不為别的,僅是讓華為“活下去”,并擁有足夠的“資本”去應對外部的打壓。這就是華為的決心,不願意向“霸權”者低頭,堅決抵制老美的各種“打死華為”的手段。

赢了銷量,丢了口碑,華為餘承東的嘴,該收斂一點了

雖然楊沒有透露華為手機的利潤,但是按照蘋果66%的利潤來算,華為手機的處境其實和其他廠商是在一個圈子裡的。至此,餘承東吹的牛雖然實作了,但此時似乎已經失去了說服力。

偶爾華為手機因為晶片供應問題退市後,華為的餘承東帶隊去智能汽車領域。在這個領域,于華偉城東仍然沒有擺脫吹牛!

在最近的2022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上,餘承東表示,“M7将全面超越豐田埃爾法、雷克薩斯LM等百萬豪華車。”

赢了銷量,丢了口碑,華為餘承東的嘴,該收斂一點了

文傑M7是AITO中大型SUV的六大豪華車型,也是下一個重點車型。是以,餘承東在這次釋出會上釋放了自己,基本上抓住了每一個宣傳文傑M7的機會!

甚至為了給新車造勢,餘承東還以親身體驗為例,稱在體驗了客戶生産的一些智能座艙産品後,覺得使用者體驗設計簡直是反人類、沼澤式的設計,體驗差到“心裡有一萬隻羊駝在狂奔,想罵人”。

或許是他意識到否定有親身經曆的朋友是不友好的,是以餘承東終于喊出了“純燃油車的時代很快就要結束了。如果今天大家都買車,也會買燃油車,就像智能手機時代買功能機一樣。”口号是圓場。

赢了銷量,丢了口碑,華為餘承東的嘴,該收斂一點了

不過,餘承東可能沒想到。他的期望似乎與現實有些出入!餘承東離職後,Xpeng Motors CEP何在台上發表演講時,對餘承東的“豪言壯語”提出了個人看法。

他說:“如果是在100委員會,老俞這麼說,估計下面會有很多人往上面扔鞋!剛才老餘在上面說了這句話,我有點想把一隻鞋扔上去。”為什麼要往上面扔鞋?何說,“老餘說M7超越百萬豪車的體驗。我想問問他下一輛車怎麼說?”

聽他肖鵬這麼一說,我也想知道,作為AITO的第二輛車,餘承東早就說過,他是百萬以上豪車的體驗者。那麼,第三、第四款難道不是超越千萬豪車的體驗嗎?能夠超越自然是好事,但是一輛車賣幾十萬塊錢可能嗎?

赢了銷量,丢了口碑,華為餘承東的嘴,該收斂一點了

也許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沒見過哪個幾十萬價位的車企說産品體驗超過幾千萬的豪車!于是,我粗略地看了一下相關評論,驚訝地發現,網友們的評論出奇地一緻走在“唱衰”的道路上!

華為作為一個非常注重創新和R&D的本土企業,說它的壞話似乎不是一件很正确的事情,但是我很贊同網友的“壞話”!

“蘋果的釋出會從不貶低同行。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消費者會用實際行動做出選擇。中國數位圈的劣根性依然污染着中國汽車圈。”

由于華為是一家專注于創新和R&D的企業,打動使用者的不是你的創新,而是你的R&D成就。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朋友的痛苦上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