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遇見了天使一一“愛與美親子閱讀叢書”誕生記

作者:江邊眀月

十幾年前,在北京最繁華地段的一幢老樓裡,我幸運地遇見了天使。這裡是商務印書館,是中國現代出版開始的地方。

那是一個秋天的午後,我抱着一摞剛剛創作完成的兒童散文詩稿,走出家門。不知受到一種什麼力量的驅使或引導,我穿街走巷,徑直來到了商務印書館。我知道,商務館是大陸最早出版兒童書的出版社。早在1909年,該館就出版了孫毓修編譯的《童話》。而後,又創辦了由沈澤民編輯的《少年雜志》和鄭振铎主編的《兒童世界》,刊載過葉紹鈞的《稻草人》等兒童文學作品。我也知道,自從1958年大陸出版社實行業務分工以後,商務館不出版兒童讀物了。但是,我仍然抱着試試看的心理,走進了商務館莊嚴的大樓。

為了調整好心态,好讓自己見到編輯的時候,能夠從容一些,我沒有乘坐電梯,而是沿着光滑的台階,一階一階地往樓上走。一直走到4樓,我才在樓道中間站住,舉手敲開了朝北的一扇門。

一位女同志坐在電腦前正忙活着。她滿懷興味地把我抱去的一摞稿子翻閱了一遍,竟然毫不勉強地把它們留下了。告辭的時候,接過她遞出的名片,我才知道,這位爽快而又美麗的女士,是教育圖書編輯室的馮愛珍主任。過了一段時間,我再次來到這裡的時候,就見到了我的責任編輯餘節弘先生,和負責為詩稿插圖的美編李楊桦女士。

我會寫出這些兒童散文詩,是在有了小孩之後,得到愛與美女神的眷顧和指引,而突然發生的事情。而今,憑着對商務館早年曾出過兒童讀物這點印象,自己就冒失地把一部童書稿送了來,而且,還幸運地被接受了,——這種神奇的事情,除了愛與美女神的指引和幫助,難道還會有其他解釋嗎?

餘節弘先生看完全部詩稿後,建議可按作品内容與形式的不同,大體分一下類。他說,這樣看上去會更有秩序,更友善讀者閱讀……我遵照他的意見,把詩稿重新編排了一遍。于是,最初那一摞雜亂的詩稿,就變成了《稚子心語》《孩童世界》《愛在心底》,幾個各有特點而又互相關聯的部分。為使作品能夠更順暢地走向讀者,商務館決定将詩稿做成精裝圖文書,以叢書形式推向市場。我便根據作品内容及其産生的經過,給它起名為“愛與美親子閱讀叢書”。

擔任《叢書》整體設計和插圖創作的李楊桦女士,是一位年輕而優秀的美術家,作品曾獲推薦參評“2007年度中國最美的書”。她通過認真閱讀文本,尋找到一種與作品“有深情而出諸淡語,以平凡語動人心靈,在素樸中顯真純,摹寫兒童稚語描畫兒童心靈”(李标晶:《二十世紀中國散文詩論》第339頁)的藝術特點相一緻的設計和插圖方式。為使插圖與作品内容相呼應,她讓10歲的女兒芈芈(楊知辰)也加入進來。由此,使這部以父親與兒子的視角寫成的作品,通過插圖又融入了母親與女兒的視角。因而,無論何種身份的讀者打開這部書,都會被一種撲面而來的溫暖親切的感覺所吸引而欲罷不能了。插圖與作品藝術風格的相接相契、相得益彰,不僅提高了詩集的品質,也為讀者帶來了更多的閱讀享受。

為做好《叢書》推廣工作,馮愛珍、餘節弘、李楊桦和負責宣傳的倪詠娟女士一道,精心策劃了一場“愛與美親子閱讀叢書”新書釋出會暨“何以言愛”誦讀與繪畫親子主題活動。當日,許多小朋友和他們的父母,擠滿了中關村圖書大廈的一個大廳。在“如何說愛”環節,父與子讀詩交流愛與美;在“如何畫愛”環節,母與女同繪美麗心世界。來賓們以一種生動有趣的親子互動方式,親身感受和體驗了《叢書》所描繪的真純善美的童心,和純潔美好的兒童世界。

能夠如此熱誠地接納一個陌生的作者,這樣用心地操持和編輯一本平常的小書,馮愛珍、餘節弘、李楊桦、倪詠娟等商務人,不就是翩然前來引領我、幫助我的天使嗎?在他們共同努力下,《叢書》剛一面世,就引起了業界的關注和讀者的歡迎。多家媒體報道了《叢書》出版的消息,認為這是商務館“重新進軍少兒圖書市場”的一個标志。出版界前輩于友先認為《叢書》“是一部适合家長、老師與孩子們一起閱讀的優美而又有益的書”。著名詩人、翻譯家屠岸稱贊《叢書》“内容極好,呈現出兒童美好天真純樸的心靈世界”,商務館出版該書,是“有眼光的作為”。著名兒童文學評論家王泉根稱譽《叢書》“是新時期以來出版的兒童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和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聯袂予以推薦。《中華讀書報》《文彙讀書周報》《中國圖書商報》《新華書目報》以及《天津日報》等紙媒,也都發表署名文章,對《叢書》作了評論和推介。《叢書》2009年出版的幾年間,連續加印了幾次。僅《愛在心底》一種,就印行了将近30000冊。

商務印書館在我心中,是巍巍乎若泰山一樣的存在。多少年來,每當從這座樓前走過,我都會情不自禁地仰首對她望了又望,心中就生出一種崇敬和歡喜。是的,自打上國小,開始使用《新華字典》的時候,我就知道了她。後來,這裡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詞典》《辭源》等多種辭書,都成了我讀書寫作時不可缺少的友伴。偶爾我會想到,像我一樣自幼受惠于商務館的讀者,全國大約每個家庭都有的吧。但是,當我們手捧一本這裡出版的辭書的時候,大約很少會關注它的出處的,——就像我們每餐手捧一碗米飯,卻很少想到生産它的大地母親一樣。我們每天得到她的滋養和幫助,我們已經習慣了她無私的給予,卻很少想起,應該對她也表示一點心底的愛與感激。

前不久,商務館剛度過了125周年華誕。我願以這篇小文,向她表示我遲到的和衷心的祝賀。

為什麼,商務館走過125年光輝曆程,至今仍充滿朝氣與活力,而能夠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精神食糧呢?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務館擁有很多像馮愛珍、餘節弘、李楊桦、倪詠娟這樣,能夠熱誠負責地對待作者,全心全意服務讀者,像天使一樣輝耀着愛與美之光的員工。他們對出版工作充滿激情,能夠以不竭的創造力對待每一個選題,每一部書稿。他們懂得用品質締造價值,鑄就品牌。他們知道用責任彰顯品格,築成使命。他們清楚創新關乎生命,并決定未來。他們善于通過合作創造和諧,保證效率……這些,都是讓一個作者對在這裡遇見的編輯充滿感激,念念不忘的緣由。這些,正是商務館百年興旺的原因所在、魅力所在。這些,也正是商務館讓天下讀書人感之、念之,難以忘懷的一個根本原因。能夠與商務館結緣,先是讀者,又成為她的作者,這是我的幸運。

商務印書館是一個有着125年曆史和深厚積澱的老社,也是一個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大社。可以相信,擁有衆多天使般的編輯和員工的商務館,在今天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程中,一定會取得更卓越的成績,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衷心祝願她一步一層樓,從輝煌走向更大的輝煌。祝願不斷把滿蘊着愛與美的圖書,帶給廣大讀者的天使們,如花綻放,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