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影業(1060.HK):收入和利潤“輕按兩下”,多元化經營格局深化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6月1日,影視圈又迎來一份捷報。

阿裡影業的2021/2022财年業績(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的年度業績)正式出爐:期内收入增長28%達36.52億元(人民币,機關下同),歸母淨利達1.70億元,實作首度扭虧,且大幅超越指引上限。

阿裡影業的這份成績單,對于身處陣痛期的行業而言,無疑是一股久違的暖流,同時也折射出去年随疫情取得有效防控後行業明顯複蘇的事實。

自2018年以來,受經曆政策趨嚴以及疫情反複的雙重影響,影視行業一直備受煎熬:業績全面下滑、陷入虧損泥潭,項目難回款、投資不賺錢、産能過剩、商譽減值······仍是影視上市企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各家紛紛求變,并随去年行業複蘇勢頭實作業績明顯改善。

2021年A股主流上市影企核心财務資料

(來源:公開資料;注釋:按“2021年歸母淨利”降序排列)

面對危機,不是每一個能被轉化成為機會,也不是每一家都會那麼幸運。可以看到,随行業轉暖,部分企業業績轉好甚至大幅改善,還有部分仍顯“頹勢,行業分化已凸顯。

那麼,阿裡影業實作收入和盈利輕按兩下的背後,除了得益于行業複蘇推動之外,顯然也離不開其制定的“内容+科技”為主導的有效戰略及可靠的執行能力。

堅持“内容+科技”雙輪驅動戰略,實作多元化及經營效率持續提升

整體而言,阿裡影業實作收入和利潤雙增長,得益于内容、科技以及IP衍生及商業化這三大業務闆塊的協同、穩步發展。其中,内容收入增長37%達19.48億元,科技業務收入增長12%達12.64億元;IP衍生及商業化收入增長43%達4.4億元。

具體而言,各項業務呈現出齊頭并進均衡發展格局:

1.内容闆塊:加注優質内容,實作精準把控,符合行業精品化路線

報告期内,内容闆塊收入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阿裡影業對優質内容的持續加注和精準把控,令電影與劇集收入大增。

在電影方面,院線電影是阿裡影業的布局重點,并獲得一如往常出衆的成績。報告期内參與出品和發行44部影片,貢獻票房超過約260億,占國産片觀影票房的71%,其中8部影片進入了同期國産片票房前10,如包攬國慶檔票房冠亞軍的《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以及春節檔票房前三的《水門橋》、《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和《奇迹•笨小孩》。

在劇集方面,阿裡影業通過工作室建立與平台、作價及産業鍊各方合作,持續打造精品内容,比如《重生之門》、《今生有你》等爆款,并助推中國影視工業化生産程序。其中,由張譯和王俊凱領銜主演的懸疑劇《重生之門》系公司旗下敦淇工作室打造,在開播第16天,在優酷站内熱度達10000,成為優酷熱度值最快破萬劇集,也是今年以來全網五大熱播劇之一;而由鐘漢良和李小冉領銜主演的現代都市劇《今生有你》在CCTV-1、CCTV-8和優酷平台播出,台播收視率破1,并取得正片播出市占率日冠和周冠軍。

由此可見,阿裡影業的内容基本盤依然穩固,不僅賽道得以持續拓寬,而且對優質内容的把控能力在不斷增強,尤其是劇集自制方面。

此外,阿裡影業參與出品和發行的多部影片以及自制劇集,也正陸續上線(如下圖),有望保障業績增長後勁。

阿裡影業的最新部分片單情況

(來源:公開資料)

2.科技闆塊:多場景、多管道打通,助力行業數字化

阿裡影業的科技業務主要由平台票務(2C淘票票+2B雲智)、數字化業務(宣發平台“燈塔”+營銷全案設計“黑馬”+MCN機構“淘秀光影”)及其他(“雲尚制片”)構成。财報指出,得益電影市場回暖,平台票務及數智化核心業務收入大增。

其中,在票台票務端:淘票票聯合大麥推出“淘麥VIP”會員體系,打通電影+演出場景,依托雙平台優勢為使用者提供更豐富、更多元的權益和服務;而雲智則繼續位居行業出票影院數量首位。

在數字化平台側:“燈塔”打通演出、劇綜和網絡電影場景,成為覆寫影/劇/綜/演出的文娛全産業資料平台,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比如與文旅部合作,首次實作演出票房線上化。而“淘秀光影”作為抖音TOP20 MCN機構,為多個影劇綜項目提供獨家策劃直播和内容營銷服務,包括院線電影《白蛇2:青蛇劫起》、網絡電影《硬漢槍神》、劇集《小敏家》。此外,“淘秀光影”還承接了多部網劇和品牌的内容營銷工作。

另外,幫助影視制片企業提升内容生産數字化水準的“雲尚制片”,依托其核心技術支援超百個劇組,其中外部使用劇組已超過六成。

科技闆塊一直是阿裡影業助力文娛産業數字化更新的關鍵抓手,有利于擴大自身在産業中的話語權,也是其差別于傳統影企的優勢基因和獨特展現,現已成為其業務支柱。憑借優勢卡位,随着産業數字化持續滲透,未來仍大有可為。

3.IP衍生及商業化:不斷拓寬IP池,完善2B2C産業化鍊條

作為阿裡影業的第三條增長曲線,因其商業模式的優越性及市場潛力的可觀,是以也最為市場所期待。長期保持較快的收入增長,其實也在不斷證明這點。除了外部市場因素之外,這多半歸功于阿裡文娛體系多方面持續投入的成果,包括優質的影劇綜等内容、IP開發營運及消費者管道等。

在筆者看來,阿裡影業的擴充IP商業化版圖的路徑,可以歸結為如下幾大方向:一方面,不斷拓寬IP池,包括從上遊挖掘優質IP、與自身的影劇綜内容體系關聯等;另一方面,協同阿裡生态,完善變現鍊條,打通品牌營銷及IP授權産業鍊,不僅可以助力品牌營銷,還可以幫助IP方高效變現,進而能吸引和彙聚更多的品牌和IP供應商,同時拉動自身電商業務的增長。據财報資料顯示,報告期内,阿裡影業天貓潮玩類目平台商品貢獻持續創新高,GMV同比增速為57%。

此外,為了進一步打通B2C産業化方向,挖掘新增長點,同時更近距離地了解和接觸消費者。期内,阿裡影業創立潮流IP商品零售品牌“另物(KOILAND)”,利用多年積累的IP基因搭建線上線下的IP好物集合店,彙集了超千個有市場親和力的商品,提供沉浸式購買體驗,目前已輻射商圈、學校和社群。而對于疫情反複帶來的影響,阿裡影業表示将通過全國多區域布點的政策,來抵消區域集中化營運風險。

綜上可見,得益于多元、協同的業務結構,以及聚焦于優質内容的持續生産能力,疊加不斷更新的科技服務能力,進而實作業績穩步增長。

“高築牆、廣積糧”

2022年,影視業也要面臨着諸多不确定性,“高築牆、廣積糧”仍是最優的生存法則,而像阿裡影業這樣已取得戰略成效并擁有造血能力的企業顯然有更強的韌性。

雖然上半年處境艱難,但或許最壞的時刻已過去,尤其是近日,“穩經濟”政策暖風頻吹,上海宣布全面重新開機,有望進一步加速消費與行業信心的回暖。市場預期升溫,二級市場一片歡騰。其中,A股市場已走出“四連陽”行情,汽車等多個闆塊連續走強,影視傳媒闆塊自4月底以來也已觸底反彈近16%。

若自2018年算起,影視行業發展至今已經曆4年陣痛期,伴随資本的持續退潮,行業不斷去産能、去泡沫化,對于行業長期健康有序發展無疑是有利的。那麼,階段性的困境則是轉型更新、涅槃重生的契機,由于疫情地加速洗牌、監管的規範以及高品質導向的政策推進,行業秩序正被進一步重塑,這對占據優勢賽道的領先企業而言,也将是新的機遇。

目前,立足長遠建設文化強國戰略大方針下,内容全面體質和數字化漸成影視行業兩大顯著趨勢,由此也将誕生兩類主要機會:一是掌握成熟的内容制作能力與經驗,并擁有優質IP儲備的傳統影視制作企業;二是科技基因突出的網際網路影視企業,比如阿裡影業。

(來源:國家電影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務院官網)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産業數字化的步伐持續向前邁進,數實融合趨勢有望不斷加劇,企業的業務邊界也将變得愈發模糊,例如阿裡影業也不斷擴大其在内容賽道的能力圈,未來有望獲得更多長足的發展機會。

本文源自格隆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