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已經找不到高清資源了的童年經典電視劇,過六一一起來懷舊啊

作者:拼媽時代

之前因為寫了一篇關于少女時代被打動過的美男的文章,引起了不少同齡人的共鳴(80後中年少女的花癡記憶,這些美男可曾打動過你的春心?),于是又引發了一波懷舊心,也許是年紀大了,現在總是時不時懷念起小時候來,也許是因為最近看到一些影視劇公衆号吐槽好的電視劇越來越少,也讓人想起以前那些一直萦繞在腦海裡念念不忘的好劇。

是以,再做幾期懷舊影視劇的文章吧,前提也要聲明一下,就如之前那篇寫帥哥的,入選的都是差不多被遺忘了的,至今仍被津津樂道的不算。

今天這篇文章提到的電視劇也一樣,時不時還能在各大電視台看得到重播的那些,也不算,比如四大名著這種。

我列出來的,都是在網上已經找不到高清版本了,但那時也算是紅過一陣,收視率極高的片子。

其次,這些基本都是屬于童年回憶的電視劇,以那時候的欣賞水準,肯定是偏向于孩子更喜聞樂見的類型了,是以也排除《渴望》啊,《北京人在紐約》這類大名鼎鼎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

第三,還是講個人喜好,比如雖然作為一個女孩子,但是我從小到大都不怎麼喜歡愛情類的影視劇,更不要說哭哭啼啼扭扭捏捏的瓊瑤劇了。

那時候一部瓊瑤劇上線,家裡的電視機就會被奶奶媽媽們霸占很久,對于孩子們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是以,列出來的是以下這些,不知道又有多少同齡人會共鳴。就當作兒童節的一個特輯吧。

因為搜尋記憶後發現真的有很多,于是,分個類吧,今天先來列内地版,下回再說港台版,海外版。

排名不分先後,想到一出是一出。

1、《烏龍山剿匪記》

對于70末人來說,這部電視劇實在是YYDS,以至于要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第一部想到的就是它。

包括上次點評帥哥的時候也是第一時間想到了安亞平飾演的何山排長。

作為一部剿匪題材的電視劇,敵我雙方每一個角色都是那麼形象鮮明。

這麼多年過去了,說起剿匪小分隊的隊長東北虎、牛逼排長(何山)、小石頭、田秀姑、田富貴,甚至很早就領了便當的神槍手田雙喜(後來發現這人竟然成了瓊瑤劇裡的老爺專業戶),眼前還能出現那一張張鮮活的面容。

更不要說老奸巨猾的田大榜(還記得那追狗的名場面嗎?),色厲内荏的鑽山豹,慵懶陰險的四丫頭,兇殘狡猾的du眼龍,反面角色刻畫地這麼各具特色讓人恨得牙癢癢卻又被吸引得忍不住要去模仿,這是多成功的角色塑造啊?

(回憶殺,來叫聲“舅舅”,說一句:“土豹子,土^^^”)

2011年被翻拍過,蒲巴甲安以軒主演,18集注水到了46集,啥也不說了,唯有呵呵!

那些已經找不到高清資源了的童年經典電視劇,過六一一起來懷舊啊

2、《上海一家人》

“滿目繁華何所依,绮羅散盡人獨立”

若男、阿祥哥、黑皮哥、卷毛哥,李家姆媽,李老太太。

一個女人,一戶人家在亂世中艱難求生的故事,是否曾經打動過你的心?

前兩年在網上找出來給女兒看,這才是真正的女性勵志劇,秒殺今天多少裝腔作勢的大女主戲。

還有全員爆棚的演技,自然到了每一個人你都覺得是在本色出演,就是你的奶奶你的媽媽你的哥哥姐姐你的師長,你身邊見過的人。

再有印象深刻的就是如今已經在螢幕上見不到了的窮,那種真實的,觸目驚心的窮苦,生存的艱難,以至于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思考,作為一個小朋友,該如何掙錢養活自己,哈哈哈!

那些已經找不到高清資源了的童年經典電視劇,過六一一起來懷舊啊

3、《昙花夢》

我爸最喜歡的電視劇以及原著,因為那是發生在國民黨時期南京的故事。

原著作者陳娟,自己的父親就是某些案件的偵辦人,也就是主人公程慈航的原型了。

那些真實案件在當時的傳聞,作為生于解放前的南京人,我爸甚至是有印象的。

而我喜歡的,當然是情節的曲折精彩。

破案的題材,因着民國的背景,尺度上可以少受限制,好人和壞人變得不是那麼明确,這在當時真的是一種特殊的觀劇體驗。

程慈航,花錦芳,李麗蘭,具體的情節已經不太想得起來了,但是這些名字依然萦繞在腦海裡。

對了,那時候的尤勇還是比較帥的,而那時候的李媛媛,簡直美到讓人窒息,雖然她後來還出演過很多更有名的角色,但在我的心目中,一直覺得花錦芳是最美的。

網上查了一下,發現2014年又翻拍過,喬振宇安以軒主演(怎麼又是安以軒),沒有激起過什麼浪花,角色介紹裡想看看花錦芳由誰來演,發現竟然沒有花錦芳,媽呀,沒有花錦芳的“昙花夢”還能叫《昙花夢》嗎?

那些已經找不到高清資源了的童年經典電視劇,過六一一起來懷舊啊

4、《聯林珍奇》

淩大岫,大岫真大羞,白面書生落虎榜

何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狀元卧龍床

因荷(何)而得藕(偶)

有杏(幸)不需梅(媒)

門對千竿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文章千古好

仕途一時榮

……

還有全劇唯一一個沒有對出下聯的上聯:煙沿檐,煙煙眼

糾結了我很多年想把下聯對出來。

我發誓,真的沒有在長大後重新看過一遍,實際上現在也根本找不到高清的版本了,那模糊的畫質,就是想看都看不了。

可是,這些對聯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片頭曲和片尾曲都會唱,歌詞都背得出。

愛張弓,百度百科裡面張弓詞條下“淩大岫”原來的“岫”字寫了個錯别字,是我改過來的,哈哈!

5、《聊齋》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聽到片頭那個鬼魅的“嗚嗚嗚”聲音,吓得先關掉電視機,然後跑出去喊人,通常是喊來我弟弟,或者我外婆,再小心翼翼打開電視機,爬上床抱着被子開始看的?

這真的是越怕越要看,越看越害怕,既是童年的陰影,又是童年的美好回憶,這麼雙重性,多有意思。

這個寶藏題材日後自然是被不斷不斷重拍的,而且技術越來越好,造型,畫質都在不斷進步,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

隻是,在我的印象裡,隻要說起《聊齋》,耳邊響起的,永遠是彭媽媽的歌聲“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

此中的滋味,又有誰能說得清呢?

那些已經找不到高清資源了的童年經典電視劇,過六一一起來懷舊啊

6、兩部《封神榜》

對,兩部,不包括後來冰冰的。

一部,隻播出了五集,就被永久封殺了,尺度大到無法想象。

記得當初光一個片頭就能吓個半死,放字幕沒有主題歌,一個男聲幽幽地說着話,中間夾雜着邪笑和慘叫,鏡頭裡是炮烙是骷髅是造型能吓死人的狐妖。

妲己是梁麗演的,就是後來的孫二娘,喜來樂的老婆。

除了吓人的尺度,某些鏡頭已經不是擦邊球那麼簡單了,而是直接露點。

呃,還有一個宮女褲子裡放蛇的鏡頭,太,不可描述了。

這個,确實是過火了,被封殺真不冤,就是一直好奇,後面的劇情會被拍成什麼樣。

另一部,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傅藝偉版。

現在回過頭去看,造型實在太辣眼睛了,特效也差得要命,但是當時真的是看得津津有味。

那些已經找不到高清資源了的童年經典電視劇,過六一一起來懷舊啊

7、《76号魔窟》

很多年以後我媽還會把這部劇當成标杆來說事——我就最喜歡看《76号魔窟》這樣的電視劇。

其實這部劇應該算得上諜戰劇類型了吧,隻是那時我家龍哥的《暗算》還遠未橫空出世,是以,還沒有諜戰劇這種說法。

從這部劇被科普了李士群、丁默邨、吳四寶、佘愛珍、陳恭澍、鄭蘋如…等等一群特務的名字和故事。

這部劇最大的優點就是環環緊扣,充分發揮了每一集最後一秒鐘讓人大叫一聲欲罷不能的效果。

多年後我認為繼承這種效果最好的一部電視劇就是《黎明之前》,能逼得你廢寝忘食想一次性刷完,套用一句廣告詞就是——根本停不下來!

還有一個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初代共産黨員真的都是人才啊,到哪兒都是厲害角色。

對,我說的就是李士群,應該算是全劇的一号男主了,呃,竟然以大boss反派作為男主,也是非常特别的作品了。

8、《嚴鳳英》

記得這部片子我是先聽的廣播劇,然後才看的電視劇。

今天回憶起來,最大的感慨是,再也拍不出這樣的作品來了,《風筝》都被壓了這麼多年,播出的還是删節版,而且衛視也不再重播了,你懂的,我想說的是什麼。

而這一部分,也恰恰是最震撼的。

小時候第一次知道新中國還曾有過這樣一段時期,沒有想到解放前曆盡磨難的嚴鳳英居然會是這樣的一個結局,真的被驚到了。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則是馬蘭好美啊,黃梅戲太好聽了。

那些已經找不到高清資源了的童年經典電視劇,過六一一起來懷舊啊

9、《書劍恩仇錄》

這是我認為第一部不遜色港台武俠劇的内地武俠作品。

想當年港台的武俠劇《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絕代雙驕》風靡全國之後,内地也開始躍躍欲試拍攝起這種類型片來了。

可是,也許是當時嚴肅的作品占着主流吧,武俠劇這樣純娛樂的東西可能在很多創作者的眼中是不入流的。

也可能是一把年紀的創作者們從小的文化環境對武俠這種氛圍無感,總之,當時内地拍出來的武俠劇真的是山寨感滿滿啊。

包括但不限于:情節胡編亂造莫名其妙、造型辣眼睛、五分錢特效(主要用于神奇的快慢鏡頭、“biu biu biu xiu xiu"的音效、突然消失的所謂輕功)、沒一個像樣的演員,都像臨時拉過來湊數的。

典型案例,據說當時的收視率還不低呢——《江湖恩仇錄》,主角叫李小剛,我的娘欸,就連名字都不能好好取一個有氛圍點的嗎?(突然想到黃依依說”我讨厭這個名字“,莫非龍哥當年也看過這片?啊哈哈哈)

但是《書劍恩仇錄》不一樣,絕對是正規軍陣容。

情節不用說了,終于知道可以用金大俠的名著兜底;

造型?隻要是正規軍上場,做過那麼多曆史劇,還hold不住清裝嗎?

沒有奇奇怪怪的特效,正正經經的武打設計,就很好。

要誇爆的是選角精準。

當時還在中戲讀大二的黃海冰,絕對是陳家洛的不二人選,年齡與原著中相仿,帥氣而青澀,連那一點肉眼可見的”裝“,都正合了初出茅廬就被推上江湖第一大幫領袖的陳家洛人設。

王菁華的霍青桐,好飒,曹穎的李沅芷,甜美可愛。

王志飛的餘漁同已經隐隐展現出将來爆棚的演技潛力。

唯一不滿意的是香香公主不夠美,可是又有哪個香香公主能符合得了原著裡的傾國傾城呢?(這一版的香香公主居然是《甄嬛傳》裡的敬妃娘娘)

主題歌《紅花紅顔》,詞曲絕美,毛阿敏來演唱,也符合正規軍标配。

那些已經找不到高清資源了的童年經典電視劇,過六一一起來懷舊啊

10、陳家林和李建群組合的一系列曆史劇

太多了,需要另寫一篇專輯來回顧(有空的話),而且這個系列持續二十年,也不是一句童年電視劇所能概括的。

可以這麼說吧,我之是以後來會去選擇曆史專業,除了中學時代的曆史老師的影響,陳家林的這些曆史劇絕對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在今天好的曆史劇越來越稀缺,連張黎都在拍爛片的時候,回想起陳家林的曆史劇,真的是滿滿的誠意——尊重史實、大場面大格局、妝容造型精緻美觀(李建群真的是空前絕後的才女加美女)。

從《努爾哈赤》到《康熙王朝》,我細數了一下,應該是看過他的七部作品,再加上沒有看完整的《法門寺猜想》和電影《譚嗣同》、《末代皇後》、《楊貴妃》,說是陳家林曆史劇的忠實粉絲應該夠格了吧?

而且,每一部作品,我都記得自己是懷着激動的心情每天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翹首以盼的。

這種心情,多美好,許久沒有體驗過了,也許這本來也是屬于孩子的心情吧。

那些已經找不到高清資源了的童年經典電視劇,過六一一起來懷舊啊

祝每一個孩子和曾經的孩子六一節快樂!

還有一些有印象的電視劇:《蛙女》、《亂世香港》、《武生泰鬥》、《過埠新娘》、《筱丹桂》、《便衣警察》……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懷舊!

未完待續,下一期,港台海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