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2年初夏的一天早上,志願軍第24軍214團戰士張桃芳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了陣地上,忽然,隻聽“嗖”的一聲,一顆子彈

作者:文史新探

1952年初夏的一天早上,志願軍第24軍214團戰士張桃芳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了陣地上,忽然,隻聽“嗖”的一聲,一顆子彈擦着他的頭頂飛過,打在身邊的一塊石頭上。突如其來的冷槍,讓張桃芳驚出一身冷汗,神經瞬間緊張起來。

張桃芳雖然入伍僅僅兩年多,但已經是聞名全軍的神槍手。可是,他在剛入伍時,卻是一個十足的“菜鳥”,打靶考核時連續三發子彈脫靶,被“發配”去了炊事班。

生性要強的張桃芳心有不甘,沒事就向班長請教,才明白射擊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是一項藝術。

于是,張桃芳開始了刻苦的訓練,隻要有時間就端着槍連瞄準,白天對着石頭、樹葉、小鳥,晚上對着星星和坑道中微弱的燈光,一端就是一兩個小時。功夫不負有心人,張桃芳的天賦大爆發,射擊技術有了很大提高,很快回到了射擊班。

不久,張桃芳就大顯身手,一鳴驚人。

1953年1月,24軍入駐上甘嶺陣地,張桃芳所在3營8連據守的就是上甘嶺戰役中著名戰鬥英雄黃繼光犧牲的597.9高地。張桃芳早就聽說黃繼光的英雄事迹,看着眼前彈坑密布的滿目荒山,張桃芳内心澎湃,決心用手中的武器為英雄報仇。

幾天後,張桃芳第一次領受了狙擊任務,但是戰場實戰和訓練場打靶有很大不同,射手和目标之間的距離、高度、速度以及環境和射手心理素質的影響都是重要因素,是以,張桃芳的第一次阻擊失敗了。

但是張桃芳沒有氣餒,他虛心向老射手請教,憑借着自己的聰明和天賦,張桃芳很快掌握了要領,在第二次任務中,就用自己手中的蘇制M1944式莫辛納甘步槍,擊發9顆子彈,成功擊殺7名敵人。

從此,張桃芳一發不可收。他漸漸熟悉了戰場環境和敵人的活動規律,狙擊技術日臻成熟,每次出戰都有斬獲,很快,狙擊敵人超過100名,成為全連一号狙擊手。

但是,狙擊手也是敵人的狙擊目标,張桃芳很快成了對面美軍的眼中釘、肉中刺,美軍調來了“王牌狙擊手”艾克上校,企圖狙殺張桃芳。

這天,毫無察覺的張桃芳像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了陣地上,他剛要觀察對方的美軍陣地,忽然“嗖”地一聲輕響,經驗豐富的張桃芳一聽就知道是子彈的聲音,他本能的一縮脖子,隻聽“啪”的一聲,一顆子彈打在身邊的岩石上,迸出一串火星。

張桃芳驚出一身冷汗,他摸了摸腦袋,趴在坑道裡,半天沒敢動,因為他知道,敵人在暗處,自己在明處,稍微一動,就有可能成為活靶子。

在殘酷的戰場上,生死就在一瞬間,尤其是高手之間的較量,比的不僅是槍法,更是超過常人的忍耐力和巨大壓力下冷靜果敢的心理素質。

張桃芳早已經具備了這種素質,他冷靜地等了一會兒,然後用槍管頂住鋼盔,慢慢伸出掩體,試探對方位置,但是對方沒有上當,一槍不發。

張桃芳知道遇到了高手,他慢慢移動,一點一點仔細觀察,對面死一般地寂靜,除了胡亂堆放的石頭,什麼也看不到。

忽然,張桃芳看到一點亮光,這是狙擊目鏡上的光,雖然十分微弱,但是沒有逃過張桃芳的眼睛。順着亮光,張桃芳在一個十分隐蔽的石縫裡發現了一聽美制M2狙擊機槍,恰在此時,對手也發現了張桃芳,M2狙擊機槍瞬間噴出一道火舌,張桃芳就勢一滾,躲回了掩體裡。

M2狙擊機槍來源于美軍的M2重機槍,這款重機槍是美軍重機槍中的“爺爺輩”,1921年就裝備了,但是射程遠威力大,是以到現在一直在使用。

在北韓戰場上,美軍給M2加裝了瞄準鏡,射擊距離可以達到驚人的2300米。越戰期間,美軍超級狙擊手卡羅斯·海斯卡克曾用這種狙擊機槍擊殺了300多人。

而張桃芳手中的武器是蘇制的M1944式莫辛納甘步槍,這種槍因發射時聲音清脆被稱為“水簾珠”,但是槍膛短、後坐力大、精度低,而且沒有瞄準鏡,算不上真正的狙擊步槍,和對手的M2狙擊機槍相比,簡直就是燒火棍對大刀。

但是,高手之間的對決,手中的武器隻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射擊技術和心理素質。

張桃芳沒有慌,他選擇了靜靜地等待,每一分每一秒都如一個世紀般漫長,都充滿着驚心動魄,但是誰能耐受得住,誰就占據了主動。

見到很久沒有動靜,對面的艾克忍不住了,他憑借着手中M2強大的火力,開始對準張桃芳隐蔽的掩體,左一個點射,右一個點射,企圖引誘張桃芳出來。

張桃芳還是一動不動,但是腦海中默記着艾克點射的頻率,思索着作戰計劃,終于,在艾克一個左點射後,調轉槍口向右時,張桃芳猛地站起,槍托抵肩,立刻擊發。幾乎同時,艾克也調轉槍口,扣動了扳機。

高手的對決就在一瞬間,當張桃芳射出的子彈穿過了艾克的頭顱時,艾克射出的子彈也擦着張桃芳的頭頂飛過。

兩個世界頂尖的狙擊高手在瞬間完成了交鋒,勝敗立刻分出。

雖然手中的武器不如對方,但是張桃芳顯然不是用武器在打仗,而是用腦子在打仗。

如果講戰争謀略,中國是老祖宗。北韓戰場上志願軍戰士不僅有勇猛善戰敢于拼殺的精神,更有機智勇敢的謀略,才能用手中的劣勢裝備打的敵人不得不坐到談判桌前。

關注文史新探,分享精彩曆史瞬間#頭條曆史#

1952年初夏的一天早上,志願軍第24軍214團戰士張桃芳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了陣地上,忽然,隻聽“嗖”的一聲,一顆子彈
1952年初夏的一天早上,志願軍第24軍214團戰士張桃芳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了陣地上,忽然,隻聽“嗖”的一聲,一顆子彈
1952年初夏的一天早上,志願軍第24軍214團戰士張桃芳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了陣地上,忽然,隻聽“嗖”的一聲,一顆子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