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作者:南甯生态環境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5月28日下午,在南甯市長虹路萬科裡漓江書院童書館裡,南甯市生物多樣性宣傳月活動之科普講座正在進行。本次科普講座邀請了廣西科學院廣西北部灣海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廣西科學院科學教育與傳播中心副主任、亞洲海洋教育者學會委員會委員、阿拉善SEE勁草同行項目公益導師陳默,帶來一場以“北部灣海洋生物多樣性”為題的講座。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科普講座現場

大陸管轄海洋面積約300萬平方公裡,海洋中生物多樣性豐富。本次講座主要從北部灣濱海濕地生态系統、旗艦物種、底栖生物三塊介紹了廣西北部灣海洋生物多樣性。線上線下近160人觀看,老師講得有趣,小朋友聽得認真。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認真做筆記

陳默老師在課堂上介紹,海洋生态系統是由很多其它生态系統支撐。其中紅樹林、海草床、珊瑚礁三種濱海濕地生态系統具有減少海浪、淨化水質、碳中和、防止海岸侵襲及穩固海岸等功能,同時為許多動物提供栖息地。

“據統計紅樹林給超過80%經濟魚類提供栖息地,也是很多水鳥栖息地,健康紅樹林可以減少66%的浪高,每畝紅樹林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能力是雨林的6-8倍,保護好大面積的紅樹林可對大陸在環境問題及氣候問題有很好的發言權。”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紅樹林生态系統©陳默

“海草床,一個被很多人忽略的生态系統,是很多動物栖息之地,也是儒艮和海龜比較喜歡的地方。”

“儒艮為什麼被叫做美人魚?”有位小朋友這樣回答:它在吃海草時候,海草纏在它頭上,漁民遠遠看着它正在哺乳便誤認是美人魚。在提問之後陳默老師介紹,廣西在很早以前也有儒艮,但在食物匮乏50-70年代,儒艮被大量捕殺,海草床陸續被破壞,現已在大陸絕迹。據研究員在北海以前儒艮生存區域調查,目前整個海草面積隻夠2頭儒艮吃一年。科學家認為就算從國外引進儒艮它也不能存活,恢複海草床儒艮可能會從其他海域遊回來。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海草床

“珊瑚是植物還是動物?”小朋友幾乎都能答對它是動物,還有很多同學表示在海洋館、電視等上看到過珊瑚,非常漂亮。“珊瑚礁功能更強大,健康珊瑚礁可以抵消97%海水能量,84%的浪高”,陳默老師給大家補充介紹,其實在2000年以前北海涠洲島的珊瑚很豐富,退潮時就可以看到五顔六色的珊瑚,由于氣候變化、盜采、人類養殖等原因被嚴重破壞。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珊瑚礁

“廣西擁有較大的海洋生态系統,離海岸遠一點有珊瑚礁、近點的有海草床、再近點有紅樹林,但現一些生态系統被破壞,海岸固沙能力變差,一些沙灘開始運沙固灘。”通過聆聽講座,大家都明白了海洋生物與我們息息相關,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對我們的生活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北部灣海洋生物多樣性圖©陳默

在講解廣西海洋旗艦物種時,陳默老師通過播放視訊、圖檔及問答形式給同學們介紹白海豚、布氏鲸及鲎等旗艦物種以及許多底栖生物。他介紹,廣西北部灣海域是大陸現在已知唯一的大型須鲸捕食及活動場所,春節前後布氏鲸廣泛活躍在涠洲島海域。他自己就是在那研究布氏鲸,并通過分享研究布氏鲸工作具體講解了布氏鲸相關科普知識。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布氏鲸©陳默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鲎的血液因含銅離子較多呈藍色。廣西有兩種鲎中華鲎和圓尾鲎(上圖是中華鲎),差別在個體大小及尾巴形狀,圓尾鲎體内含有河豚毒素。©陳默

在觀看白海豚解說視訊後,小朋友能很快回答白海豚不同階段的顔色。“白海豚為什麼會呈現粉紅色?”小朋友的答案很多:太陽曬的、害羞、生病了等等。針對這個問題,陳默老師解釋是因為白海豚在運動時皮下血管擴張導緻白色皮膚呈現粉紅色,很多鲸類也會這樣,特别是在捕食、打鬧時。并強調海豚不會救落水的人,大家在戶外看到海豚切勿以身冒險。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運動後白海豚呈現粉紅色©陳默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積極回答問題的小朋友

講座結束後,很多小朋友跟老師分享他們科普之旅的心情并與老師合照。有一位小朋友說道:“之前聽您講布氏鲸後,很感興趣,就讓爸爸帶我去涠洲島有幸看到了鲸。”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小粉絲與陳默老師合影

孩子們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對他們進行自然科普活動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動,通過科普自然界動植物知識,讓他們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培養和增強小朋友及家長的生态環保意識,進而自主加入到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列中,共同為生态環境保護而貢獻力量。

據悉,本次科普講座是南甯生物多樣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主題宣傳月活動的其中一環。宣傳月活動由南甯市生态環境局主辦,廣西山河海自然保護基金會、阿拉善SEE八桂項目中心、南甯市綠生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廣西生态學學會等承辦。通過在南甯市戶外、企業、學校、社群、商場+市集五個與公衆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開展自然觀察、科普講座、社群低碳、圖檔展覽、環保市集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廣泛宣傳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大陸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和重要意義,提高公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念和意識,持續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準。此次生物多樣性主題宣傳月活動從5月19日持續到6月18日。

編輯 | 易傑文

校對 | 張 心、梁 潇

一審 | 劉 茜

二審 | 彭 威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
生物多樣性宣傳月|北部灣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大咖”帶你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