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目山下人物志(二)

作者:6708天目山下

青年楷模、巡視先鋒 —— 憶甯傑甯傑,原名甯進葉(參加新四軍後改為甯傑),父親甯學文,母親汪氏是小工商戶。1917年農曆正月初十出生在豫南平橋區邢集鎮邢集村。1935年在原北平弘達中學二院讀書時,參加“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遭反動軍警毆打,嘴部及全身多部受傷。1936年2月加入北平學聯愛國學生組織“民先隊”,并成為骨幹隊員,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總部從北平撤至山西太原,甯傑随總部轉戰太原,臨汾。山西失陷後受地下黨組織安排返鄉,組織開展民先活動。并在此時加入中國共産黨,回鄉後被地方黨組織任命為邢集黨支部支部書記。1938年10月被中共河南省委組織部長陳少敏選調為“省委巡視組”成員,帶隊南下四望山組織開展根據地建設,1941年2月任命為新四軍五師警衛團政治處主任,1942年2月在卾豫邊區白兆山對敵鬥争中英勇犧牲,時年25歲。英雄的生命雖然短暫,先鋒事迹在家鄉廣為流傳。甯傑的家鄉邢集鎮屬革命老區,黨的一大代表董必武1926年到此成立共産主義上司小組,他的學生吳仁甫1925年在武漢經陳潭秋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并為吳家尖山黨支部書記。吳家尖山革命根據地是三年遊擊戰争時期“南方八省十四個紅色革命根據地”其中之一。尖山是豫卾邊區省委所在地,是豫卾邊區紅軍遊擊隊誕生地和主要活動區域。抗日戰争時期彭雪楓、劉少奇、李先念、陳少敏、危拱之在此發動群衆,廣泛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輸送了近5000人的革命隊伍,甯傑在革命隊伍的成長和進步,得益于這片紅色沃土的滋養和熏陶。甯傑的姑父龔古純是信陽農民協會聯絡員,中共黨員。1926年化名陳西夏,以串鄉行醫為名聯絡各地成立農協會。1927年十歲的甯傑在他的影響下走向求學報國之路。開始在邢集鎮讀私小,又到明港鎮上高小,然後到開封黎明中學就讀,“九.一八”事變後和同學夏鼎(1945年任中共信确縣委财政科長)一同考入原北平弘達中學高中部。弘達中學是一所别開生面的學校,辦學者是五名東北人,大部分學生是"九.一八”事變後從東北逃亡來的青年。課程設定方面,除了學習一般的文化科學知識外,在高中部還開設了軍訓課,聘請東北軍中的軍官做教練,注重對學生進行抗日愛國群組織紀律教育。這所生機勃勃的學校裡,曾走出過中央軍委委員,兩廣省委軍委書記李碩勳,東北抗聯副司令魏拯民,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吳德等無産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甯傑的心胸豁然開朗,看到了祖國的未來,找到了自己應該走的道路。“一二.九”運動爆發時,甯傑帶領弘達中學的學生投入了運動的洪流。運動中,成千上萬的愛國學生集合起來,怒吼出“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保衛華北”、“停止内戰,一緻對外”等口号。甯傑面對國民黨軍警的水龍頭、大刀、皮鞭,仍奮力搶救戰友,毫無畏懼沖在前面,嘴部臉部打爛,渾身上下被皮鞭打傷仍不退縮。由于他在這次運動中英勇頑強的突出表現得到弘達中學二院地下黨組織高度關注,後來吸納他為民先隊骨幹,進入民先隊總部開展工作。甯傑堂兄甯淮,字守儒(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十一軍副軍長),甯淮比甯傑大一歲,家境貧寒,家庭生活稍好的甯傑與他非常要好。“九.一八”事變後甯淮父親被國民黨拉夫(軍隊挑夫),生了眼疾才放回等家庭變故,一家六口人的生活負擔全壓在未滿16歲的甯淮身上,他隻好辍學回家拼命勞作。生活艱難困苦之際,中共地下黨員吳仁甫,黃仁風對這個勤學好思的苦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動員師生捐助甯淮在家裡開了個小文具店,代賣代訂書刊報物,并介紹四鄉師生去購去訂書藉與文具用品。小店是以也越辦越好。中共尖山黨支部書記吳仁甫利用親屬關系在此廣泛聯絡進步人士及地下黨員,久而久之小店便成了共産黨的地下聯絡站,甯淮利用出外訂購和發送機會,為黨組織傳送情報資訊,他也便成了名符其實黨的地下交通員,但僅受吳仁甫同志單線上司。甯傑到開封和北平上學後不忘兒時夥伴,把他讀過的書藉刊物經常郵寄甯淮,支援他自學成才。為人正直,思想進步的甯傑還時常把《新青年》等進步刊物夾帶寄回,讓甯淮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并在寒暑假回鄉相聚時宣講東北義勇軍抗日故事和開封、北平的學生運動。并講“一二.九"學生運動,他一個高中生為啥沖在前面的革命道理。這些進步書刊和革命故事傳輸是邢集地下黨不可多得的資訊來源,成為當地共産黨了解外部世界動态資訊,撐控時局變化更加直接全面。有力的支援黨組織建設的全面發展。為發動當地群衆參與全民抗戰提供了力量源泉。1937年全民抗戰爆發後,甯傑叔父開明紳士甯學志四處宣講王國華(王老漢,毛主席譽他為:“農民革命的領袖”)帶領的紅軍遊擊隊是抗日的希望。一次有人講:“紅軍遊擊隊殺人放火”。他當時便拍案駁斥道:“胡扯,在民族存亡危若累卵的嚴重關頭,不記前仇對外者誰個?置個人生死于度外,以救國救民為已任者誰個?是共産黨人,請問你們這些誣蔑他們的人,還有沒有良心”?說得此人啞口無言。甯學志不但支援侄子甯傑、甯淮、甯守國參加新四軍,還向紅軍遊擊隊資助一千個大洋。“廣泛發動群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槍出槍,抗日救國,人人有責”的宣傳口号從小文具店傳向四面八方,為新四軍以後的發展壯大積蓄了力量。甯傑從山西民先隊總部返鄉後立即與中共尖山區委文敏生,陳思博,黃雲樵一起公開地在王崗成立信陽抗敵後援會,發展民先隊,宣傳抗日救國,發動群衆支援紅軍,動員青年學生到确山竹溝找紅軍或者到共産黨上司下的桐柏“七十七軍工作團”受訓。甯傑立即在邢內建立了邢集民族解放先鋒隊,親任指導員,任命甯淮為民先隊長,以民先隊名義上司、整合邢集各方政治力量,組建自衛武裝,他帶頭從家拿出五支槍,籌集了部分武器,建立了十幾支槍的武裝力量一一邢集抗日自衛隊。1938年元月,甯傑介紹甯淮加入中國共産黨,成立了邢集街第一個黨小組,歸屬中共尖山區工委黨支部上司。3月份黨小組發展了十幾位新黨員,在尖山區委蔡雲生上司下正式成立了邢集街道黨支部,甯傑任支部書記。同月新四軍四支隊第八團在邢集東稻場召開東進誓師大會,羅炳輝代表中共中央南方局到會祝賀,周駿鳴團長率領一千多人隊伍東進抗日。年幼的甯守國随隊南征北戰。甯淮留在地方,不久上級選調甯傑到确山竹溝“黨員幹部教育訓練班”學習。10月份甯傑結業後在中共河南省委組織部部長陳少敏安排下到“河南省委巡視團”,南下四望山根據地開展巡視工作。1929年4月,郭述申任中央巡視員,到豫南、鄂東北巡視黨的工作後,1930年1月向中共中央報告:大别山區普遍建立黨、團組織,開辟鄂豫皖蘇區條件成熟。193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決定建立中共卾豫皖邊區特委,使鄂豫皖蘇區得以迅速形成和發展壯大,成為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陳少敏同志在竹溝非常重視黨的幹訓班和黨委巡視團工作,選調優秀幹部南山四望山,深入羅、禮、陂、孝,應、随地區全面勘察地形地貌,考察基層組織建設和地方幹部隊伍後省委巡視團向中共河南省委提出:“信南是開展遊擊戰争的好地方”。進而為省委決定以四望山為中心開展遊擊戰争提供了第一手資料。1938年10月,日軍占領信陽,随後武漢淪陷。豫南四望山周邊雲集大量日僞軍和國民黨潰敗部隊,地方土頑勢力趁勢作亂,一時“局面混亂不堪,人民怨聲載道"。四望山地區早在1927年11月爆發了震撼中原“四望山農民暴動”。1928年春,遭到反動勢力圍剿,起義失散人員郏文連、劉雲堤、王成基、徐了玉等人在黨組織安排下分散隐蔽到天目山下吳家尖山,尖山黨支部書記吳仁甫和大别山暴動聯絡員王秀松把這部分骨幹力量掩護起來,在邢集三官廟方貞衛家(文敏生嶽父)躲藏數月,為四望山的紅色革命留下寶貴火種。黨組織派甯傑到四望山開展巡視工作出于多種因素:一是他政治立場堅定,政策理論水準高,二是地域文化基礎較好,三是他有民先隊人脈資源(抗戰時期民先隊總部組織南下工作團,此時均在武漢外圍信陽、應山、随州地區)。1938年11月,在中共河南省委和豫南特委上司下成立“信陽抗日挺進隊”。國民黨縣長李德純(後改名朱毅,成為大陸兵器工業創始者)任司令,朱大鵬任副司令,王海山任參謀長,危拱之任政治部主任。迅速開赴信陽四望山,建立了新的根據地。1939年1月17日下午,陳少敏在竹溝開歡送會,歡送李先念司令員(化名李威)上司的新四軍豫鄂獨立遊擊支隊160餘人南下抗日,次日豫南特委書記王盛榮護衛遊擊支隊踏雪經尖山、邢集、王崗、古城、平昌關、吳家店南下四望山。因為前期省委巡視團先遣隊因素,一路過關奪隘在月底與四望山劉子厚、危拱之的信陽挺進隊在黃龍寺會師,并在此召開會議傳達貫徹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決議,落實迅速彙集,擴大抗日武裝,統一指揮開辟卾豫遊擊戰場。黃龍寺會議使堅持敵後鬥争的同志和巡視團成員聽到了毛主席、黨中央的聲音,找到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獨立自主的方向,鼓舞了士氣,提升了信心。豫南譚家河張裕生、周映渠抗日自衛隊,四望山進步知識分子黃紹九,信羅邊蔡韬庵、蔡玉坤、張牧耘、李鵬飛、聶耀三、郭景閣等上司下的抗日自衛隊紛紛加入信陽挺進隊,後來陸續編入豫鄂遊擊大隊。迅速落實了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劉少奇提出的:“第一是發展武裝,第二是發展武裝,第三是發展武裝”的要求。3月8日,李先念在羅山靈山寺與省委巡視團一同南下賀建華(時任羅山、禮山、黃陂、孝感中心縣委書記),郭述申(1939年1月到紅安七裡坪)到鄂豫皖邊區組建的新四軍第六遊擊大隊的大隊長羅厚福、政委熊作芳和護送省委巡視團警衛班會師,在此召開靈山寺會議,此後在省委巡視團警衛班跟随下繼續南下大悟、孝感等地,最後到達京山,與陶鑄,楊學誠同志上司的遊擊隊會合。1939年6月,省委巡視團與李先念,陳少敏在湖北京山養馬畈會師,陳少敏主持召開養馬畈會議,讨論豫南和鄂中黨的抗日武裝統一整編問題,成立了新四軍豫鄂獨立遊擊支隊,司令員李先念,政委陳少敏,參謀長周志堅,支隊下轄四個團,信陽挺進隊的六個中隊被編為二團,團長王海山,政委鐘偉。甯傑被派往信應地委任組織幹事,書記劉子厚,副書記兼宣傳部長文敏生。“凡是黨的工作沒有如願的開展,其關鍵乃在于黨與群衆的聯系太差”。這是1941年中共中央黨刊《共産黨人》,發表楊學誠同志《給各地組織工作者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話。1939年11月中旬朱理治、李先念、陳少敏召開四望山會議,正式任命楊學誠為卾豫邊區黨委組織部長。甯傑與楊學誠在北平“一二.九”學生運動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是彼此戰友,為了中華民族解放的共同目标又走到了一起并肩作戰。當時鄂豫邊區雖然實作了黨的組織黨的武裝全面統一。幹部隊伍卻來自四面八方,有工農幹部,知識分子幹部,有紅軍老幹部,有“一二.九”運動中湧現的新幹部,有來自外省市的外來幹部,還有土生土長的當地幹部,甚至有重慶來的幹部,其中絕大部分是新幹部。幹部隊伍中紀律松馳,分散主義、本位主義,自由主義,廉潔廉政建設不足等毛病很多。為加強政治建軍和建設一支無限忠于黨,密切聯系群衆的幹部隊伍,鄂豫邊區代理書記陳少敏、組織部長楊學誠指導信應地委開展黨員幹部“找毛病”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後來延伸為開展反對幹部中的不良傾向的鬥争,甯傑不負上司厚望和黨組織的信任,在劉子厚、文敏生的關心支援下,深入基層黨組織調研指導,與黨員交心積極探讨組織實施,大膽實踐,很快真正實作了思想武裝和軍事武裝真正統一,開創性增加幹部廉政教育和制度限制管理,為全區開展反對幹部中的不良傾向鬥争樹立了典範,為鄂豫邊區政治建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甯傑在短暫的人生中也有三次逆行,他不貪戀于個人的安逸享受,不追求達官厚祿,北平求學後到民先隊總部國民黨許以高官厚祿不要,立志返鄉煥起群眾,挽救中華民族于危難,回鄉後置地方國民黨政府給以豐厚待遇和富裕家庭生活而不顧南下四望山開辟新區,甘願吃苦受罪,在信應地委機關工作卻堅決要求到一線去流血犧牲。1947年4月,信應随遊擊總隊成立,劉子厚任政委,轄三個大隊,七個中隊。甯傑任六、七中隊指導員。甯傑堂兄甯淮任二中隊中隊長,弟兄倆人從38年秋分别在此重逢,都是喜出望外,此時甯淮才知道堂弟甯進葉改名叫甯傑。弟兄倆人整編後立即轉戰信羅邊平漢路東一線打擊日寇。先是在路東與頑軍第四遊擊縱隊激戰,又在陳家道口打擊靈山沖的日本鬼子,戰鬥中甯傑帶領黨員沖鋒在前,把日本鬼子重重包圍,光在稻田裡打滾,跑不出去,打死打傷多人,關鍵時刻土頑分子顧敬之卻帶人包抄我軍後路,替日軍解圍,戰鬥中七中隊中隊長袁傳祿負傷,部隊不得不轉入靈山寺休整。事後,顧敬之把新四軍打死鬼子的頭割下,無恥地向群眾宣傳是他們打日本人了!部隊在靈山寺尚未休整,就接指令轉戰平漢路西攻擊桂頑向我大、小悟山根據地進範。七中隊在甯傑的帶領下擔任主攻望夫山東面主攻任務。望夫山山體南北走向,四面是懸崖絕壁,無法攀登;南面和北面是是山脊梁,人沖去是活靶子;唯有東面坡度稍緩,敵人占據望夫山制高點,周邊有數千萬塊大石頭圍壘寨牆,易守難攻。甯傑帶領中隊冒着彈雨火幕強攻多次,中隊傷亡嚴重,百分之七十黨員犧牲或負傷,甯傑也渾身受傷多處仍然指揮戰鬥。第二天,平漢支隊長周志堅指令甯淮二中隊替換七中隊強攻,二次強攻均末成功,直到夜裡陳少敏帶領人馬,拉着迫擊炮增援,憑着炮火威力第三次強攻,攻下望夫山高地,取得了西線作戰的勝利。這是甯傑、甯淮弟兄倆交替聯手作戰。大、小悟山戰鬥後,信應随遊擊總隊改編為豫鄂遊擊挺進隊第七團隊。甯淮任一營二連連長。甯傑所在七中隊集體調編為邊區警衛連,甯傑任警衛連指導員,從此弟兄倆人分别,再無相見之日,甯淮暮年每憶此時,淚如泉湧。甯傑所在警衛連很快擴編為警衛營,他任教導員;邊區警衛營擴編為警衛團後,他先後擔任團政治處主任,代政委。他在一次戰鬥中為掩護陳少敏突圍,親自斷後直打得槍彈皆盡……,甯傑1942年2月在安陸城西的白兆山南麓雷家沖雷家祠堂裡傷病齊發,不幸病逝,葬于狗蜷嶺下王家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