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姬:秦始皇生母狂放不羁的一生

作者:半夏桔梗

趙姬,出生于趙國邯鄲,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她原本是商人呂不韋的姬妾,後來卻成了秦國的太子妃、王太後,生下了被後人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她的人生經曆不可謂不曲折、不傳奇。

隻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她命運的初始,還要從富商呂不韋說起。那時的呂不韋,經商奔走于列國之間,積累了萬貫家财。在邯鄲居住期間,他納了這位“絕色善舞”的女子為妾。據說,趙姬的娘家是趙國的豪門大戶。那時商人的地位不高,呂不韋雖然有錢,但社會地位并不算高。趙姬的家人願意将她嫁給一個外來的商人,且不是正妻,可見,趙姬的家族或者她在家裡的處境,應該不怎麼好。

若不是商人呂不韋太擅長做生意,将目光鎖定在了當時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質子異人身上,認為他奇貨可居,趙姬的人生,或許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波動和轉折,當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精彩和意外。

當時,呂不韋偶然間認識了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安國君的兒子異人,精明的呂不韋意識到把寶押在這位秦國質子身上,比買賣珠寶更有利可圖。他一直都記得父親曾跟他說過的話:投資在田地上,終日辛苦勞作,即使收成好至多隻能獲利十倍;投資在珠寶上,每天四處奔走,即使運氣好也隻能獲利百倍;而投資在政治上,幫助一個人定君安國,一旦成功不僅可享一世榮華,還可福澤後世。

呂不韋覺得,投資異人,比其他買賣都好,即使異人現在是質子,還不得志(那時,作為質子的人一般不是母親不受寵,就是自己也不突出,在父皇那裡也沒什麼存在感),但多多打理、運作,這個潛力股增值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于是,這位頭腦靈活,擅長經營且頗有政治眼光的商人呂不韋,開始給異人做起了職業發展規劃、定起了人生目标。他得知異人的父親安國君很寵愛華陽夫人,于是不惜重金,帶上珍寶玩物,首先買通了華陽夫人的姐姐和華陽夫人的弟弟。

華陽夫人是最受安國君寵愛的姬妾,但是無子嗣。于是,華陽夫人的姐姐和弟弟便努力說服華陽夫人收異人為義子。華陽夫人便時時在丈夫那裡吹吹枕邊風,說異人如何如何孝順、有作為,以後應該立他為太子。安國君表示同意華陽夫人的請求,這樣,異人的命運漸漸發生了轉變,呂不韋也很好地邁出了第一步,投資初見成效,收獲指日可待。

呂不韋不僅不惜重金為異人的政治前途鋪路,還願意聆聽他内心的苦悶,并且對他的生活起居也頗為關心,對其照顧有加。這些,都讓這位身在異國、舉目無親、漂泊苦悶、時不時還有性命之憂的秦國質子感激涕零,立誓日後若為秦王,必與呂不韋共富貴。就這樣,兩人日益親密,也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一日,在呂不韋的家宴上,異人見到了“絕美而善舞”的趙姬,一時心神蕩漾,不能自已。他便向呂不韋讨要趙姬,呂不韋雖有不舍,但不能為了一個女人影響到政治投資及以後的收益,于是便同意了異人的請求。就這樣,趙姬搖身一變,成了秦質子異人的妻子。

有時,人生的種種際遇,可能就在那驚鴻一瞥間,從來就不是個人能夠左右的。那偶然間的驚鴻一瞥,可能就注定了這一生。

母憑子貴,一朝變成王太後

不久,一個男嬰呱呱墜地,在邯鄲出生了,這個男嬰就是後來橫掃六國、統一了六國的秦始皇嬴政。而他的母親,趙姬的一生,最大的成就,莫過于生下了這位“千古一帝”。

此時,秦國和趙國之間的“長平之戰”剛剛結束,趙國失敗,損失了四十多萬士兵。是以,趙國人民十分痛恨秦國質子一家,是以他們一家人在趙國的日子并不好過。

公元前257年,秦軍攻打邯鄲,趙國決定處死秦國人質嬴異人及其全家。情況萬分危急,這次還是多虧呂不韋用重金收買了趙國的看守官吏,才使異人脫離險境。然而,呂不韋隻急匆匆地救出了異人,其他人誰也顧不上了!他帶着異人逃出了邯鄲城,找到了秦軍軍營,被護送回鹹陽。

趙姬和年僅三歲的兒子嬴政被留在了邯鄲城内,那時的他們處境很危險,多次面臨被殺的風險。所幸趙姬是豪門大戶之女,母子二人是以得以活命,雖免于一死,但也被趙國王室軟禁。

随着時間的推移,在這種提心吊膽的生活中,趙姬的性格也變得喜怒無常,動不動就沖兒子發脾氣。在母親時不時的動怒中,小嬴政一邊畏懼着母親,一邊又格外依賴母親。

這樣的生活終于有了轉機,命運的轉折在嬴政九歲那年出現了。

公元前251年,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嬴稷去世,祖父安國君嬴柱即位,是為秦孝文王,父親嬴異人(已更名為嬴子楚)正式成為王太子。新王即位,敵對的秦趙關系有所緩和,作為表示和解的信号,趙國将趙姬和嬴政母子送回了秦國。就這樣,九歲的嬴政和她的母親一起,第一次踏上了秦國的土地。

命運的車輪還在不停地向前轉動着。秦孝文王即位時已經五十多歲了,身體很是虛弱,正式即位才三天就死去了,太子嬴子楚即位,是為秦莊襄王。于是,任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食邑洛陽十萬戶。趙姬被封為王後。

秦莊襄王也是一位短命君王,在位三年便去世了。于是,十三歲的長子嬴政繼位,這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嬴政的母親趙姬,母憑子貴,也成了至高無上的王太後。

在真實的曆史中,母憑子貴的傳統,曾造就了一大批靠生兒子爬上權力巅峰的女人,如宣太後、呂後。在這一點上,趙姬無疑也是其中的佼佼者。隻是她空有她們那樣的心,而沒有她們那樣的手段。

登上權力的巅峰之後,能否有一番作為,則要看她們的三觀、能力和格局。

被情欲吞噬後的悲涼

一國之後的崇高地位,對趙姬經曆的變故和苦難來說或許是一種補償,然而未必是她想要的。她想要的,或許就是有個夫妻陪在自己的身邊,讓自己不再感到孤獨,其他的都不重要。

于是,她不顧屍骨未寒的丈夫、不顧年幼敏感的兒子,又和舊人呂不韋暧昧不清、搞在了一起。她不知道這樣做對兒子的影響和傷害,她也不知道一直這樣下去對情人的傷害,她隻知道,她很孤單,她需要人陪伴。

随着嬴政一天天長大,呂不韋意識到了再跟太後保持情人關系對自己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但又不敢跟太後直接說分手,于是隻能再次急速轉動他那靈活的腦袋瓜。

突然,靈光一現,金點子有了。給太後再找一枚比自己更好的小鮮肉不就好了!果不其然,太後對小鮮肉十分滿意、很是喜歡,不僅送房送車送爵位,還不顧一切地給小鮮肉生了兩個孩子!

看來,這個戀愛腦、情欲旺的女人是一個不懂政治的女人,她那點兒智商都用在了卿卿我我、情情愛愛上了。自恃自己是王太後,為所欲為,不但讓情人富,而且讓情人貴。緻使情人嫪毐日益驕橫,權力欲日益膨脹,不僅在外大聲說自己是秦王嬴政的繼父,還想在嬴政百年之後讓自己的兒子當秦國國君。這徹底惹怒了嬴政,讓非嬴氏血統的人當秦國的國君,這是要斷秦國王室的血脈啊。這一點,秦王嬴政絕對不允許。

對母親的風言風語以及私養男寵的所作所為,嬴政早已不想忍受了。當母親情夫嫪毐的勢力不斷擴張、嚣張的話語傳到他的耳朵裡,盛怒之下的秦王起了殺心。隻是,他還沒有先動手,嫪毐竟先發動了政變。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九年),四月的一天,嬴政來到雍城舉行成人禮,嫪毐趁機盜用了秦王禦玺和太後玺,調集官兵攻擊蕲年宮。政變失敗了,嬴政車裂嫪毐,滅其三族,并下令摔死了太後和嫪毐的兩個兒子,并表示與太後斷絕母子關系,永不再見。

此時的趙姬徹底傻了眼,看到往日溫順的兒子大開殺戒,她這才後悔莫及,但為時已晚。這個自私貪婪的王太後,至此才真正意識到她的所作所為給這個兒子造成的傷害。說實話,嫪毐能夠順利拿到太後玺和秦王禦玺,與她脫不了幹系。趙姬不顧兒子嬴政的安危,與嫪毐站一隊,注定沒有好結果。

她似乎還想為自己辯解:要說大秦的太後,養情人,給情人生孩子,也不是沒有先例,宣太後就是其中之一!她并不覺得這樣做是不能被容忍的,她是太後,喜歡個男人,生兩個孩子根本不是事!

而秦王嬴政說:她不配和宣太後比。

确實,趙姬若是有宣太後的一半,說不定秦王嬴政早就能一統天下,更不會有這種母子離心之事。

糊塗的人,糊塗的事

之後,秦王下令,不許給太後求情,否則立即處死。但還是有二十七個進谏大臣,被殘酷地處死。可見,嬴政對母親的怨恨有多大。直到第二十八位谏臣茅焦,以“秦王要統一天下,需以孝義為先”為由等,才最終打動了秦王,将母親趙姬接回鹹陽。

趙姬被接回鹹陽後,一生都在宮内度過。嬴政也很孝順她,讓她安享了晚年。臨死前,趙姬也說出了為何會支援嫪毐謀反。她是大秦的太後,希望能同宣太後一樣,可以把持朝政,嫪毐提出謀反時,她已經身居太後之位多年,即使沒有嬴政,也可以扶持小兒子上位。正是感情被蒙蔽,利欲熏心,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嬴政得知真相後,忍不住痛哭,顯然比起嫪毐的造反,母親的背叛更讓她難過震怒。自己同母親在邯鄲為質多年,能再次歸國,享受榮華富貴實屬不易,可母親卻貪戀眼前的私情,讓整個大秦陷入困境!若是換做旁人,恐怕早就沒了性命!

趙姬死後,嬴政仍下令将她同父王葬在一起。可見,他對家人的愛意還是深深地埋在心底的。而他的母親趙姬,對他性情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他有不少嫔妃,但一生都沒有立過皇後。可見,母親趙姬對他的影響是伴随一生的!

趙姬死了,他的情人之一的呂不韋呢?受牽連的他最後也飲鸩自盡了。趙姬可能到死都不明白,嬴政為什麼非要殺死她的男人和兩個孩子?而呂不韋卻知道原因,不是嬴政太無情,而是趙姬實在是坑慘了嬴政!

說實話,身為太後,養男寵的确不是什麼不能被諒解的大問題。但趙姬是宣太後嗎?趙姬的兒子是宣太後的兒子嗎?每個人對事情的看法和接受度是不一樣的。宣太後的兒子血統純正,是純正的秦王室血統,這點無人懷疑,而嬴政,他的血脈和身世,從歸秦的那刻開始就飽受争議。這種情況下,就算是為了兒子,趙姬也應該謹言慎行,維護好自己的名節,不讓自己成為他人攻擊兒子的借口。可偏偏,她不,她不僅養了男寵,還為男寵生了兩個孩子!

如今的嬴政,已是大秦高高在上的王,有的隻能是高貴的秦王室血統。而趙姬可能沒意識到這點,她不僅不為兒子嬴政着想、限制一下自己,還将自己為嫪毐生的兩個孩子,說成是秦王的兄弟。這代表着什麼?對趙姬而言,這幾個孩子都是自己所生,他們自然是兄弟。然而,對于外人,對于那些有野心且不滿嬴政為秦王的人來說,這些都是懷疑他是不是秦王室血脈的最好“證據”!

嬴政為什麼一定要殺死趙姬的兩個孩子?那便是在向人們自證,證明自己是先王的骨肉,是大秦王室的血脈,王室血脈不容混淆。

參考文獻:

1.張宏偉編著.中國皇後全傳【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

2.趙姬[R/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B5%E5%A7%AC/8496?fr=aladdin

3.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36508998&ver=3427&signature=POfUSDEfgXJm8DcSgDUddPXeCq8LWncEntkeTpOKmzMOlTrOKJ2qJ3RtfnIiIXFE-yEpNy6H3W6eL2qgWPXbVGFImQK0afDgssv1ICHSblMhC0Xu5cOLBFgrZ5Z9m7eX&n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