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居》顧清俞最後和誰在一起?展翔馮曉琴結婚了嗎?

作者:海峽網

心居顧清俞最後和誰在一起?

《心居》大結局顧清俞跟誰在一起了

倆人偶遇以後,各取所需結了婚,顧清俞圓了夢,施源也得其所願。

一個為了舊情,一個為了私利,就注定了不會有好的結果。

生活在了一起,顧清俞才發現倆人在層次上,已經有了雲泥之間的差距,而施源也是倍受降維打擊一般的精神壓力,最後也隻能以盲目結婚為開始,理性分手做為結束。

顧清俞因工作需要準備調往新加坡,施源也打算去往國外生活。

從此一别兩寬,各安天涯。

而顧清俞在去新加坡之前,和展翔見了一面。展翔追求顧清俞追了八年,心堅如鐵,顧清俞拒絕展翔卻是堅如磐石。

這一次,顧清俞決定給他一次機會,也是給自己最後一次選擇,展翔強迫症患者般做出習慣性的表達——自己最愛的人是顧清俞,轉而卻目光流離,交口稱贊起馮曉琴。

顧清俞哭笑不得,情知這“備胎”因為自己過于缺失維護和保養,已經過了有效期了,顧清俞打開了心中最後那扇窗,決定留下來陪伴父親最後的晚年時光。

有錢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終究是一場夢。

心居展翔馮曉琴結婚了嗎?

男歡女愛,原出自本心,若你對她十分好,就要她還你十分。那與一手交錢一手付愛的走馬章台,又有何差別。

都市情感劇《心居》中,人傻錢多,還善良大度的展翔,是劇中最讨喜的人設。

眼看着劇情大結局在即,展翔與顧清俞以及馮曉琴的關系成謎。其實,跟她們任何一個人結婚,都是童話的美好,誰都不娶,這才是生活。

展翔的好,無人不知

樓上那家三千金的租戶,糊口艱難,一直付不起租金,拖欠了很久。為了房租的事情,還跟上門讨租的展翔,玩了一場男女混合雙打。

即便這樣,展翔也沒有态度強硬地将三千金夫妻,從出租房裡趕出去。

當養老院開起來的時候,明明有更好的員勞工選,可他,還是把混不下去要回老家的兩口子招工了過去。

馮曉琴想要買房,裝修還貸的錢還差一百多萬,便到處堵着大姑姐求借。

不願意看着兩個女人劍拔弩張,不願看着顧清俞為難,也不願馮曉琴難堪的展翔。便直接決定,借給了馮曉琴這一百萬。

喜歡顧清俞,便日複一日地對她好。

她想要聽一場音樂會,便費心幫她弄到一票難求的會場門票。即便後來發現佳人另有約,傷心之餘,還是不忘成人之美,把票送給那兩個人。

顧清俞跟别人雙宿雙飛的時候,展翔難免傷心,總是獨自買醉。

每當顧清俞在施源那裡受傷,便會來到展翔的身邊。他便什麼都不說,陪着她一起買醉。

這樣的展翔,誰能忍住不愛呢?

然而現階段,無論是選擇曾經的白月光,還是實際的盤中餐。選擇權,自始至終,都在展翔的手裡。

放下的白月光

展翔對于顧清俞,那是一見鐘情。

隻是這份鐘情,沒有随着多巴胺的波動而流逝。這一鐘情,就是許多年。

為了顧清俞,便在她家的小區裡多投資了幾套房。或自住,或租賃,都隻是為了見到顧清俞更友善。

無論是早上晨跑時的偶遇,還是夜幕下散步的邂逅。一次次的相逢背後,暗藏了展翔背後無數的用心。

她高興,他陪着歡樂。她落淚,他陪着傷心。她另嫁他人了,他便在背後默默祝福。

顧清俞曾經問過展翔,你為什麼對我這麼好。

展翔的回答是,對你的好,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習慣。就像是膝跳反應,一旦觸動,情不自禁。

這樣的情不自禁,讓展翔亦步亦趨地守護在顧清俞身邊,多年不變。

展翔對顧清俞的追求,不瘟不火。既不會讓人覺得過分熱烈而熾熱難受,也不會讓人覺得不夠真心而失了期盼。

而對于展翔自己而言,這樣的追求,就像是一場莫斯烏比環式的愛情馬拉松。周而複始,永遠看不到終點,卻也樂在其中。

可是,當顧清俞與施源離婚後,答應了展翔的追求。兩個人,就一定會修成正果,結為連理嗎?

在原著中,給出了答案。

車子停在她家樓下。她沒有立刻下車。

她解開安全帶,看他,“要不要上來坐坐?”

他一怔,“——不怕我做壞事?”說完便想抽自己耳光。又是嘴欠得沒名堂,永遠分不清場合與時機。

她道:“我家沒現金,不怕。”

他道:“别的值錢的也一樣。”

她道:“我家裝了好幾個攝像頭。還有一鍵報警,直接連110。警察三分鐘上門。”

她讓他“上去坐坐”,他卻同她貧嘴。那瞬,她竟是舒了口氣。答應不答應,都有了餘地。仿佛一根橡皮筋,扯得太緊,久而久之便松了,沒勁了。

世上的事,差之毫厘,便完全是兩層意思了。遺憾也有,隐隐地,竟又覺得安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似的。

展翔對于顧清俞的癡戀,一如顧清俞對施源迷戀的複刻。都是少年時期的求而不得,都是青春愛戀的心有不甘。

當顧清俞同意與展翔交往的時候,他曾經的種種缺憾,便已經得到了圓滿。或許他自始至終喜歡的,不過是那個不斷追逐的過程。

永遠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好的。一朝得到了,也就那樣。生活,終究還是要落到實處。

放不下的盤中餐

對于馮曉琴,展翔自認為算是了解。

他知道她拜金愛錢,精于算計。也知道她心地善良,做人有底線。更知道她身上的韌勁,生機勃勃,不屈不撓。

她是個好女人。

當馮曉琴瞞着衆人,替阿婆保管金銀細軟,又偷偷還給本家的時候。

當馮曉琴熬着大夜,為了不晚的事業忙碌,夙興夜寐的時候。

當馮曉琴拍着桌子,跟他争執,要繼續接納患病的阿婆回來不晚的時候。

當火勢兇猛,馮曉琴發現阿婆還沒有出來,直接沖進去火場救人的時候。

展翔便已經知道,馮曉琴是個應該被認真對待的好女人。

那一夜,當馮曉琴坐在鋼琴前,動聽的旋律從她的指尖流暢地跳動而出的時候。

展翔故意忽略掉了,那一刻來自己心髒的悸動。在馮曉琴的身上,還藏着他不曾發現的驚喜。

而當不晚着火,馮曉琴沖進火場救人的時候,展翔再次不得不正視自己的内心。那一刻,他是多麼害怕她出不來,害怕失去她。

展翔的左右為難

無論是顧清俞,還是馮曉琴,現在的選擇權都是在展翔的身上。無論是選擇顧清俞還是馮曉琴,對于展翔而言,都是好的選擇,雖然,都會有缺憾。

如果說顧清俞,是他曾經的白月光。那麼馮曉琴,就是他現在的盤中餐。

月色,是用來欣賞的,“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賞過即可。曾經的期盼,都已經得到,也算圓滿。

展翔現在的糾結,是選不選馮曉琴這份盤中餐。

對馮曉琴的動心,是認真的。對她的顧忌,也是認真的。

展翔骨子裡再善良,也無法掩蓋他商人的本質。

一個不滿二十歲,就憑借着獨到的投資眼光與殺伐果斷的謀略發家。手裡攥住好幾套房産的商人,怎麼可能是個隻會戀愛腦的傻白甜。

馮曉琴的情況,他不是不了解,這個女人太會算計,身上的負擔也确實重。

手裡握着三萬塊,就敢買兩百萬的房子。借完首付的錢,還要借裝修還貸的錢。

為了從大姑姐手裡借到錢,不惜當着自己這個外人的人,對其逼宮。最後,還是展翔借的錢。

妹妹茜茜吃住都在姐夫家,沒有好對象,沒有好工作。後來進銀行,還是展翔幫忙牽的線。

弟弟大年不好好上學,跑到上海,在顧家住不下去。還是展翔,在自己的地盤不晚,收留了他。

更不用說馮曉琴還有個逐漸長大的兒子。

這幾個人以後不都得靠着馮曉琴生活,教育培養,娶妻生子,買車買房,哪一項不要巨額投入。

緊跟在馮曉琴身後這三張嗷嗷待哺,深不可測的血盆大口。讓展翔不得不慎之又慎,對馮曉琴這份感情三緘其口。

展翔從不是沖動之人,他有他作為商人的謹慎與考量。

史老闆跟展翔的關系不錯,要借展翔的豪車,分分鐘到手。

可當足浴店的生意不景氣,一直慫恿展翔入股時。展翔卻堅決不為所動,表示“隻投穩賺不賠的生意”。

當初馮曉琴鼓動展翔開辦不晚養老院的時候,展翔同意之前,并非是一拍腦門做的決定。

聽到馮曉琴遊說時,展翔表示要考慮。馮曉琴拿着對周圍老人的情況調查給展翔時,他還是在猶豫。

即便之後馮曉琴頻繁上門送吃的,借着他醉酒讓他按下手印。展翔也是在了解相關風險與收益之後,才同意了馮曉琴的提議。

談戀愛,不用理會這些。但是結婚,締結利益共同體,很多收益與風險便不能不考慮。

其實,無論展翔放棄或者選擇否馮曉琴,結局都會讓人滿意。

前者,是更理性的考量。不必唏噓,不必歎氣。誰都不是誰的救贖主,誰也沒有義務單方面對另一半扶貧。生活,向來如此。

後者,是美好童話故事的結局。給了馮曉琴這樣努力的女子一些拼搏的期望,也給了愛情一份情定勝天的堅信。

假若到最後,展翔既沒有娶顧清俞,也沒有娶馮曉琴。而是轉身娶了别家二十出頭的小姑娘,也不必唾棄或替他遺憾。這樣的選擇,不過是人間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