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刺馬案”的離奇何在?

作者:把盞常聊

馬新贻,大清同治年間的兩江總督。如此級别的地方大員,竟然在前有巡捕開道、後有馬弁、兵丁的簇擁保護下,于大街之上被刺客明目張膽地刺殺身亡。離奇嗎?然而,比這更離奇的是:在刺客殺完人後,不跑不鬧、主動歸案的情況下,居然自始至終都沒有“審訊出”刺客的作案動機,使得此案成為清朝末年的四大奇案之一了!

據有關資料記載,在衆多高官的多次會審之後,審案結果仍然是撲朔迷離。其中,有的說刺客張汶祥言語颠倒、閃爍其詞。還有的說張汶祥受盡酷刑,但一言不吐、甯死不招供。對此,我就不明白了……

若想成功刺殺總督馬新贻,刺客事先如果沒有周密的計劃,他能夠刺殺成功嗎?那麼,既然可以将刺殺計劃安排得如此精細,他為什麼沒有把自己刺殺後的退路安排好呢?比如:他是被人雇傭當刺客,事後不能夠供出雇用他的人是誰,那麼他為什麼不在殺人之後迅速逃離呢?有一種說法是他被兵丁抓住了辮子,我以為這個說法不太靠譜。因為一個一身武功、手中拿着鋒利匕首的漢子,難道就不能在性命攸關的關鍵時刻,迅速斬斷自己的辮子嗎?另外,他是主動投案,那麼他就沒有想到等待他的各種酷刑和淩遲處死嗎?我想他不會是一個受刑上瘾的人吧?更何況,大凡受雇殺人的刺客,都是為了錢。殺完人一跑,拿着錢享福去了。殺完人不跑,還主動投案,他圖的是什麼呢?

如果說他是因為個人恩怨而殺人,那麼在刺殺成功、大仇得報,且深知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會再有活命可能的情況下,他為什麼不把匕首插入自己的心髒呢?

對此,用單田芳先生的話說,就是:“其說不一,内容也都不太一樣。”随後,單老先生又說:他說的是實事求是的。且還重申道:有些沒有根據的話,咱就不講了。

下面,咱們聽聽他是怎麼道出其中的原委吧……

話說當年,身為官員的馬新贻被撚軍的小頭目給活捉了。在小頭目面前,馬新贻威風凜凜、立而不跪,令小頭目非常敬佩。于是,小頭目不僅解開了捆綁他的繩索,還決定投降于他,這個小頭目就是張汶祥。随同張汶祥一起投降的,還有另外兩個頭目,即張汶祥的拜把子兄弟曹二虎和石錦标。為了解除疑惑、增加彼此間的信任,馬新贻和此三人當即磕頭拜了把子,成為了異性兄弟。馬新贻為老大,張汶祥為老二,曹二虎為老三,石錦标為老四。

此後,張汶祥兄弟三人跟随着馬新贻一起剿滅撚軍,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待平定了太平天國和撚軍之後,馬新贻因為有功得到了升遷,當上了大官。張汶祥兄弟三人雖然沒給官做,但也跟随着馬新贻,生活安定,衣食不愁了。于是,曹二虎、石錦标二人便把妻子都從老家接了過來。帶着老婆拜會馬新贻時,馬新贻一看曹二虎的老婆長得漂亮,便動上了邪念歪心。此後,在各種引誘之下,不僅奸占了曹二虎的妻子,還順手把石錦标的老婆也攬入到了懷中。

久而久之,張汶祥發現了這一情況,同曹二虎、石錦标一商量,做出的決定是:一不跟馬新贻撕破臉兒。二是給自己戴了綠帽子的媳婦也沒什麼留着的必要了。索性由曹二虎出面,找馬新贻明說,把這兩個婦人都送給馬新贻完事兒。

誰知馬新贻一聽曹二虎的話,當即拍案而起,大怒道:“咱們是一個頭磕在地上的把兄弟,跟一奶同胞沒什麼差別,你的媳婦、老四的媳婦,那可都是我的親弟妹呀!你怎麼可以如此地胡說八道呢?莫非你聽到了什麼閑話不成?告訴你,那一定是有人要離間咱們兄弟之間的感情!”随後,還送給了曹二虎一頓罵!

不久後的一天,馬新贻把曹二虎找來,交給他一樁十分體己的重任:到壽春去找壽春總兵,提一批軍火回來。由于怕馬新贻使壞,不放心,張汶祥叫上石錦标一同前往。結果到了總兵衙門後,一見面曹二虎就被扣上了“串通撚匪餘孽、企圖截獲軍火謀反”的罪名,就地正法了!

此事發生後,張汶祥便發了毒誓,決心要殺死馬新贻,為死去的曹二虎報仇雪恨。從此,便銷聲匿迹,暗地裡尋名師、訪高人,苦練本領。這期間還刺殺過馬新贻一回,不僅因失敗告終,還差點丢了性命。為了怕别人認出自己,又用熱油燙壞了自己的臉,毀了容。總之,在曆經了許多磨難以後,最終刺死了馬總督。

據單田芳老先生講,張汶祥歸案以後,便将自己因何要殺死馬新贻的緣由始末都原原本本地交代了出來。那麼,為什麼還會是迷案呢?因為,當負責審理此案的衆位大臣們一看,做為封疆大吏、一品大員的馬新贻,竟然誘奸、霸占了自己把兄弟的老婆,還為此搭上了性命。這事兒要是傳揚開了,豈不是有失皇家的顔面和官場的體統!

于是,這些個大臣們隻好改變供詞,要張汶祥畫供。可這個張汶祥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任你們用盡酷刑,就是死不畫供。最後沒辦法了,大臣們隻好派一人将張汶祥的供詞和他們拟定的假供詞秘密地拿到了宮裡,請兩宮太後定奪。慈禧太後看了真、假供詞後,做出了決定:把張汶祥的供詞銷毀掉,絕不要外傳。至于張汶祥,他愛畫供不畫供,以你們給他拟定的供詞辦就是了。而張汶祥本人,要從速處決,以絕後患。

壯士張汶祥,淩遲處死。但作案的動機,從此也就成了一個沉冤百年的謎團了……

殺死馬新贻,揭露其醜事。這,應該是張汶祥的最終目的。

單老先生的這個說法,您覺得合情合理嗎?

“刺馬案”的離奇何在?
“刺馬案”的離奇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