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秦枭 北京報道
PC賽道正在變得愈加擁擠。
除傳統的PC廠商(個人電腦)外,5月底的這幾個工作日,華為、榮耀、Redmi等手機廠商也相繼釋出自家筆記本電腦,頗有一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感覺,又猶如智能手機興起時的熱鬧一般。
多位業内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手機市場低迷,廠商業績承壓,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導緻移動辦公和網課需求較大,筆記本電腦市場有所增長,是以手機廠商切入筆記本電腦領域尋求新發展。相對于傳統的PC廠商,手機廠商在營銷層面有優勢,線上推廣能力強大。但手機廠商的劣勢在于筆記本電腦售後服務較弱,線下覆寫範圍小,産品結構薄弱,缺少高端産品。
來勢洶洶
手機市場似乎正在告别繁榮時代。Canalys的報告顯示,自2017年中國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下滑以來,中國手機出貨量連續四年下跌,2017年到2020年分别跌4%、14%、7%和11%,2021年的出貨量微增1%,這是過去五年來國内手機市場出貨量唯一一次上漲。
然而,這種微量增長也沒有保持太長的時間。5月25日,市場研究機構CINNO Research釋出報告顯示,2022年4月份,國内市場智能手機銷量為1760萬部,同比下降21.6%,環比下降12.2%。單月的銷量創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第二差的單月成績,僅高于2020年2月的水準。
面對日漸“蕭條”的市場,曾經在手機領域呼風喚雨的各大廠商不得不跳出自己的舒适區,謀求新的增長點。幾家頭部手機廠商,不約而同地将觸角伸向了筆記本電腦領域。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記者分析道,手機市場低迷,廠商業績壓力很大,需要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導緻移動辦公和網課需求較大,筆記本電腦市場有所增長,是以手機廠商轉入筆記本電腦領域尋求新發展。
産經觀察家、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将也認為,智能手機市場目前遭遇發展瓶頸,無論從中國市場還是全球市場來看,整體下行趨勢明顯;手機使用者和PC使用者呈現出高度重疊的特點,手機企業的品牌積澱和管道能力可以複用,是以進軍PC市場門檻不高,且可以帶來新的增量。
通信業觀察家項立剛則分析道,首先,電腦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且利潤可觀。對于手機廠商來說,盡可能争奪這個市場,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這是很正常的;其次,電腦市場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很多傳統的企業都被打敗了,僅剩下聯想、惠普、戴爾等,市場佔有率相對比較集中,競争壓力相對較小。
“技術的發展,讓手機在功能和性能上已經趕上或超越了筆記本電腦。而從價格角度,高端手機的價格也早已超過了筆記本電腦的價格——這意味着之前阻礙手機廠商進入筆記本電腦市場的技術、性能及功能上已經沒有太多壁壘。再加上手機客戶與筆記本電腦客戶較高的重合度,可以認為兩者間的協同效果相當大。手機廠商布局筆記本電腦市場也是合情合理的。”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認為。
事實上,早在2016年,時值筆記本電腦技術疊代創新沉寂時期,華為、小米便早早地開始布局筆記本電腦領域。2020年上半年,華為在國内筆記本市場占有率曾一度達到16.9%,僅次于聯想,排名第二。小米筆記本也在初期賺足市場眼球。
時任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華為進入PC行業,是要發揮“鲇魚效應”,給多年創新力不足的PC市場注入新的活力,間接刺激PC行業創新的同時,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體驗。
不過,二者均因作業系統、産品供應鍊整合以及市場不景氣等衆多因素制約了發展,小米更是在長達四年時間裡暫停了PC産品線更新。
然而,近兩年全球PC銷量持續保持增長,也讓華為、小米、榮耀等手機廠商重燃對PC産品的熱情。資料顯示,2019年PC出貨量1.73億台,2020年增長28.3%達到2.22億台,2021年繼續增長18%達到2.62億台,創下新的曆史紀錄。
集微咨詢(JW Insights)認為,2022年筆記本電腦市場預期雖然不樂觀,與2021年相比有所回落,但是與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2019年相比仍出現明顯增長,由此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讓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辦公、教學成為常态,人們對筆記本電腦的需求明顯增加,使2020年之後的筆記本電腦市場規模維持在2億台以上的水準。未來兩三年筆記本電腦市場也可能有所波動,但是都将在2億~2.6億台之間徘徊。
面對眼前的一片藍海,華為、小米、榮耀等手機廠商們也頻頻發力,相繼釋出最新的PC産品,新銳手機廠商realme也進軍筆記本電腦市場。
重在互動
與傳統的PC廠商略顯乏味的硬體堆疊不同,作為“鲇魚”的手機廠商,除了在處理器性能、顯示效果、輕薄性等方面進行提升外,将手機、通信領域日漸成熟的技術嫁接至PC中,更多地将重心放在裝置之間的融合互動,尤其是移動端和電腦端之間。
丁少将表示,在上遊核心器件和系統趨于同質化的背景下,手機廠商具備基于手機的多場景打通、資料流轉等新的體驗優勢。
5月16日,榮耀線上上釋出了其獨立後的第二款筆記本産品MagicBook 14。榮耀首次在PC中引入Magic OS for Windows,讓Windows系統也可以像Android系統一樣進行底層調優。
而在榮耀之前,華為也通過鴻蒙系統,讓筆記本電腦通過超級終端功能,能夠讓華為筆記本電腦與手機、平闆、顯示器甚至智慧屏互聯互通;并且,通過作業系統層面優化推出的移動應用引擎,能讓電腦端華為應用市場擁有移動應用專區的體驗,打通了HarmonyOS和Windows兩個生态。
5月23日,華為也釋出了一系列PC新産品,包括MateBook 16s i9版本、MateBook D 16、MateBook 14、MateBook D 14四款筆記本電腦。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華為MateBook 16s不僅支援超級終端,還進一步進階,多裝置互聯的同時,打通Windows PC與移動裝置生态的功能,使得兩大終端系統互通無阻,改變了手機和PC應用服務的割裂狀況。PC樂享移動App,對于辦公/學習的效率提升是颠覆式的。
榮耀CEO趙明表示:“對于榮耀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這是一個榮耀可以參與的、空間不斷擴大的一個市場,未來幾年至少在中國是足夠大的,對于榮耀而言都是一個明顯增量的市場;另一方面,在今天的筆記本電腦市場上,不像榮耀在中國手機市場一樣,已經擁有一定市場佔有率,是以也充滿了挑戰。但是僅依靠簡單的硬體堆砌不會改變存量市場競争的現狀,隻有通過深挖底層調優能力,結合OS智慧化、跨平台協同、生态建構,為使用者提供綜合體驗更優的産品,才是赢得市場競争的關鍵,未來我們還會将手機中更多技術和創新引入到筆記本電腦中。”
傳統廠商的“護城河”
雖然手機廠商布局筆記本電腦如火如荼,但不可否認的是,市場佔有率依然被傳統PC廠商把持着,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報告顯示,在2021年的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上,出貨量排在前五的分别是聯想、惠普、戴爾、蘋果和宏碁,五家共占據79%左右的市場佔有率。
丁少将表示,手機廠商相較于傳統PC廠商,由于前期出貨規模不大,供應鍊穩定性會相對不足,采購成本也會相對更高。另外,品牌認知度也相對更弱一些。
張孝榮認為,手機廠商劣勢在于筆記本電腦售後服務較弱,線下覆寫範圍小,産品結構薄弱,缺少高端産品。
不僅如此,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勢力,聯想、惠普、戴爾等傳統PC廠商也在加寬自己的“護城河”,在強悍性能、顯示畫質、鍵盤手感等方向上尋求突破。
例如,5月24日,聯想便接連釋出了數十款新品,僅筆記本電腦新品就有30餘款細分型号,包含聯想YOGA、聯想小新、聯想拯救者等多個品牌。
然而,傳統PC廠商要守住自己的優勢,并不能僅僅靠數量與硬體取勝。
對此,丁少将建議,傳統PC企業還是要發揮供應鍊優勢以及全生命周期服務優勢,在産品品質、價格、SKU(最小存貨機關)豐富度、管道等方面確定領先地位,同時加強針對垂直人群、垂直應用場景的産品創新和體驗創新,并因時因勢重新整理品牌形象。另外,要通過高可靠性産品、有競争力的價格,鞏固和發展好B端市場。
與此同時,他表示,手機廠商不要貪多求全,可以在個别垂直人群、市場、場景加強産品布局,集中研發、管道、營銷、供應鍊等資源實作以點帶面的發展。産品創新方面,還是要突出場景和生态關聯的優勢,從外觀設計到軟體系統都有繼續優化創新的空間,建立起智能化、個性化的新競争壁壘。
安光勇則對記者表示,不管是攻擊方(手機廠商),還是防守方(筆記本電腦廠商),需要揚長避短,發揮出自己的優勢,一定要避免的則是打價格戰,因為價格戰意味着雙輸的局面。
(編輯:吳清 校對: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