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聯考:近代西方思想解放運動

作者:杏壇夜語

一、文藝複興

1、背景

經濟:14世紀意大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根本原因);

政治:新生的資産階級追求财富與人生享樂;

思想:天主教會壟斷教育、文化,禁锢人們的思想;

社會:意大利保留有較多的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遺存;

外部:造紙術和印刷術傳入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普及;

直接:黑死病的流行促使人們檢討。

2、概況

時間:14世紀到17世紀初

方式:以學習和恢複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名,實質上是創立符合新興資産階級需要的新文化【封建神學占統治地位,天主教會勢力強大;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資産階級力量弱小】。

精神核心:人文主義

内容: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反對禁欲主義,抨擊教會腐敗和守舊思想,崇尚理性;

重視發揮人的才智和創造力,追求現世生活的幸福生活;

提倡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

3、代表人物及如何展現人文主義

文學三傑:諷刺教會的封建腐朽,宣揚人性自由。

(1)彼特拉克:人文主義之父,代表作《歌集》。主張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

(2)但丁: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新時期第一位詩人,代表作《神曲》,歌頌現世生活,揭露教皇為代表的教會的腐敗醜惡。

(3)薄伽丘:《十日談》。将矛頭直指天主教會,諷刺教會的封建腐朽;歌頌現實生活,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提倡生而平等,反對封建等級觀念。

藝術三傑:突破了中世紀呆闆僵硬的風格,描繪現世生活,展現人物的内心世界。

(1)達芬奇:《蒙娜麗莎》強調藝術要表現和歌頌人的美及人的豐富的思想感情。

《最後的晚餐》突破“聖像圖”的畫法,用寫實的繪畫揭示人性的善惡。

(2)米開朗琪羅:《大衛》《摩西》。創作專注人體,展現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氣質。

(3)拉斐爾:《西斯廷聖母》。聖母溫柔美麗,眉宇間洋溢着慈愛和幸福,像一位普通的母親,不像中世紀的聖像神情呆滞,不可親近。

4、性質及評價

性質:資産階級借複興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為名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積極: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其宣揚的追求現世幸福和冒險精神,為新航路的開辟和殖民擴張注入精神動力;

創造光輝燦爛的文化,為近代各種自然科學和學術發展掃清了障礙;

文藝複興推動了宗教改革的爆發。

消極:隻是起到反封建鬥争的作用,卻沒有摒棄宗教欺騙,他們的思想、觀點以及作品的題材和内容受到宗教的束縛;他們所争取的是資産階級的生活方式

對人文主義過分推崇,造成了個人自語膨脹、泛濫和社會混亂

二、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

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重商主義流行;

思想:文藝複興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政治:民族觀念崛起;

現實:天主教會在歐洲搜刮财富,德國是受天主教會壓榨最嚴重的地區;

直接:教皇在德國兜售贖罪券。

2、馬丁路德改革

(1)标志:1517年,發表《九十五條論綱》《關于贖罪券的功效》。

(2)主張:因信稱義:人的靈魂獲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瑣的宗教儀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張建立民族教會和廉儉教會,力主用民族語言進行宗教活動。

3、加爾文改革

(1)标志1536年,出版《基督教原理》

(2)主張:信仰得救;反對教階制度,簡化宗教儀式。

先定論:永生和永罰、成功與失敗、甚至貧富榮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無法改變。

建立民主教會:教會神職人員都由選舉産生。

4、英國國教改革

1534年,《至尊法案》

主張:英王是英國教會唯一的、至高無上的首腦,擁有處理教會事務的一切權力,教皇無權幹涉英國的教會事務。宣布保留天主教的基本教義和儀式。

影響:削弱了教會實力,增強了王權。建立起附屬于王權和政府的民族教會。

5、宗教改革的影響

性質:早期資産階級披着宗教外衣進行反封建的社會、思想改革運動。

影響: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

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統治的支柱——天主教會,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

推動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近代科學的興起與啟蒙運動

1、啟蒙運動的背景

經濟、階級: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資産階級力量壯大;

政治:封建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法國是封建制度最為頑固的國家);

思想:文藝複興、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科技:自然科學的進步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

2、啟蒙運動的概況

17世紀英國出現早期啟蒙思想,18世紀法國作為啟蒙運動的中心(高潮)。

理性是啟蒙運動的精神核心,強調獨立思考與自主精神。判斷是非的标準是人的理性。對未來社會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賦人權,平等、自由、法治和權力制衡等。

3、啟蒙運動的影響

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啟蒙思想家闡釋的自由、平等、人權、民主、法制和三權分立的思想,豐富和發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直接推動了美國獨立戰争和法國大革命,有助于這些國家建立資産階級統治;

啟蒙思想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獨立的精神武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