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在烏遇4大失敗,俄赢得勝利隻是時間問題,世界格局将煥然一新

作者:海納觀察室

俄烏沖突持續至今,在俄軍拿下馬裡烏波爾亞速鋼鐵廠之後,俄軍轉戰北頓涅茨克,并對北頓涅茨克實施了包圍,緻16000名烏軍士兵身陷囹圄。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猜測俄烏沖突的最後結局,以及俄烏沖突結束後對世界格局的影響。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勝負的定義,從軍事角度看,一方把另一方徹底打敗,這是勝敗終局。從政治角度看,軍事是實作政治目标的最後手段,達成己方政治目标,才是沖突結束的核心因素。既然如此,那就需要知道俄烏雙方的政治訴求如何。

俄總統普京發動軍事行動的最終目的如下,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中立化;禁止加入北約、禁止擁有核武器;以及克裡米亞歸屬俄、烏承認“盧甘斯克獨立”,承認“頓涅茨克獨立”。而烏克蘭方面在戰前和戰後的訴求有了很大的變化,戰前烏克蘭主要就是想加入北約、加入歐盟以及奪回克裡米亞地區,但是開戰之後烏方變成了立刻停戰、俄軍撤出烏境内以及俄歸還克裡米亞與俄軍所占領的地區。

美在烏遇4大失敗,俄赢得勝利隻是時間問題,世界格局将煥然一新

而此次俄烏沖突的最後結果也隻有三種,其一,就是烏方全勝,美國從此主導單極世界,但是就目前戰局情況而言,顯然是不可能的。其二,俄方大勝,烏克蘭接受俄軍全部要求,形成俄美兩極對抗格局,但是這種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且不說目前俄軍在軍事層面尚未達到這個要求,烏克蘭背後的“老闆”(美國)都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的出現。其三,俄與美國雙方各退一步,俄軍中勝,以談判的方式結束沖突,将形成名符其實的多極世界,目前,第三種情況可能性最大。

這裡可能就有人要問了,西方雖然在烏屢屢吃癟,但是雙拳難敵四手,美國憑什麼要妥協?此次俄烏沖突,美國看似風光無限,一邊裹挾北約對烏克蘭進行軍援,一邊招呼衆多盟友對俄進行極限制裁。但是實際上,美國在此次俄烏沖突中已經遭受了重大失敗。

美在烏遇4大失敗,俄赢得勝利隻是時間問題,世界格局将煥然一新

第一、軍事失敗,雖然美軍為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情報支援、武器支援甚至美國軍官也親自下場指揮烏軍作戰,但是烏克蘭軍隊卻仍是節節敗退;第二、是經濟上的失敗,雖然美國趁機從俄羅斯購買了大量的低價原油,但是對于國内空前的通貨膨脹問題仍然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國内嚴重的供應鍊危機進一步加劇。第三、外交失敗,雖然美國一直堅稱西方正是空前團結的時候,但是從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可以看出,西方各國依舊是“各懷鬼胎”,反而導緻歐洲内亂不斷,加速了歐洲的分裂。第四、美國國際形象的失敗,一直以來美國都想向國際表達自身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國家,但是此次俄烏沖突中,越來越多的國家都意識到,美國其實就是一個表裡不一的“僞君子”,就比如,不讓歐洲購買俄原油,自己卻大量進口。

美在烏遇4大失敗,俄赢得勝利隻是時間問題,世界格局将煥然一新

是以綜上所述,俄軍中勝的幾率最大,即烏克蘭一分為二:從基輔到敖德薩的東烏克蘭獨立;西烏克蘭中立;烏失去黑海出海口。對于普京來說,無論是否全勝,隻要能達成既定目标就夠了,無所謂大勝中勝。但是隻要俄羅斯能取得勝利,這也就意味着美國的“霸權”将進入倒計時階段,全球将進入一個多極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