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中噩夢生物(2):翩翩飄蕩的緻命蜂蠍美人

在炎熱的夏季,在暑假期間,海邊是極富魅力的地方。您和您的家人或許也會想在暑假時,去海邊享受一下陽光,沙灘,海浪,清新的空氣,清涼的海水。并在大海中暢遊一番。

但是您知道在大海中遊泳,除了溺水之外,還需要注意什麼其它安全隐患嗎?

小漁夫初次在海邊遊泳時,由于自己水性頗為不錯,是以常常炫耀性地遊到離海岸線很遠的地方,然後得意地看着一起來的朋友隻敢在近岸“狗刨”。

這種時候,當小漁夫看着由于水深變深而顔色發暗的海水時,最本能的恐懼是,突然會有一條大鲨魚一口咬住小漁夫的腳,并把小漁夫拖進深海吃掉;或者突然會有一條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從小漁夫大腿上撕扯下一塊肉來。

但是實際情況卻是,無論是在秦皇島,還是在煙台,威海,青島,大連等地,小漁夫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哪怕一起鲨魚傷人事件,也從未見任何一起近數十年來的鲨魚傷人曆史紀錄。

但這也并不是說,在這些海灘上遊泳就很安全。

有一種海洋動物,人們常常會忽略它,感覺它沒有危險,甚至很美麗,偏偏飄蕩好像美女一般,但是這種動物卻能真正的要人命。這種動物就是水母,又名海蜇。

随便搜一下新聞,就能發現,僅僅最近幾年,海蜇已經在南戴河,鲅魚圈,煙台,威海,青島,大連等地造成了多人确認死亡。遇難者中不僅包括體質較差的女性和兒童,還包括健壯的青年男性。海蜇蜇傷的遊泳者更是不可勝數。有時夏季海灘的醫務室,被海蜇蜇傷的人會人滿為患。

海中噩夢生物(2):翩翩飄蕩的緻命蜂蠍美人

水母的樣子

海中噩夢生物(2):翩翩飄蕩的緻命蜂蠍美人
海中噩夢生物(2):翩翩飄蕩的緻命蜂蠍美人
海中噩夢生物(2):翩翩飄蕩的緻命蜂蠍美人

水母蟄傷人的傷痕

夏季的海邊,海蜇的數量極多。尤其是下過大雨之後,有時海邊的海蜇就像浴缸裡的肥皂泡,多到一個緊挨一個。小漁夫見過的最大個體有臉盆那麼大,觸須有一米多長。

海蜇傘蓋下有許多觸須,觸須上有密集的刺絲囊,内含毒液。當觸須接觸人體皮膚時,就會刺入皮膚并放出毒液。人會感覺有觸電般刺痛感,瘙癢感和灼燒感。數小時後,傷口會出現線裝斑,丘疹和水泡淤斑等。人也會感覺肌肉酸痛,惡心,嘔吐,出冷汗,全身乏力等。

如果人體質較差或者是過敏性體質,其結果會是緻命的!

是以,夏季想去海邊遊泳的朋友,一定要提前做好預防海蜇的措施。如果發現海裡有海蜇,一定不要主動去觸摸它。如果海裡海蜇很多,最好還是不要下水。如果不幸被蜇傷,不要自行處理,一定要聽醫囑,并且盡快及時去醫務室或醫院救治。

最後說一句,目前疫情仍未結束,大家仍然需保持安全距離,還不能去海邊紮堆遊玩。等疫情徹底結束後,再去享受蔚藍的大海。

有被水母蜇到過的朋友嗎?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