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秀敏為何與趙本山分道揚镳,不再聯系,為何不與何慶魁登記結婚

作者:思考的向日葵
高秀敏為何與趙本山分道揚镳,不再聯系,為何不與何慶魁登記結婚

2005年8月18日淩晨4時,高秀敏突發心髒病不幸離世,享年46歲。在高秀敏的葬禮上一個女人痛哭,“要知道你走得這麼早,我就把何慶魁讓給你了。”

人們這才知道高秀敏與何慶魁沒有登記結婚,多年來始終是小三兒的角色,這個女人就是何慶魁的老婆。

獨幕喜劇鐵三角

趙本山也出席了葬禮,曾經是搭檔的兩個人,卻變成老死不相往來的死對頭。

直到去世,高秀敏也沒有跟趙本山再說一句話,高秀敏與趙本山是通過他的夫妻何慶奎的相識。

當時趙本山正在準備一檔獨幕喜劇節目,需要改動,可當時自己的編劇有事兒沒法修改,于是趙本山就找到了那時在業内小有名氣,同時也是自己老鄉的何慶奎。

劇本改得很成功,趙本山贊不絕口,兩人也就此開始了合作關系。

通過何慶魁的牽線搭橋,高秀敏與趙本山才有了搭檔演出的機會。

當時的趙本山已經在春晚這個大舞台走紅,演藝事業如日中天,是獨幕喜劇界的名人。

雖然高秀敏由劇團演出的絕對主角兒變為配角兒,但是與趙本山的合作,會有更大的舞台等待着她的表演,也會拓寬自己的知名度,這種心理落差還是很大的,但她還是抓住了這個機會。

高秀敏就與趙本山、範偉一同登上春晚,三人的合作默契,表演行雲流水,令觀衆捧腹大笑,獨幕喜劇鐵三角也随之形成。

高秀敏為何與趙本山分道揚镳,不再聯系,為何不與何慶魁登記結婚

分道揚镳

三人搭檔合作了很多獨幕喜劇,各類商業演出也紛至沓來。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正式表演的背後是上百次的劇本修改,包袱的分派和排練,各個環節都需要三個人合力完成表演。

長此以往,自然就會出現一些分歧,而這些小沖突積累多了,就會成為大沖突,導緻鐵三角的分崩離析,分道揚镳。

高秀敏成名後,當地會有許多活動邀請她參加,有一次,家鄉的上司盛情邀請她參加家鄉的一個活動。

還希望她能邀請趙本山也參加。直性子的高秀敏一口答應了,不過她也表示,自己不要錢,但不好意思白請趙本山,希望上司能拿錢出來做做樣子,感覺憑着自己與趙本山的關系,趙本山是不會收這筆錢的。

安排妥當後,趙本山如約參加演出。當上司拿出20萬元想假裝表示一下,出人意料的是,趙本山直接就将酬勞收下了。高秀敏的臉上頓時挂不住了,趙本山讓她在上司面前很難堪。

趙本山收取酬勞也是說得過去,隻是想要給上司賣個人情的高秀敏顯然不這麼想,高秀敏失誤在沒有提前和趙本山打好招呼。

經過此事後,高秀敏與趙本山的關系就慢慢變了,再也沒有以往的熱情,兩人的關系慢慢變得冷淡了。

促使高秀敏與趙本山關系冷淡的原因,還有趙本山對範偉參與演出酬勞的配置設定。

趙本山始終認為範偉是靠着自己的名氣,才接到這些演出活動,是以趙本山總是拿走絕大部分演出費,隻給範偉極少的一點錢,甚至連演出費的零頭都不夠,這不僅引起範圍的不滿,甚至連高秀敏都看不下去。

性格爽快大方的高秀敏感覺趙本山做得有點過分,她實在看不下去了,認為趙本山這樣對待範偉不好,三人是搭檔,錢太少了說不過去,于是勸趙本山适當增加一些,但趙本山依然不為所動,根本就不想給範偉多分些錢,鐵三角關系漸趨冷淡,各奔東西已是必然。

甚至有一次,高秀敏與範偉兩人單獨出去演出,演出費兩人對半分,本來這事兒與趙本山毫不相幹,他知道後非常不高興,認為高秀敏這樣做,自己以後再也沒理由少給範偉演出費。讓自己很難做,高秀敏覺得莫名其妙,畢竟這是他跟範偉之間的事情。

據傳,兩人最終分道揚镳是一次節目的彩排。當時這個節目的籌備時間很緊張,高秀敏有事需要外出,又怕有審查,提前反複确認第二天沒有審查,這才放心去了外地。

偏偏第二天,突然通知節目組要審節目,高秀敏立即馬不停蹄地及時趕回,但劇本兒臨時做了改動,沒有排練過新劇本的高秀敏,表現差強人意,非常失敗。

趙本山十分不滿,與高秀敏大吵一架。高秀敏本來很委屈,沒有示弱,态度很強硬,兩人間的長期合作關系戛然而止。

2004年,趙本山一個獨幕喜劇因為女主角突然沒法演出,趙本山請高秀敏救場。她雖然斟酌再三,最後還是去演出了。

這場演出,成了兩人最後的合作演出。此後趙本山的作品裡再也沒有出現過這位老搭檔,直到高秀敏去世,兩人再也沒有聯系過。

高秀敏為何與趙本山分道揚镳,不再聯系,為何不與何慶魁登記結婚

高秀敏的人生

高秀敏從年輕時就有當演員的夢想,在劇團裡摸爬滾打許多年,她又是如何與何慶魁走到一起,高秀敏很早就認識何慶魁。

那是一個冬天,下班回家的高秀敏恰好遇到正在賣魚的何慶魁。窮得實在沒飯吃的何慶魁,隻能将打到的魚拿到街上販賣。憐憫之餘,高秀敏以劇團的名義把魚全部買下。

高秀敏此時已經是團裡的副團長了,很了解也欣賞何慶魁的才華,為了拉一把何慶魁,建議他給自己的劇團寫寫稿子,寫得好的一篇200塊。

何慶奎寫了劇本《誰娶誰》,在高秀敏的大力支援下獲得了全省文藝一等獎。緊接着,何慶魁潛心創作,為高秀敏量身定做,編寫了一個二人轉劇本《兩枚戒指》,同樣大獲好評。

1992年,何慶奎為高秀敏編寫的獨幕喜劇《包袱》,讓高秀敏獲得了全國獨幕喜劇大賽金獎,一舉成名。

兩個人朝夕相處,在事業上都實作了不小的成功,尤其是何慶奎,從一個落魄秀才成了鼎鼎有名的編劇,兩人在互相成就的同時,也慢慢産生了難分難舍的情愫。情到深處,已婚的高秀敏提出了離婚。

可當時兩人都已經分有了自己的家庭。1959年,高秀敏出生于吉林松原的農村,自小就展現出了極強的表演天賦,高秀敏的夢想就是站在舞台上為觀衆表演。

可是家境貧寒,他不得不外出打工。也是機緣巧合,高秀敏經人介紹到了民間文藝團體,開啟了她二人轉表演的生涯,高秀敏團裡非常努力,經常去全國各地表演節目。

報考扶餘市民間藝術團的失敗,讓她深感失落,事業處于低谷。這時高秀敏認識了優秀演員李雲啟,共同的愛好,讓兩人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不久兩人結婚生子,有了女兒李軒。女兒四歲時,在李雲啟的支援下,高秀敏順利考進了扶餘市民間藝術團,成為了一名正式的演員。

高秀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忽視了對家庭的關心和照顧,高秀敏和李雲啟之間漸漸出現裂痕。

也許,高秀敏認為自己的真愛就是何慶奎,于是她與李雲啟的婚姻結束了。

高秀敏為何與趙本山分道揚镳,不再聯系,為何不與何慶魁登記結婚

何慶魁的曆程

高秀敏本以為何慶奎也會如她一般離婚,誰知何慶奎卻不想離婚,他的妻子是個下鄉知青,而何慶魁當時在村裡人眼中就是一個怪人,隻會打魚和寫作。她不顧家人反對,鐵了心跟何慶奎在一起,她相信他早晚會有出息的,甚至放棄了回城的機會。

1986年,其妻利用知青返城政策,一家人回到了縣城,此時的何慶奎已經寫稿20年,沒有任何成就,生活就靠張豔茹種點菜換錢來維持,家庭的生活重擔都是妻子全力承擔,妻子陪他一起熬過了苦日子,如今生活剛有些好轉,就抛棄糟糠之妻,這種行為他做不出來,是以他無法提出離婚。

高秀敏非常無奈,自己婚離了,這可怎麼辦?漸漸地她也妥協接受了這一現實。何慶奎雖然沒有離婚,但卻與高秀敏住在了一起,經常在公衆面前出雙入對,直到高秀敏去世,他們兩人都沒有結婚。

他們與何慶奎的原配妻子達成了一種詭異而心照不宣的關系,三人甚至還會一起吃飯,三人之間都默默接受了這一現實,彼此相處得倒也和睦。

何慶奎和高秀敏開始了14年的同居生活,并以夫妻身份出現在公衆面前。兩個人一個寫一個演,珠聯璧合。兩人一起拍攝的電視劇創造了收視神話,兩人的事業達到了巅峰。

高秀敏的去世打開了趙本山的心結,沒有再糾纏于兩人的舊恩怨,他最後還是出席了高秀敏的葬禮。

高秀敏去世後,何慶奎透露,高秀敏在北京,長春,珠海等地一共有七套房産,何慶奎并沒有要一分一毫,而是将高秀敏的所有遺産都給了高秀敏的女兒李軒。

葬禮上,趙本山扶着癱在座位上的何慶奎,

表示何慶魁以後可以去他那裡工作,有心情就寫寫劇本,沒事就呆着養老。

高秀敏為何與趙本山分道揚镳,不再聯系,為何不與何慶魁登記結婚

結尾

趙本山表示兩人間的沖突都不是什麼的大事,就是一些生活、工作上的小事,但兩個人都比較固執,都不願先低頭,是以才會走到這一步。

回顧兩人從親密無間的搭檔到老死不相往來的仇人,各中緣由絕不是一兩件事就能概括的。

如今高秀敏已經去世,趙本山也年逾花甲,

這段恩怨也随着時間消逝,兩人一同留下的經典喜劇作品,還會被大家記住。

#八卦手冊#

#說T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