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出售伊拉克:戰争奸商》揭示:戰争竟讓他們如此有利可圖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2003年,美國繞開聯合國,以搜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以解放伊拉克人民之名發動了伊拉克戰争。戰争持續8年之久,但從未在伊拉克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伊總統薩達姆被送上了絞刑架,大批伊拉克群眾則痛失家園,生活陷入困頓。反觀美國,戰争讓4000多名士兵命喪異國他鄉,美國人民也不得不為上萬億美元的戰争開支埋單。這看似一場兩國人民雙輸的戰争,那麼是誰從這場戰争中獲益?是誰不願讓戰争結束呢?美國導演羅伯特·格林沃爾德拍攝于2006年的紀錄片《出售伊拉克:戰争奸商》,用大量第一手訪談資料和翔實的資料為人們解開這一疑惑。

黑水國際業務增長了600%

在這部時長75分鐘的紀錄片中,一開始就提到了美國臭名昭著的私人雇傭兵集團——黑水國際,為護衛聯軍駐伊拉克臨時權力機構行政長官保羅·布雷默在伊拉克的安全,黑水國際獲得了美國政府2100萬美元的合同。該片由此切入,揭示了一個易被人忽視的事實,“9·11事件”以來美國的對外戰争呈現出軍事服務外包和民營化的趨勢。過去由軍隊完成的戰争環節,包括戰鬥和後勤保障任務等,逐漸演變為軍隊和私營公司共同合作完成。據估計,伊拉克戰争中現役軍人和來自私營外包公司的人員比例一度各占一半。

片中引用黑水國際的年報顯示,從2001年至2005年——借着美國反恐戰争的“東風”,該公司業務增長了600%。但相比一些大公司,“幹髒活”的黑水國際算是小巫見大巫。紀錄片中,伊拉克戰争的場景被具體化為一項項合同大單:為美軍提供後勤服務的哈利伯頓公司獲得合同金額185億美元;帕森斯公司獲得53億美元;提供軍事訓練服務的戴恩國際獲得19億美元大單……

此外,為美軍提供翻譯及情報服務的泰坦公司獲得20億美元的合同大單。該片披露,這家公司在伊拉克的業務收入可說是一年一個台階穩步上升,從2001年的9.2億美元到2002年的14億、從2003年的18億美元至2004年的20.5億;而該公司首席執行官一個人在2004年和2005年從公司拿走的薪水高達4700多萬美元。另一家從伊拉克戰争中分一杯羹的CACI國際防務公司,其收入從2002年的6.8億美元增至2005年的16.2億美元,其首席執行官在2004年的年收入也高達2200多萬美元。而合同金額最大的哈利伯頓公司,其收益自然也最高,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在2004年有4260多萬美元進賬。該公司的股票也從2003年的每股9.79美元增至2006年的41.98美元。

該片披露,這些大單合同多未經過招投标手續,而是由美國政府和軍方以戰争之名指定承包商。同樣在伊拉克戰争中發了大财的凱洛格·布朗·路特集團公司,與美國政府簽訂的70億美元合同,也未走招投标程式。

對此,美國民間有不少異議,曾有媒體提出尖銳的批評,也有議員發起聽證會,但這些公司均在時任總統布什和時任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等高層人士的掩護下安然無恙。

片中展示出的幾組關系圖譜,或可為人們解惑。片中列出了泰坦公司和CACI國際防務公司各4名高層管理人員的履歷,無一例外都有着在美國政府和軍方擔任要職的顯赫經曆,從總統顧問到空軍參謀部要員不一而足。而片中繪出的他們在美國上層的關系網如蜘蛛網一般密集……

美國兵也在吐槽

美國政府和軍方斥巨資購買的外包服務,其品質究竟如何呢?紀錄片中對哈利伯頓公司一名淨水工程師的采訪讓人印象深刻。按照合同,該公司負責為駐伊美軍提供幹淨的飲用水和洗漱用水。但面對鏡頭,這名淨水工程師一度哽咽,他說:“公司隻關心利潤,不在乎健康”,“許多年輕的士兵因為水污染的問題而得病,但他們直到回國也不清楚自己得病的原因”。諷刺的是,伴随着工程師哽咽地訴說,畫面中出現了哈利伯頓公司自己拍攝的亮麗的宣傳片,豐盛的食物、潔淨的水、明亮的軍營……這一切與現實仿佛是兩個世界。

另一名接受采訪的士兵吐槽了在軍營中洗衣服的問題。哈利伯頓公司承包了駐伊美軍的服裝洗滌業務,收費标準為每袋衣服99美元。這名受訪士兵揭露,同樣的一包衣服在他的家鄉隻需要3美元就能洗,相比之下,部隊收費太高了,尤其是他們普通士兵每個月的津貼也就約3000美元,衣服實在是洗不起。更難接受的是,如此高收費的洗衣服務,不僅洗不幹淨,而且多人服裝混洗也容易傳播疾病。但是當這名士兵無奈選擇自己手洗衣服的時候,卻受到長官的警告,被告知按照規定必須交由承包商來洗。難怪另一名受訪者嘲諷道:美國人為之自豪的林肯總統的名言“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現在應該用“公司”一詞把“人民”替換掉。

“臨時工”審訊官草菅人命

伊拉克戰争這種“外包”戰争的形式,對大部分美軍士兵來講僅僅意味着生活條件變差,但這些黑心的“戰争承包商”對伊拉克人民來說更是惡魔般的存在。戰争期間,泰坦公司負責為駐伊美軍在當地招聘了大約400名翻譯。其中一名翻譯在接受采訪時稱,公司招聘的時候遵循利益至上的原則,對聘用人員連一些基本的讀寫測試都沒進行,更不用說對他們進行業務教育訓練了,這導緻不少翻譯在工作中根本無法勝任幫助美軍和伊拉克群眾溝通的任務。尤其是在阿布格萊布監獄等地服務的翻譯,工作内容更複雜,要甄别被美軍抓捕的當地人,哪些是伊拉克軍人、哪些是恐怖分子或者普通群眾,因為語言問題造成的冤假錯案不在少數。

但美國人似乎對此并不在乎,據一名受訪者稱,美軍監獄中的不少審訊官根本就是外包公司的人。這一點從幾名曾經被關押的伊拉克受訪者口中也得到了證明,他們稱審訊或者虐待他們的士兵都聽一個穿便服的人指揮,有時候就是身着便服的人對他們用刑。有内部人士指出,在黑獄中用外包公司的人比美軍自己審訊更高效,那些人為了與自身收入挂鈎的商業目标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更“妙”的是,相比在籍的美軍士兵違紀違規要承擔法律責任,那些外包公司的人即使虐囚甚至濫殺無辜也不用擔責,他們最多會被“開除”遣傳回國,然後過上幾個星期,又換了另一家公司的雇員身份再回到伊拉克。

繼續閱讀